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九章 插秧,畫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果樹種的很快,不少孩子已經開始抬水澆樹。

  白啟來到山坡的另一面,這里的已經有很多婦人們在翻地種花,花的種子去年的時候就開始收集,也有花店麴老板的幫忙。花的種類有很多,有常見菊花、芍藥、蘭花、牡丹、杜鵑、薔薇、山茶等等,還有一些秦嶺的麥冬花、野百合、黃花菜、金銀花、藿香等野花以及藥用或者食用的花種。

  等花開的時候,這里就會像規劃圖所描畫的那樣,一壟一壟,一片一片,成為深淺層疊,濃淡相宜的花海世界。相信沒有哪個少女看到后不為之驚嘆,不為之振奮,不為之奔跑歡笑、不為之留下來。

  白啟在這里意想著,卻不知秀穎就站在身邊。

  “哥哥在想什么,笑容好淫邪,呀,口水都流出來了。”

  白啟一驚,連忙用手去擦嘴角,發現沒有口水,再抬頭就看到秀穎已經跑開了,而后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好啊,膽子越來越肥了,連我也敢戲弄,看我抓住你不好好叫你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說著快步去追秀穎。秀穎也嬌笑著一邊跑一邊鬧著。兩個人的追逐笑鬧頓時引得路人們駐足相望,看著兩人開心的模樣,眾人也都露出會心的笑容。

  隨著氣溫的升高,天氣越來越暖和,也到了北方農忙的季節。詩中描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白啟感受到了,李世民同樣感受道了,但是河北人民沒有感受到。

  “陛下,河北道至今滴雨未下,已經嚴重影響了春耕。很多地區為爭搶水源而發生械斗,已死亡數十人,傷者無數。”

  李世民心里卻有些不安。河北大旱,有河南道、河東道可以支應,白啟在關中囤積糧食,應該不是為了販賣河北的。

  李世民平靜的看著眾人道:“朕年初時讓各地興修水利,建立倉儲,以賑濟災荒,但而今河北道旱災,僅僅是爭水各州縣都應付不來,那干脆讓他們辭官回家算了。朕有預感,大唐今年的災難不僅僅如此。再發一道旨令給全國各縣,若還如此懈怠,嚴懲不貸。”

  白啟此時正在水田里和大家插秧苗。對于白啟要種水稻,眾人是好奇的,卻沒有人覺得有什么不對。水稻在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在鄴地種植,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南部一帶。但是在關中種植水稻倒是少有。

  白啟選擇種水稻的地方正是和秀穎看馬場時,在路上看到的一塊山坡。這里土壤肥沃,又有水源,多是雜草灌木,很適合砌成梯田種植水稻。

  種植水稻也是白啟的試驗形式,因為年前和農桑的姜雁提了一嘴,姜雁就上心了,早早就育好了苗,見白啟得空就來找白啟。白啟自然不能打擊姜雁對農田事業的積極性,所以就帶著全家和村領導一起,同艱苦共患難,美其名曰,讓大家學習姜雁同志的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

  因為地不大,也是為了試驗,所以只有半畝多地,這半畝地又被分割了四五塊。姜雁已經找人放水翻整好了,秧苗也扯好了,就剩下最后的插秧苗了。

  白啟當然自告奮勇的和眾女選了一塊就近的水田。

  偌大的爛泥塘里波光粼粼,白體當即脫下鞋襪第一個下水,水還有些涼,但是作為先鋒,自然是勇敢的微笑著給大家一個笑臉,告訴大家插秧很好玩,快點都下水插秧。

  眾人見領導都下水了,當然也歡笑著進入了各自的水田里。

  秀穎也的接收到了白啟的微笑,并成功“破譯”,也不顧形象的挽起袖子,卷起裙擺以做表率。

  白啟一看就急了,立即嚴肅的制止道:“你就不要下水了,給我遞秧苗就好”。

  秀穎立即乖乖聽話。

  秧白啟確實沒插過,可不會可以磨蹭一會,看看別人是怎么插的呀,這玩意只要掌握了間距和深淺,也沒啥難的。

  很快,秀做完了,白啟自然要總結一番。

  “這水稻,自古就有在北方種植的先例,而且在北方種植出來的水稻要比南方的好吃。咱們這里的土壤和地形很適合種植水稻,等咱們進一步的穩定下來,便可以嘗嘗大面積開墾種植。

  可我們的人手不夠,如何去種植這么大面積的水稻呢?這就需要工部的大匠們應集思廣益解決這一問題。

  既然這水田可以用曲轅犁耕地,用耖(chào)疏通田泥打混泥漿,那這插秧是否可以發明一種類似耬車的專門用于插秧的農具出來呢?還有收割和脫殼等問題,是否也可以更容易和省力一些呢?

  若我們解決了這一問題,是不是就可以向大唐推廣,讓天下的百姓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種幾畝地,多收些糧食呢,家家戶戶都有余糧,不用再忍饑挨餓了呢?”

  眾人聞言自是很給面的紛紛點頭大贊。

  白啟又道:“另外,姜雁師傅對工作的積極性也是值得表揚的,同時姜雁師傅也要將我之間說的扦插、嫁接、雜交和深耕、細作、施肥等加以試驗和總結,用幾年的時間,讓農戶們畝產贈收兩倍甚至三倍以上。若有所成,這都將是流傳千古的技藝和福澤萬民的功勞。”

  姜雁立時躬身一拜:“謹遵先生教誨……”

  白啟點頭,面向眾人又道:“這試驗田承載著我們的未來,我們希望。我們要讓大唐農戶的糧食翻倍,讓大唐家家戶戶倉滿廩實,讓大唐不再有饑荒。”

  “好……”

  白啟一陣慷慨激昂的演講,讓周圍的人們很是振奮,紛紛拍手叫好。

  給眾人在自己的旗幟上畫了些顏色之后,白啟兩手向下按了按,眾人安靜下來,而后繼續凝聚人心:“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你們妻兒老小會在公主出嫁的那天陪送過來。”

  “真的嗎白先生,我的孫兒也能過來嗎?”

  陶匠師傅陶涂頓時激動的眼淚都下來了,來這里這么長時間,一直沒有和外界的聯系,都不知道家人現在怎么樣了,而聽到很快就會過來的消息怎么不讓人激動。

  白啟看著陶涂肯定的點點道:“你們的妻兒老小我都會讓人接過來,在這里生活、工作、學習。當然,若宮里還有你們的哪些親朋,又或者技藝高超的人,你們也可列出名單來,我會想辦法把他們請過來的。”

  看著眾人激動的深情,白啟本來還想著喊喊口號啥的,但是又一想,自己不愁吃不愁穿舒舒服服就夠了,折騰來折騰去的,大唐還是姓李。而且該有人餓肚子還是有人餓肚子,有些事自己再努力也改變不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