設置
書頁

第0173章 ?視察大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退朝后,朱祁鎮回到乾清宮便讓張達派人宣彭城伯張昶入宮。

  朱祁鎮對張昶詳細講解了修建水泥路的注意事項,并交給他一本《水泥馬路》圖冊,讓他按照圖中的要求建造。

  下午,宣工部尚書吳邦佐,詢問北京至大同、宣府道路設計事宜,吳邦佐言尚在制定之中。

  朱祁鎮對吳邦佐道:“朕的要求很簡單,道路至少得建五十尺寬,兩個方向,六個車道,還得預留五十尺寬以備將來擴建!”

  五十尺,也就相當于現代15.5米,按照四輪馬車一米五的寬度,每個車道預留一米的空間,也就是2.5米,可以規劃六個車道。

  雙向分別配備一個應急車道,中間則設立一個寬約五十厘米,高約二十厘米水泥溝,防止道路上的車輛亂轉,影響交通,也為以后朝廷財政富裕后效仿后世,栽種一些花草樹木。

  “臣遵旨!”

  雖然吳邦佐聽得有些迷迷糊糊的,但他只需要按照朱祁鎮說的設計就行了,他交給彭城伯張昶的冊子上都有后世馬路的詳細解說,甚至連瀝青也有講述。

  不過,瀝青距離現在的大明還有點遠,朱祁鎮也不可能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挖天然瀝青。

  而劃線,則用樹脂、牛皮膠再加上其他的材料熬制成不同的油漆,因為是剛開始,所以,朱祁鎮也只能一步步的來了。

  只要有了需求,自然有人會在這方面下功夫,再加上他這個皇帝在背后推波助瀾,發展應該不會太慢。

  吳邦佐離開后沒多久,金英就來到乾清宮,說會昌伯孫忠請求覲見!

  一聽孫忠來了,朱祁鎮頓時精神起來,孫忠不僅是他的外祖父,更是他的錢袋子。

  不管是香皂、肥皂、玻璃、印刷作坊、造紙作坊、鉛筆作坊、四輪馬車、包裝作坊等等,現在都干得風生水起,特別是占據了南方市場之后,進項更是一筆接著一筆!

  不僅讓朱祁鎮賺了個盆滿缽滿,更讓孫忠這個會昌伯一躍成為皇親勛貴之中最有錢的存在!

  即便是那些親王也比不上,可是引得不少人暗中垂涎不已,若不是知道孫忠背后是朱祁鎮的話,估計孫忠的產業早就被這些人撕碎揉爛分而食之了!

  要知道,隨著京營待遇的提升和軍費的改革,軍費蹭蹭蹭的往上漲,戶部先撥了三百萬銀錢,后來秋稅收上來后又撥付了三百萬。

  前前后后總共六百萬兩銀錢,結果也就堪堪足夠大明其他軍隊日常所需,差額非常大,但朱祁鎮卻憑借孫忠給他的七成分成,不僅解決了軍費的問題,甚至連鋼鐵冶煉作坊、軍械研究作坊也干得風生水起。

  如今內庫中更是堆滿了上百萬銀錢,要知道,大明雖然缺銀,但卻并不缺錢。

  南宋即便偏安一隅,那也是非常有錢的,而大明之所以給人一種窮困的感覺,主要是發行了‘大明通行寶鈔’之后,朝廷經常禁止民間銀錢流通,以此達到推行寶鈔的目的。

  但隨著寶鈔的不斷貶值,朝廷為了避免損失,在收稅時也都是以實物或最新發行的寶鈔為準,在經濟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也造成了隆慶開海之前明朝非常窮的印象。

  實際上,隆慶開海的本來目的就不是將國外的白銀弄回國,而是隆慶皇帝登基后倭寇依然屢打不絕,這才認識到‘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開始調整允許私人海外貿易的政策。

  也就是說,明朝本身并不缺錢,開海的目的也并不是為了銀子,因為那些銀子最終都進了民間私人的腰包,除了解決了倭患之外,國家沒有得到任何其他好處。

  因此,除卻免稅政策不談,總不能明朝在統治了帝國后,還比唐宋元更窮吧!

  孫忠來到乾清宮,先是給朱祁鎮跪地叩首行禮,然后才在朱祁鎮的示意下起身,正襟危坐在張達端來的獨凳上。

  朱祁鎮端坐在龍椅上,笑著望向孫忠,問道:“不知外祖父入宮見朕所為何事?”

  “回陛下的話,陛下交代臣建造的大棚已經按照陛下的要求建造好了!”孫忠屁股離凳,微微欠身回道:“臣特來請陛下移駕,前往皇莊御覽!”

  “好,朕就隨你去瞧瞧!”

  朱祁鎮站起身,對一旁的金英開口吩咐道:“你去安排吧!”

  “老奴遵旨!”

  而朱祁鎮也回內殿,在紫芙的服侍下換了身便裝,至于孫忠,則根本不需要換便裝。

  很快,金英就準備好了出行事宜。

  朱祁鎮便帶著孫忠上了他那輛普通四輪馬車,然后在張達的駕馭下,四輪馬車徑直離開了乾清宮,朝出宮的方向一路前行。

  在午門處匯合了奉命前來保護朱祁鎮的上百名便衣羽林衛,隨后四輪馬車便在上百便衣羽林衛騎士護衛下,浩浩蕩蕩的離開了皇宮。

  約莫一個時辰之后,朱祁鎮一行終于抵達了皇莊。

  皇莊外,朱祁鎮在張達和孫忠的攙扶下下了馬車,然后在驗明身份之后,眾人換乘皇莊守軍提供的四輪馬車繼續朝皇莊里面走去。

  而那些隨行的便衣羽林衛護衛則只有在皇莊外等著了,朱祁鎮的安危已經由皇莊守軍接手。

  張達在隨行護衛的皇莊守軍的引導下,駕車徑直朝蔬菜大棚所在的位置駛去。

  大約半個時辰之后,朱祁鎮等人終于到了蔬菜大棚所在地。

  當張達掀開車簾的那一刻,一大片玻璃房便出現在朱祁鎮的視線之中。

  這些玻璃房就是朱祁鎮讓孫忠建造的蔬菜大棚了,主構架是用幾字鋼,再輔以長木,玻璃是用鋁合金套合,再運用木榫結構相互連接,這才建造出來。

  朱祁鎮點了點頭:“還不錯,走吧,進去看看!”

  隨即,朱祁鎮便在數十名皇莊守衛的護衛下,以及孫忠和張達的陪同隨侍下朝大棚走去。

  因為需要防止污染,所以蔬菜大棚避開了皇莊深處的鋼鐵冶煉作坊,建在了較為外圍的地方。

  大棚整體形狀是拱形的,入口則是用玻璃制成的左右推門,也就是倭國的那種門,大約有四米的寬度。

  這樣的門窗在大棚的其他地方也有,主要是方便后續的通風,避免大棚內部溫度過高。

  一進入大棚,朱祁鎮就感受到了細微的溫度變化。

  要知道,現在北方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了,溫度非常低,好在大棚及時完工,否則就得等到明年去了。

  “很好!”

  朱祁鎮表示很滿意,對孫忠開口贊道:“外祖父辛苦了!”

  孫忠躬身回道:“此乃臣之本分,都乃匠人之功!”

  朱祁鎮笑道:“外祖父的功勞朕心中都有數!至于匠人嘛,該賞賜的賞賜,不要吝這點費用,這些匠人以后還能為我們建造更多的大棚!”

  孫忠恭謹道:“臣定當謹記于心!”

  朱祁鎮問道:“這樣的大棚有多少?”

  孫忠回道:“回陛下,因為時間太緊,所以只建造了十個!每個一畝地,總共十畝!”

  前面說過,明朝時期的一畝地相當于現在的614.4平方米,十個大棚十畝地,總共61440平方米。

m.shubao8.org稍后為你更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