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46 新的繪畫流派誕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肖遙最初從唐家的手中以億的價格拿到了華輝銀行6的股份,然后又從丁頌慶的手中拿到了0的股份,華輝銀行上市之后稀釋到了2.3,通過在市場上持續吸籌,現在已經增持到了5。

  現在華輝銀行的市值大約是500億元,5的股份價值是25億。

  能夠從唐家手中再次獲得5的華輝銀行股份,肖遙就已經很滿足了,他并不想在金錢上占便宜,說道:“5的股份,現在的市值是25億,華輝銀行的股份還有上漲空間,以現在的股價做交易,你太吃虧了。上樣吧,我溢價0,這5的股份按照2億市值進行交易,你看怎么樣?”

  唐天豪連連擺手,“不用不用,就按照現在的股價進行交換就可以了,我拿不出這么多現金來,才用股份作為交換,哪能讓你溢價呢?那我成什么人了!”

  對于唐家和肖遙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大事,既然唐家愿意釋放善意,肖遙也就不說什么了,“好吧,那我就把三億的差價轉給你,你把收款賬號報給我。”

  “你還真是問對人了,我手中的名家書法很多,你大伯有沒有特別喜歡的?”這個要求不高,肖遙自然不會拒絕。

  “米芾的作品有嗎?我大伯最喜歡米芾的書法了。”

  “那你等一會兒,我去給你拿。”肖遙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望著肖遙離去的背影,唐天豪有點兒乍舌。

  他們唐家的底蘊已經足夠深厚了,但和神秘的肖遙比起來,看來還真是差得遠。

  竟然讓他指定挑選歷代名家的書法作品,這得是多深的底蘊啊!

  難道歷代名家的作品,肖遙的手中竟然都有?這簡直不敢想象。

  肖遙拿來的是一幅米芾的《過大庾嶺》,全篇40字,字體肆意飛揚,超凡脫俗,渺渺然若有仙氣。尤其是最后一句“仙人撫摸我頂,結發受長生”,字體仿佛破空而去,大有出塵之意。

  毫無疑問,這是米芾的大尺幅佳作。

  唐天豪對于書法鑒賞并不精通,只是略懂皮毛,以他的能力還無法鑒定出這幅作品是否是米芾的真跡,但他相信肖遙,這就夠了。

  “這么大尺幅的米芾真跡,這得多少錢呀?3億元肯定不夠吧?”唐天豪直接詢問價格。

  “市場價應該在5億左右吧,這幅作品是米芾的佳作,相信你大伯應該會喜歡。”肖遙毫不在意的說道。

  “那我回頭再補給你2億,上次你給我的賬號,我還保留著,還打上次那個賬號可以嗎?”

  “這一點差價就不用給了,我也喜歡書法,既然和你大伯有共同的愛好,這就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唐家免了他的溢價,還把轉讓的股份提升到了5,肖遙投桃報李,這點差價也不要了。

  得知肖遙返回,程妺幾乎每天都會登門,肖遙借著探討畫技的名義,每天都細心的指點,短短幾天之內,程妺就感覺自己的畫技有了很大的進步。

  隨著巴厘美院主辦的當代藝術家畫展正式開始展出,肖遙短暫的平靜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年輕畫家的作品要想受到藝術界的普遍肯定和認可是很難的,但肖遙的4幅作品一經展出,馬上就引發了轟動。

  首先,肖遙的4副作品,在藝術上確實達到了一個前人無法企及的巔峰水準,在繪畫技法上推陳出新,而且有著自己鮮明的個人特點,尤其是在意象的表達上,呈現出來的效果簡直匪夷所思。

  如果只是在繪畫技法上的創新,肖遙的作品引發藝術界關注是必然的,但要想造成轟動,別說是這么短的時間,就算是十年八年也不太可能,或者經過幾十年的積淀之后,肖遙可以憑借藝術上的創新成為享譽世界的大畫家。

  時代在發展,繪畫技法也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先進,繪畫技法上的創新雖然越來越難,但新的繪畫技法還是在不斷的涌現,能夠做到這一點并且擁有自己鮮明特點的畫家,必然能夠在世界畫壇占據一席之地。

  但要想在世界藝術界得享大名,僅僅是繪畫技法上的創新是不夠的,藝術不是技術的堆砌,而是觸動靈魂的思想升華。

  以往的畫作,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大都是抽象的,欣賞者如果沒有一定的藝術涵養很難準確理解創作者的真正意圖。

  肖遙的4幅作品一經展出便造成轟動,繪畫技法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意象的呈現太強烈了!

  強烈到了即使是沒有受過藝術熏陶的普通人,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尤其是《火》和《雷霆》,這兩幅作品的意象呈現簡直讓人震撼。

  畫展開始一周時間之后,藝術界和評論界對于這兩幅畫的評價基本上濃縮成了一句話。

  對于《火》的評論是:跳動的溫暖火焰。

  對于《雷霆》的評論是:劃破長空的恐怖閃電。

  藝術界和評論界一致認為,肖遙的這4幅作品開創了繪畫的新天地,不論是繪畫技法還是意象的呈現,都達到了一個前人無法企及的新的高度,可以說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

  這個新的流派區別于意象主義、古典意象派以及浪漫意象派,在寫生與寫意,形象與意象上,都有巨大的突破,評論界稱之為二象派。

  而肖遙自然是二象派的鼻祖,唯一代表人物。

  一個新的繪畫流派的誕生,往往伴隨著贊譽和詆毀,而且往往是詆毀多于贊譽。

  但對于這個新鮮出爐的二象派,卻聽不到絲毫的詆毀之聲,藝術界和評論界全部都是一面倒的贊譽聲。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太古藝術品公司在背后發力,固然作用巨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這4幅作品本身的藝術感染力太強烈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