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內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針對汪進忠等人,李鴻儒并沒有吐聲,提前答應什么。

  但針對萬文石,他卻提前吐出了大丈夫一詞。

  這是不同于并州十英的榮譽。

  也是李鴻儒此時僅有能做的提前表述。

  對方年歲并不算大,只是二十歲左右的模樣,但所做的事已經超出了諸多人,甚至難有多少人可以復制。

  萬文石心中激動,氣息難平,倒在地上昏厥了過去。

  這讓眾人好一陣推拿,又連連拍打,這才讓他勉強睜開了顯得灰暗的雙眼。

  他掙扎前來并州,所求只是想著某一天等到復仇的訊息。

  當滿腔的愿望成真,他體內的生氣也消退了諸多,心中的那股精氣神齊齊衰退了下去。

  此時萬文石顯得柔弱無力,正是應了他自己敘說的那句,手無縛雞之力。

  “看來要去見都督一趟,將這名頭早點批下來,傳遞到四方。”

  萬文石之后,再無江湖人前來應榜。

  李鴻儒稍微松動了一下筋骨,他此時也想早點將這些事情辦妥。

  是非功過,如何謄寫榜文,他心中有著一桿秤。

  有貶有褒,不乏理性去對待。

  從封的頭銜也能看出,他對待江湖人士們此前行為的態度。

  如汪進忠這等人,李鴻儒覺得封個‘并州五虎’足以。

  但萬文石,宣揚為‘并州大丈夫’并不為過。

  一道道榜文,就是一種態度。

  有人會羨慕并州十英的名頭,也會有人夸贊并州五虎,但并州大丈夫的行為卻值得讓人學習。

  只要用心,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能完成大事。

  只有如萬文石一樣的這種人多了,汗國掠奪團才不敢肆意踏入并州。

  “我與你同去”秦懷仁開腔道:“我爹與高刺史還有兩分情,想來還是會給幾分面子。”

  李鴻儒拾掇了一番,正要去軍營,隨即聽得秦懷仁的話,頓時點了點頭。

  多個人站臺,也方便辦事。

  宋元龍等人雖是世家子弟,但后臺較之秦懷仁又要差不少。

  若是想與刺史這種等階的人唱對臺戲,也只有秦家這種世家才有資格。

  兩人騎了馬,一陣嘚啵嘚啵的往軍營方向奔行。

  李鴻儒有江湖司令牌,秦懷仁也持著一面金色令牌,這讓兩人通行無阻。

  半小時之后,李鴻儒已經到了都督府。

  阿甲和阿乙依舊蹲在大門口,這是兩個頗為機靈的門衛。

  見得李鴻儒,門衛阿乙還打了個眼色。

  “都督和高刺史吵了三次,你進去時小心一點,莫要殃及池魚了。”

  阿乙提醒一句,頓時讓李鴻儒稍微收斂了一下情緒,又整理了一番衣冠,免得被徐茂功逮了就批。

  軍要處門外,李鴻儒大聲呼了一句,隨即聽得里面淡淡的聲音。

  “自己推門進來吧!”

  江湖司開業許久,徐茂功或許已經知曉了他們安然歸來的訊息,少了擔憂的急切。

  “都回來了!”

  李鴻儒和秦懷仁進了門,又將門掩蓋上,這才聽得徐茂功再次開口說話。

  “我們都回來了”李鴻儒回道:“我想……”

  “你什么都別想”徐茂功吭聲道:“現在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

  “我……”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江湖司有多少人盯著,又有多少人鉆到并州來了”徐茂功痛心道:“這幫爛崽,以為只要跑到并州來就可以拿頭銜,本事一般,人倒是心高氣傲的不行。”

  徐茂功毫不忌諱的罵著爛崽,這讓秦懷仁滿臉都是通紅。

  毫無疑問,在徐茂功的眼中,他同樣屬于爛崽中的一員,本事一般,心高氣傲。

  秦懷仁的那點小驕傲早就被打得粉碎。

  雖然他在一對一的廝殺中擊殺了汗國掠奪團的人,但有汪進忠等人五人殺十四人的戰績,更有萬文石一人陷阱殺得十六人。

  這是遠不如他家世和優勢的人,但做到了他做不到的事情。

  秦懷仁好一陣都沒敢開腔。

  “也算你們還有點本事,沒丟臉。”

  徐茂功罵了一通,又說上一番,這才贊了一聲。

  不管怎么說,李鴻儒等人安然回來了,還帶回來汗國人的刀,這就是功。

  過程不重要,結果很重要。

  雖然不免會被一些世家子弟幻想,想著我上我也行,但瞅秦懷仁的模樣,應該是受到了相當大的教訓。

  “高儉擔不起這種事,想著江湖司早點關門,但只要這個部門有益,如何開不得。”

  “世家子弟的命是命,就這么死不得。”

  “我并州百姓的命就不算命,活該汗國掠奪團的人燒殺辱掠不成。”

  “汗國掠奪團機動性如此強,軍區如何有精力進入這種扯皮緝拿中,只會被這些小團牽著鼻子走。”

  “也只有江湖人才能時間和能力對付這些團體。”

  “你們且可放心,我前天就參了高儉一本。”

  “干不好并州的刺史,那就不要干,早點滾回長安去。”

  徐茂功罵完李鴻儒等人,目標又牽到并州的新刺史高儉身上,他覺得高儉較之封不讓差太多了。

  與封不讓配合時雖然有著互罵,但兩人配合得愉快。

  但高儉一來就讓他很不爽。

  只是江湖司并非掛名在軍區下,而是掛在內政之下,若是高儉執意取消,他不免也有幾分難辦。

  徐茂功此時也只得告狀,諸多事情累積下來順道參上了高儉一本。

  他與眾人交談時,又獲了一手信息,在那兒一陣揮筆寫告狀的奏折。

  都督主軍政,刺史主內政。

  若雙方關系真惡化到難以收拾,必然有一方要替換。

  新刺史高儉定是輸的一方,只是高儉身為帝后的舅父,徐茂功也難以做得太過。

  他罵罵咧咧好一會,算是出了心中那口惡氣。

  也幸得李鴻儒等人凱旋,江湖司重新開張,迎了兩道喜訊。

  “咱們免不了要遭遇一些宵小,這種事避不得,若是抓到機會,就將他們挖出來打死,有李無忌幫你,不用怕,懷仁你也幫襯幫襯李司命!”

  見得秦懷仁與李鴻儒一同前來,他心中已經明白這兩人的友善關系。

  “來來來,快修書一封給你爹,讓他也參高儉一本!”

  待得自己寫完,徐茂功頓時拉上了秦懷仁。

  “我我我,我也要干這種事?”

  秦懷仁心下大緊,只覺自己掉進了一個糞坑。

  “寫,你就按自己所見所聞,還有內心想法寫,有多詳細寫多詳細,我看看朝堂上有幾人去支持高儉。”

  徐茂功大聲叫道,聲音例外可聞。

  “徐都督,你這是鐵了心想趕本官走了。”

  此時,軍要處外也傳來一道怒氣中夾雜著無奈的聲音。

  這是當事人。

  也是高儉。

  并州區的新刺史。

  “誰干不了并州刺史這個活,誰就得走,別說你是帝后的舅父,就算是帝后的哥哥親自前來,我也是這句話。”

  徐茂功一番話脫口而出,沒有絲毫的留情。

  除了江湖司的事,看來他與高儉也有諸多難于磨合之處,紛爭諸多。

  兩人當下隔著門好一陣對嗆。

  如果阿乙的計數沒錯,這便是徐茂功和高儉的第四次吵架了。

  隨著秦懷仁硬著頭皮小心翼翼去打開軍要處的門,李鴻儒也見得了這位并州的新刺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