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2章 花間小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夜里一場大雨讓燥熱的天氣得以涼爽下來,翌日一早青草中夾雜著花香的風吹過,涼風習習讓人清涼舒爽。

  新來的人適應的極快,院子里堆滿了柴火還添上了自己動出來的小凳子,吳嬸子得到汪如心的允許但凡有老人的人家都送過去三只毛茸茸的小雞,閑不住的老人們找來樹枝圍了個簡易的籬笆墻,一旁的泥土都翻了出來種上菜秧,小雞嘰嘰的在院子里叫著,越發有了家的味道。

  得了地的人家更是借了鋤頭下了地,總想著早種下一天的糧食便早收獲一日。

  汪如心聽了這些滿意的點頭,勤勞的人在哪里都能把日子過起來,她也不介意多幫襯他們一些。

  集市開業的前一天,刻著花間小集的牌匾立在了集市的門口,周圍種滿了開的正好的野花,周圍全是彩紙疊的風車,風出來轉的嘩嘩作響。

  村里的孩子們哪里看過這樣的稀奇,奔跑著在田埂邊上嬉戲打鬧。

  那些新來的還怕生,遠遠的看著一臉眼饞。

  用來停車的地屬于如園所有,楊忠良抽調了人手過來幫著客人看車喂馬,當然看車免費,如果要給馬兒添加糧草,按照糧草的登記不同價錢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汪大家丫頭,你喬叔這真沒問題?”

  喬里正在村子里有一棟多出來的房子,近日來細心收拾了出來,想著萬一要有客人想要看早上的花兒呢?

  “喬叔,要不是如園真的沒有多余的屋子我都想這么做,早上的花兒可比下午的好看一些,天氣也涼快些,像您家那片胭脂花還只能早上看,下午就合上了,您讓人宣傳宣傳肯定能行。”

  喬里正連連點頭,要不是他兒子要折騰,他還真沒這個想法,要是真成了也不錯。

  “這邊都多擺一點花,各攤位明日要擺上的花都準備好了沒,沒有的抓緊了。”

  “集市公約可頭貼在這告示欄上了,也都念給大伙兒聽過,可要記牢了,明日咱們可就開門迎客了。”

  楊忠良累的嗓子都啞了,開業的最后一刻可是一點都不敢馬虎。

  眾人點頭,按照如園的要求他們都要在攤位上滿上一盆或者插上一瓶花,不能說粗話也不能大著嗓門說話,不能隨地丟棄東西更不能隨地吐痰......

  這一條條的規矩這個楊管事已經說過三次了,眾人也是樂呵呵的聽楊管事再三強調,要說白疊子花真是好看,那方荷塘更是美的很,這被鮮花包圍的集市他們還是第一次見,新鮮的同時又多明日的生意充滿希望,這些縣城來的管事們躍躍欲試。

  這日天公作美風和日麗,碧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

  小豐村在雞鳴時候已經熱鬧了起來,對他們大多數的人來說今兒可是重要日子,尤其是那姜家賣吃食更是緊張,其他家的東西賣不掉還可以自己用,他們這些東西賣不掉留不住可不就得壞,他們可不是砍竹子編籃子的人家,可是實打實投入了本錢的。

  楊忠良對著下頭的人好一番耳提面命,尤其是看門的下人,楊忠良更是多次囑咐,今日務必要看好大門。

  可不能讓不相干的人混了進去。

  下人們今日都穿上了之前做的新衣,精神抖擻的點頭保證,絕對要把門看緊了。

  巳時一到就有馬車慢慢的進入了村口,集市里做小生意的霎時都抬起頭眼巴巴的看著,心里頓時緊張了起來。

  馬車路過集市并未停下來徑直到了如園,眾人眼中又閃過一絲失望。

  “如心妹妹,今日這村子真好看。”

  劉寶珠嘰嘰喳喳的進了門,“為了來趕你的集市我可是天沒亮就起來了。”

  見到院子里的姜老太太,劉寶珠脖子一縮忙走了上去,福了一禮,“姜奶奶好。”

  姜老太太笑著開懷,和藹的點頭:“劉家丫頭,你今兒了可是第一個來的。”

  “姜奶奶,我可是昨日就想來的。”

  因著最近家里張羅著給他們幾個相親,都沒之前自由了。

  “可是你們家里的長輩要給你們幾個女娃說親了?”

  姜老太太人老成精,見劉寶珠面帶羞澀的模樣哪里有不明白的,這幾個丫頭和她的圓兒要好,家里怕是要被說媒的踏破了門檻。

  劉寶珠的臉一下就紅了,扭扭捏捏的點了個頭。

  “哈哈哈哈,這不是好事么。”

  沒一會兒村口又進來幾輛馬車,柳家謝家吳家的人都到了,緊跟著祝知縣帶著一群舞龍隊浩浩蕩蕩的來了,身后還跟著好些縣城的鄉紳。

  再后面才是那些來看熱鬧賞花的人。

  第一次來的人一進村就被眼看的眼的美景驚訝了眼睛,金黃的野菊隨處可見,入眼的一方荷塘荷花開的正嬌艷,最讓人驚喜的是一大片的五顏六色的白疊子花在枝葉間悄然暫放。

  為了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讓心拔掉了些許最外層的葉子,讓藏在棉葉間的花露了出來。

  馬車在停車場停下來便有人跑上前牽引了馬兒到里頭停下,眾人感嘆服務周到的同時對于騾子,驢,馬兒這些牲口吃點草料要錢的事揮揮手也就答應了。

  汪寶林這邊帶著如園的人迎了出來,見吉時已經到集市門口霎時鞭炮聲炸響,舞龍的隊伍也跟著敲鑼打鼓的舞動起來。

  “這集市真是好看,這村里的花也是真多,你看那各家的攤位也有花兒呢。”

  “那些就是白疊子花,說是京都達官貴人府上的后院都會種上幾株,果真是好看。”

  眾人議論紛紛,祝知縣沒進集市的門,他們就是心癢癢的再厲害也只有等著。

  鼓聲落下,祝知縣總算抬腿朝里走,眾人忙跟了上去。

  “大嬸,你這是什么?”

  一個男子走上在小食攤子邊上停住,看著簸箕里的食物問道。

  這嬸子心里緊張的不行,扯出一抹僵硬的笑來,“這...這位公子,這是我家做的竹香芋兒卷,香甜的很呢。”

  “怎么賣?”

  “兩文錢三個。”

  “那來三個。”

  男子遞上兩文錢,這嬸子激動的不知怎么才好,還是旁人提醒才連忙用芋頭葉子包了四個芋兒遞過去,“您是今日的第一個客人,大嬸多送你一個。”

  第一筆生意做成大大鼓舞了一旁呆若木雞的村民,一個個開始矜持的叫賣起來。

  不消片刻集市里真真的熱鬧了起來,第一次做生意的村人在緊張矜持過后也放開了許多,拿著自家的產品不停的兜售。

  村口陸陸續續的又來了一些人,小豐村爆發出了有史以來第一次蓬勃的活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