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09章:體質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烏爾山看完6、7月院線電影的片單,總覺得孟輕舟說的7月上映畫皮2太冒險了些,現在是5月中旬,全國的影視市場幾乎沒有一部大賣的國產電影,近乎90的票房,都是來自速度與激情5和雷神、加勒比海盜4以及功夫熊貓2;

  如果畫皮2能在六月初上映,既能避開好萊塢的幾部電影,還能完美錯開和變形金剛3爭奪票房的時間;

  抱著這個想法,他去找了鐘麗妨,聽完他的想法,鐘麗妨又叫來了楊遠恒,詢問他如果六月一日上映畫皮2,宣傳能不能跟得上;

  得到老楊肯定的答復后,鐘麗妨直接就拍板,畫皮2提檔上映,時間就定在5月31日;

  孟輕舟收到消息的時候,身旁的天仙兀自微微喘息,兩只白玉般的蔥嫩小手,在臉頰上揉捏,俏眉也緊緊的皺在一起;

  “咦,趙小骨呢,我這救場的都快犧牲了,她還不出來”

  時間倒回兩小時前,唐爸、唐媽給兩位孕婦燉了豬腳烏雞湯,招呼紫萱和丫丫去了后面,輕舟他們三人叫了外賣,把之前的那瓶紅酒喝完以后,又開了一瓶,所以,兩位小美女毫不意外的醉了;

  茜茜暈乎乎的再次提到了小骨的軟肋,激的小圓臉踉踉蹌蹌的拉著她和輕舟就去了臥室,誓要分個高低;

  結果很顯然,不到十分鐘,某人就主動招呼茜茜幫忙,自己跑去了浴室,不好意思再出來;

  兩度酣戰,孟輕舟反而清醒了很多,手撫在茜茜光滑細膩的小腿上,略微支起身子,向著浴室呼叫小骨,依然沒有回應;

  “不會是在里面睡著了吧,茜茜,我去看看。”

  “不用去,你看我的!”緩過精神頭的茜茜,捉狹的高聲叫嚷著:“趙小骨,再不出來,別逼我打電話給狐貍精,現場直播了啊!”

  孟輕舟一頭栽倒在床上,這仨是啥情況,都能現場直播了;

  兩人都好奇的盯著浴室門,畢竟小圓臉之前進去的時候,可是不著一縷的,這種香艷場景,男人女人都愛看;

  兩位不良分子在小骨出現后,不約而同的掩面躺下,兩條浴巾披在身上,趙小骨奚落的看著他們,嘲諷的眼神毫不掩飾;

  “小妖精,想看我笑話我陸貞豈是可輕辱之輩!”

  要不是身在家中,老孟都會以為走錯片場了;

  “誰小了,要不咱倆比比,小圓臉,我勸你低調點,姐姐今天可是你的救命恩人,過河拆橋不好吧。”

  小骨咬著下嘴唇,不甘不愿的走了過來,小巧的腳掌在茜茜屁股上踢了一腳:“你讓讓,壓著我衣服了。”

  “哎呀,你去大船那邊嘛,我要睡一會。”

  小骨無奈的繞了一圈在老孟身邊躺下,“孟輕舟,你是不是在我身上找存在感啊,怎么每次都是我丟盔卸甲的,妖精她們就生龍活虎,我覺得有問題!”

  “大姐,你甩鍋也別賴我身上,我正常發揮你都不行,可見是你體質的問題,要不你去醫院問問”

  “呸,你以為我沒問呢,反正不對勁!”

  假寐的天仙,捂著嘴直笑,愈發覺得小骨可愛,居然真的去找過醫生,虧她想得出來;

  正準備打趣小骨幾句,門外傳來了紫萱的聲音:“你們可真行,這都幾點了,輕舟,阿姨找你的電話都打到我這了,你還不趕緊給阿姨回電話!”

  “啊我手機沒關機呀。”

  孟輕舟從枕邊拿出手機,傻眼了,居然真的關機了!

  從紫萱手里拿過她的手機,輕舟迅速給周越美打了過去;

  “媽,不好意思啊,手機沒電了,我在家呢!”

  “我可能不去了,鐘麗妨會帶著柳烈的歌單劇組去的,怎么,不會又要我出面給你老人家鎮場子吧。”

  不知道周越美在電話里說了什么,偷偷穿好衣服的小骨和茜茜只見孟輕舟神情尷尬,連聲辯解;

  “哪有像你說的,真沒有,好了好了,過幾天我回去看你和爸,行了吧!”

  悻悻的將手機遞給紫萱,輕舟沒好氣的說道:“老媽在怪我們不回去看她,說我有了媳婦忘了娘。”

  紫萱看了眼略微凸起的小腹,潔白的牙齒咬著紅潤下唇,猶豫的開口:“輕舟,要不最近我回魔都看看叔叔阿姨,正好我爸媽也想回去了。”

  “我也去,我也去!”

  無所事事的茜茜,迫不及待的舉手響應,孟輕舟見連丫丫都躍躍欲試的了,趕緊出聲制止;

  “都別去,這幾天魔都電影節,到處都是記者,還有國外的,你們這么大搖大擺的回去,那不是主動給人家送新聞嗎,等電影節結束,我們一起回去,丫丫就算了,萬一遇到氣流,不安全!”x

  童麗雅不甘心的拉了拉紫萱的衣角,她也想去見見公婆呀,為什么不可以,醫生都說現在很安全的;

  “再議再議,時間還早呢,”

  今年的第63屆戛納電影節,王小率的日超重慶、賈章柯的海上傳奇全都鎩羽而歸,僅僅在競賽單元和關注單元亮了亮相;

  泰國的記憶前世的人拿下了金棕櫚大獎,也是泰國導演首次獲獎;

  因為之前和王小率在網上有過小小的過節,孟輕舟對這事沒有公開議論過,但國內影視圈有那么一群無事生非的人,拿獎了,就是以傷痕換大獎,沒拿獎,則是功力不夠去國外丟人;

  王小率的電影,在手法和表達的規整性上,孟輕舟認為是沒有任何毛病的。劇情發展,節奏,主線副線,主題的表意系統。通篇看下來,都沒有太大的缺陷。

  可以說,他的電影可以體現出他比較嚴謹的創作態度和良好的專業教育所培養出的專業能力。

  但老孟堅持認為,王小率導演止步于此了。他很專業,拍的電影很規整,但他相對來說欠缺了兩個東西:天賦者的靈感直覺,以及對表達內容的更多擴展和嘗試。

  靈感的欠缺,局限了他表意的藝術效果和新意。使他的電影足夠整齊,但缺少讓人自嘆弗如和五體投地的靈光乍現時刻就像絕美之城最后的十分鐘,索倫蒂諾給予我們的“魔幻時刻”。

  王小率導演的電影,可以讓人認可他的專業性,但很難讓人嘖嘖稱奇。手法,意象,表意,以及很重要的“腔調”等等部分上,都是如此。

  而對表達內容擴展的不足,讓他的電影至少是我看過的作品、除去最新作之外,大多都圍繞著基本同樣的模式在運轉。他對文革壓制人性這一主題的傾訴欲和執念,讓他的內容始終跳不出那個圈圈。

  這個問題在他創作的前期是沒有的,但越往后越明顯,希望他能拍出更多的東西回到早期的創作狀態。

  當然,很多導演都會有自己的母題,但區別在于:最優秀的導演們會嘗試各種不同的新鮮東西,背景設置、劇情走向乃至于表現手法上都進行更多嘗試;同時,在內容上也會做更多的挖掘和探索。

  但是,基于以上兩點,王小率導演所呈現出的成片效果,是高度相似的鏡頭表達、情節展開甚至于背景和人物的設置,同時在立意上也缺少變化。在很多人看來,近年的王小率導演,創作上的自我重復是比較大的。

  這是后天難以彌補的事,他足夠專業,但缺的是頂尖的天份和直覺。而恰恰這種天份,區別著偉大的藝術家和手藝精湛的匠人。

  中國第六代導演之中,所有拍文藝片的這些人們,一直有一個評價,叫“墻里開花墻外香”,這個墻外,最主要是歐洲。

賈章科呢  賈章科是中國比較接近法國新浪潮的電影,但嚴格來說這是因為賈章科出身于北電文學系,算是中國最早的文學導演,與法國先鋒派中“詩歌電影”有相似之處。

  這自然會受到以反對好萊塢商業類型片為己任,以發揚電影藝術為目標的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喜愛。

  法國電影手冊評論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

  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則稱賈章科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至于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更是明顯,無論是“還我普通人”和“把攝像機抗到街上去”都與賈科長的電影密切貼合。

  但也有所不同:第五代導演作為改革開放后中國電影的再崛起一代,本身帶有非常濃厚的時代感,作品中帶有強烈的民族現實主義。

  而第六代相比第五代,有了更多的美學理論支持,他們作品中帶有的新現實主義感并非來自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而更多的是民族現實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甚至是和新現實主義母體“批判現實主義”互相影響后誕生的。

  他的電影并沒有什么錯誤,只是比較消極,審查認為中國群眾不適合看這樣的電影而已。

  不公映,影響力就小一點,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而且,剪一剪,也不是不可能上,只是不想剪。要是真的有問題,拍都不會給你拍的機會。

  能拍這種電影,一是,電影還是有思想的,導演還是有才華的,沒思想沒才華的,審查者才懶得為你開會呢;

  二是,為突破審查邊界做貢獻,從業者肯定是感謝的;三是,靠國外公映賣碟等也回本了,找投資也不會過于為難。

  畢竟是學院派,總該有些人脈。

  孟輕舟一直都認為,賈章科比之王小率更有電影人的情懷;

  他們也是所謂的第六代導演群里的一員;

  第六代的稱謂,最初散見在西方報刊上關于中國這些新導演的影評中。而國外的影評人的著眼點并不是完全是影片所呈現的藝術和文化成就,他們重點強調影片的政治意義。

  就如前面的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存在的認識誤差一樣,這明顯帶有一種人為的意識偏離。

  國外的影評人對中國新導演比較統一的看法是:類似于劇變前的東歐電影,他們給這些影片的命名是“地下電影”。

  不管國外怎么說,國內對于第六代的爭論也由來已久。從胡雪楊的畢業宣言開始,經過了評論界和電影界的爭論,最終這一批以85屆、87屆、89屆為主體的電影人得到了一致的稱呼:第六代。

  面對有著和第五代類似的文化偏差,這些新電影人采用的電影手法和主體與前一代有了一定的差別。x

  第五代的電影有這樣幾個特點:時間置后,多表述過去時態發生的故事;鄉土化;二元對立,拍鐵屋子的故事;都有文化反思主題;都有民俗化。

  而第六代的電影恰巧在這幾方面都形成了和他們的對立。

  就目前第六代拍的電影來看,無外乎兩種類型,

  一是拍自己,如何飄泊,怎樣被社會排擠,老想借機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涉及的題材有搖滾、吸毒等;

  第二種是拍下層人、民工、邊緣人的生存狀態,但他們又不是特別了解這些人,表達時也就不能完全和他們融在一起。

  他們這一代最大的特點是個人化不確定因素在創作上的反映,還不是個性化一類人有共同點,個性中有共性,是一人一個相,第三、四、五有許多共同點,

  他們成長的兩個因素:一是自身因素,他們的生活閱歷,生活的接觸面相對狹窄,二是受西方電影影響,從他們的藝術閱歷看,更多受西方經典電影片斷的影響。

  第六代電影人的出現,以他們那種還不那么世故,不那么保守的情懷,憑著對自己、對藝術的真誠,所呈現出來的那種生存的現實和體驗的現實,以及他們在電影語言上的努力,無疑為當今的中國電影注入了些許青春的朝氣,

  但是天真和純潔并不能就能使他們的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足跡,反叛和激進也并不能使他們的電影就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他們身上普遍缺乏經驗的力量,

  對于昨天的“近視”使他們無力對自己的故事有個成熟的評價和總結。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