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56章入院(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056章入院(三)

  “淮陰侯名聲在外,臣未必不如淮陰侯。”全旭小心以對。

  劉邦笑了,道:“不錯,我和你的想法一樣。但兩個人才能一樣,人生的際遇卻并不相同。為何呢?人生有許多岔道口,想要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便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臣已經做出了選擇。”

  “你選擇了什么?又放棄了什么?”劉邦進一步逼問。

  全旭一時語塞,他未有想到選擇的時候,往往也會有放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代價。

  劉邦見全旭失態,也就不再逼問,拍了拍全旭的肩膀,嘆息道:“我倒也不強求你的回答。河東路仍交給你。”

  全旭出劉邦軍帳后,只覺得額頭汗涔涔的,摸了一把,果然有許多的汗水。

  以往,全旭只需要關注軍事上的事情,完成劉信部署的任務即可。如今,當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做主的時候,全旭這才明白了路途的艱難。

  全旭忽然發現自己的境遇與韓信并無太大區別。他雖然不曾做過異姓諸侯,但出身劉信勢力的他,也早已經被周勃、樊噲之流視為異類,想要交心也難。

  而今后想要在宦海中臣服,是必須要有政治盟友為自己聲援的。否則,即便立了十分的功勞,也會被一些小人說成七八分,甚至一分兩分也都有可能。

  若是朝堂是有了盟友便不一樣了,一兩分的功勞也能被說成分甚至十分。

  想到這里,全旭最終往韓信的軍營走去。

  匈奴人剛攻破太原。但除了饑腸轆轆的中原百姓,其他收獲并不多。

  冒頓并沒有入城,他更喜歡城外自由的天地,此時便站在一片高丘上俯視著太原城內的大火與濃煙。除了十二名狼衛站在登上高丘的必經之處,只有大薩滿蘭柯與左大將一左一右侍立在他身旁。

  冒頓詢問身邊的大薩滿:“中原不是一直是富庶之國嗎?太原難道不算是中國的大城嗎?為何比漠北的丁零人還要窮?”

  薩滿作為匈奴人中的智者,冒頓一向尊敬這些人,讓他們跟隨大軍,做軍中的參謀,為他提供有益的意見。

  蘭柯只是用破爛的狼皮包裹著瘦弱的身軀,但一雙細小的眼睛里盡是狡猾殘忍以及那么一丁點兒的諂媚。

  “至尊無上的大單于,我老師的老師的老師說過,中原人的富庶超出我們的想象,那是絕對不會錯的。中原人現在這么窮,那是因為中原的諸侯們天天在打仗,把家底都敗壞光了。”

  “既然如此,若各個城池都像太原這樣貧窮,咱們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冒頓身邊的左大將呼蘭津詢問道。

  并不只有呼蘭津一個人質疑,呼蘭津在話剛說完,冒頓沉思的當晌,各個部落的酋長們便都過來了,紛紛抱怨中原人太窮,偌大的一個城,人多糧少,劫掠并不如預期。

  冒頓沉聲問道:“若是城中物資充足,我們會這般容易拿下這樣一座大城嗎?”

  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畢竟太原城輕易被拿下,是他們不曾想過的。只是腦袋一熱,便進城劫掠了。

  冒頓見話語鎮住了眾人,指著南方道:“我不知道你們在著急什么?中原人的城池多得是,搶也搶不完。太原財貨少,我們便去搶邯鄲,邯鄲財貨少,我們便去搶……蘭柯,邯鄲城的南面還有什么城市?”

  這下可把蘭柯難住了。匈奴人從來沒有劫掠到邯鄲,他也不知道邯鄲的南面還有什么城市。但作為無所不知的薩滿,這樣的困境是難不住蘭柯的。

  “有望北城,大單于。”

  冒頓點點頭,道:“不錯,邯鄲財貨少,我們便去劫掠望北城。”

  匈奴的小酋長們在冒頓的安撫下,情緒終于穩定下來,但眼下卻有一個不得不解決的煩惱。

  一名來自丁零的小酋長問道:“大單于,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這么多的中原奴隸,又該如何處置?”

  冒頓道:“把匠人留著,其他的殺了便是。中原人多的是,以后不愁沒有奴隸。”

  “且慢。不知道大單于有沒有想過統治中原北方的疆土?”

  冒頓一愣,這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但這個想法的確很吸引人。可是……

  “中原人將我們視為野蠻人,他們愿意臣服我們的統治嗎?”

  “秦也同樣被中原華夏視為蠻夷之國,最終不也將華夏統一了嗎。如今,正是中原力量薄弱之時,大單于憑借手中的精騎,橫掃河北,又有誰能阻擋?”

  說到激昂處,蘭柯不在只是面對冒頓,而是面向在場的諸大小酋長道:“我老師的老師的老師的老師說,昔日,那河北也好,關中也好,都有我們祖先牧馬的足跡。是中原人占據了那些肥沃的地方,卻將我們驅逐到了苦寒之地。”

  “如今,在大單于你的帶領下,我們為何不重新奪回本就屬于我們的土地,屬于我們的遺產!”

  蘭柯一臉興奮地看著冒頓與諸大小部落酋長,卻發現自己的話語并沒有引來多少共鳴。且不說諸大小酋長各自沉默,冒頓卻是直接搖了搖頭。

  “入主中原不是匈奴的歸宿。匈奴人是屬于草原與藍天的。大草原才是匈奴人的應許之地。中原的土地雖然肥沃,但種地我們是拼不過中原人的。而且中原人太多,匈奴人太少。就像是把一杯酒倒入大河中,酒沒了,而河水還是河水。我們縱然能夠憑借手中兵馬短時間內統治中原,可怕是也會被中原人同化掉。”

  冒頓說完,堅信了自己的觀點,對諸大小酋長道:“去吧!仍按照我之前的法子,只留下匠人,其余人,便是最優秀的農夫,也都沒有必要保留!”

  諸大小酋長領命而去。

  冒頓決心已下,也不再詢問薩滿的意見,從后背的箭袋里取出一支鳴鏑交給左大將,道:“太原城既下,咱們是該將目光看下中原人的河北之地了。呼蘭津!你率領本部的一萬騎,與臧荼的軍隊會師燕山下,助他奪取邯鄲等趙國舊地!”

  呼蘭津領命而去,冒頓則將目光看向了河東。河東的鹽池很有名。傳說中的那位武平君,正是利用河東的鹽交換匈奴人辛苦養育的戰馬,占了匈奴人許多的便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