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零六章封禪大禮(三)(防盜,明早再刷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好困,兄弟們,還有一小半沒碼完,防下盜咳咳……兄弟們明早八點半左右,刷新下這本章!小戎先睡一小會兒,困死了……)

  “趙先生,等會兒我怕我會忘詞……”

  某間大帳內,有少年的稚嫩聲音突然響起。

  “沒事,我在的。”

  是一個年輕男子年的嗓音,溫潤沉穩,不慌不亂。

  “嗯。”

  空氣安靜了一會兒。

  “趙先生。”

  少年又忍不住喚道。

  “嗯?”

  語氣猶豫,“萬一……我是說萬一,我臨時忘了某個環節,或做的不好,會不會讓您和顧先生的典功虧一簣。”

  少年聲音漸漸低落了下來。

  “先生,我不是沒聽你話認真記,認真準備,先生之前交給我的流程文稿,我倒背如流,只是先生剛剛又重新修改吩咐的那幾個新環節,我有點拿不準……怕影響了先生您。”

  年輕男子的輕笑聲傳出。

  “無事,不要多想。等會兒,在下離陛下很近,全程跟隨,會提醒陛下,況且一些疏忽,也并不礙事,只要最重要的那兩個禮做好了,即可。而且……”

  “而且什么,先生!”

  “而且萬般禮儀,都只是形式,心意最重要,陛下心誠則靈。”

  “心誠……先生我懂了。”

  這是一座龐大安靜的帳篷,里面有一個龍袍少年,和一個年輕儒生,另外,正中央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水鐘。

  此刻,帳內無人說話,靜謐無比,只有水鐘的滴答聲響徹。

  提醒著時光的流逝。

  此時,龍袍少年點點頭,面色堅毅,不再做聲。

  少年與年輕儒生站在水鐘旁,面對面靜立。

  也不知在等待著些什么。

  二人今日的衣著,皆與往日不同。

  少年穿明黃緞繡云龍朝袍,上衣下裳相連,箭袖……整體明黃緞里,左右各有明黃色垂帶二條,同時,頭戴著朝服冠。

  禮服一絲不茍,莊重華貴。

  年輕儒生穿繡云紋的雪白祭祀禮袍,發冠莊雅扎起,配上白凈消瘦的臉龐,和一雙銳利劍目。

  氣質干干凈凈,典雅斯文。

  此時,只有二人的大帳內。

  滴答……滴答……

  水滴聲像是被無限放大,在耳畔。

  某刻,趙戎轉頭,忽而小聲道:

  “我不久前囑托你的那兩件事,你可記在心里了。”

  小皇帝微愣,用力點點頭,扳著手指復述道:

  “記住了,趙先生。第一件事是,登上祭月山頂,準備報天之功之前,我要親手將一冊金卷,放入山頂中央,那株雷木的樹洞中。”

  他頓了頓想了下,又道:“嗯,要在午時二刻之前完成,然后快步前往天壇,避開即將而至的雷霆,然后再開始在天壇完成最后的封禪。”

  趙戎輕輕頷首,“善。”

  李望闕笑了笑,受鼓舞后,語氣昂揚道:

  “第二件事是要在第一件事之后做的。”

  “我登上天壇祭祀時,在天壇邊緣處,有十一尊青銅禮器,分別是五個青銅豆,和五個青銅登,和一尊銅鼎香爐。”

  “青銅豆里是放了酸、苦、甘、辛、咸五種佐料,青銅登里放小米、黃米、大麥、大米、大豆這寓意豐登的五谷,至于銅鼎香爐,在左側最邊緣。”

  少年口齒清晰,復述著這位信賴先生的安排:

  “當天壇的祭祀倒數第二道流程結束,我要親手將這些青銅禮器連帶著其中供奉的糧食,一起投擲入旁邊的月潭之中,完成封禪大典最后的收尾。”

  趙戎露出些微笑,瞇眼點頭,提示了句:“還有嗎,比如…最邊緣的那只銅鼎香爐。”

  “先生,我記得的,沒忘記你說的……這只銅鼎香爐的造型是不是簡素古樸,整體圓形,顏色黑中帶紫,且高寬不過一尺,呈雙耳三足鼎式,對不對,它頂部還有個爐蓋,我記得的,當時候能認得出來。”

  趙戎垂下些眼簾,點點頭。

  他又笑了下:“還有…呢。”

  小皇帝李望闕認真道:

  “先生你還說,這只銅鼎香爐要不要跟其他青銅器一起投入月潭之中,我要看時機來決定,若是在這最后一步之前,封禪大典上,出現了任何奇異景象,那我便將這只鼎爐推去月壇之中;而若是整個封禪過程沒有任何異常動靜,那我便不推,將此鼎爐留在原地,其他青銅禮器則是朝推不誤,作為這把次封禪大典的落幕。”

  少年說的一字不誤,對于這位親近先生的吩咐,他倒背如流。

  對于趙先生的吩咐安排,哪怕再奇怪,也不懷疑與多問,乖巧照做。

  此時,龍袍少年臉帶希冀的看向年輕儒生,想要這位最尊敬先生的夸獎鼓勵。

  “先生,我說的對不對?應該是一字不拉吧。”

  趙戎聞言沒有說話,看了眼面前這張天真稚的臉龐。

  他抿了下唇,點點頭:“不錯。”

  小皇帝一喜,抬手整了整厚重的頭冠,再即將開始的莊重大禮前,聊一會兒天后,似是放松了些。

  空氣安靜下來。

  趙戎又看了會兒這個親切喊他先生的龍袍少年,忽道:

  “再加一條……那香爐投不投湖,你……到時候先看下我的臉色。”

  李望闕微愣,點頭,“哦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