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阿城位于松花江邊。作為虎爾哈部的首府,這種城池無疑是非常小的。

  而隨著張昭率大軍抵達,新城池的營建便開始了。

  當然,因為張昭手里的資金有限,肯定是優先保證春城的建設。這里只能算小規模的建設,主要是使用左路軍在虎爾哈部和福余衛的俘虜來營建。

  有人力不能不用啊。

  而其他的俘虜,比如李逍遙右路軍所捕獲的俘虜全部不斷的向四五百里之外的春城轉運。

  目前唯一還在向阿城運送俘虜的是丁之陽的廣寧軍。他正在由牡丹江城往依蘭縣橫掃。

  其實這一帶已經被虎爾哈三部清理過,所以他所率領的五千明軍勢如猛虎,一天打出100里都是經常有的事。

  在張昭抵達阿城的第二天,朝堂中發生新一輪的交鋒。次輔李東陽秉承帝心力薦改革司的主官王承裕出任遼東巡撫。這一點實在出乎人的意料。

但是,大明朝的政治就是這樣的。只要有閣臣支持皇帝,那事情就可以強制推行下去。新八一  當然,李東陽少不了被言官們罵,但是攻擊的火力并不足。

  究其原因,因為李東陽提出張昭已經剿滅朵顏三衛,要收掉張昭的征虜前將軍印、罷掉他總兵官的臨時職務。這一點是深得文官集團之心。

  其實在大明朝的慣例來看,任何一個武將拿到將軍印那是能捂多久捂多久。朝廷不催,根本別想著還回去的事。當然,大將軍印除外,這個印太重。

  所以這其實也是觸及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在政治中,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碰到實權人物誰來執行?

  就比如張昭這種手握重兵的大將,上有弘治皇帝照拂,他要耍賴不交將軍印朝廷能如何?也就是派言官們罵罵他。難道還能強行把他關起來嗎?

  所以李東陽說要把張昭的將軍印給追回來,文官集團大致上是滿意的。

  但其實張昭對這個將軍印根本沒有什么執念。他又不是真正的大明朝的武勛。

  而此事的直接后果就是,首輔劉健正不斷的上書辭職。因為弘治皇帝的做法直接傷害到他的顏面,他這個首輔也沒法再干下去。

  這就是大明朝體制的特色。

  想當年,某個攪屎棍國的首相連續給議會打三次臉還不是照舊做下去,反而通過大選把議會給掌握住了。

  而大明朝的首相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哪怕是一丁點的,就得考慮求去。這就是沒有制度保障首輔權力的緣故。權威完全是憑著人心和圣恩。

  當然弘治皇帝放不放劉首輔這就兩說。

  張昭這里等著和朝堂聯動。一旦李閣老榮登首輔之位,他就會上奏章要求設立遼東布政司和渤海布政司,將大禮奉上。

  不過這是政治上的等待。而軍事上的對此次奴兒干都司戰役的慶賀,他卻沒有等待。

  八月初,明軍將士齊聚阿城。

  此時,匯聚在阿城的明軍將近五萬人,沿途還有各部鎮守。征發的民夫有七八萬。來自各地的商隊五千余人。于八月初三的上午開始慶賀。

  阿城新建的新城中,布政司衙門的大堂中,張昭大會諸將。左、中、右三路明軍的將領齊聚于此。

  趙子龍、龐泰、李逍遙、劉二狗,方儼,古節、李搏濤、丁之陽、丁四娃、杜聲、江馬、庫門、豐生額、博多衡奧等人歡聚在此。

  張昭坐在主位上,輕輕的做個手勢,正在說話的諸將安靜下來。王武率領著親衛將虎爾哈三部的首領帶上來。

  錫伯部、額穆部的兩個首領都是低著頭沒有說話,懦懦不敢言。而阿勒楚喀部的首領烏爾登養精蓄銳這么些天就為此刻,高聲疾呼道:“張大帥,我不服!我不服!”

  張昭此時心態很放松,笑著道:“你為什么不服?”語調微微有些調侃。

  烏爾登對著張昭膝行兩步,因為被捆綁住,仰著頭道:“張大帥,你承諾我們為大明效力,給予我們財富。我們三部一路從松花江、牡丹江殺到圖們江邊。結果你卻趁機襲擊我們的后路。這算哪門子道理?我如何能服?”

  張昭神情淡淡的,曬笑道:“我答應你們三部的事情我沒做到嗎?賞賜、貿易可曾虧待你們?”

  烏爾登道:“沒有。但是…”

  張昭擺擺手,很強勢的打斷他的話,“你不用和我扯什么大義、道理。那是你的道理。虎爾哈三部在戰場抗命,難道還不許我翻臉?你是覺得你是爹,我非得供著你嗎?”

  烏爾登不滿的道:“張大帥,就為這點事你就要滅我們三部,致使明軍偷襲阿城,這如何能令天下人心服口服?”

  “哈哈!”張昭聽到這話忍不住大笑起來,從座位上站起身來,戲謔的道:“哦?天下人心服口服?我追求這個干什么?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輝發、葉赫現在都是大明的百姓,你問問他們認不認你這個道理。”

輝發部的首領庫門當即就出列,抱拳道:“大帥,下官是大明的  軍人。虎爾哈三部戰場抗命,肯定要追究責任。他們不服又能如何?”

  葉赫部的豐生額也趕緊表態,“下官以為大明懲戒虎爾哈三部理所應當。”

  心里嘆口氣,卻是罵這個烏爾登是個傻逼。

  烏爾登的邏輯很簡單,就是說大明不講信譽,說好虎爾哈三部給你打短工,結果你這地主老財把短工連人帶地全給沒收。這誰服氣啊!

  別扯虎爾哈三部犯了錯,所以大明要揍他們。這事傳出去天下人肯信?理由誰不會找?只看結果罷。所以,這最終損害的是大明的信譽、利益。

  按照常規來說這番非常的有道理。但是,烏爾登傻就傻在沒看清楚形勢。

  所謂天下人指的是那些人?那些還沒有歸附的東海女真?他們攔的住大明的軍隊嗎?

  想想看,去年十月底在大帥嶺有多少部落的首領、貴族參加?二十多人。

  現在這大帳里還剩多少人?除去跪著的虎爾哈三部就剩兩個人。

  懂了嗎?

  你嘴里說的那個“天下人”已經沒有了。他們都給張大帥弄死了。你服不服有個鳥的關系。

  張昭懶得再和烏爾登廢話,揮揮手,道:“帶下去砍了。”

  說著,重新坐下來環視諸將,道:“我決定派寧遠參將李博濤率兩萬大軍沿江直下,抵達奴兒干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