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4章 金澤寶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趙維不知道誰是謝國明,更不知道他回到中原做了什么。

  數日之后,當北條時宗已經向北方的陸奧撤退的時候,趙維也回到了位于石川城下的伯顏軍中。

  “我看那老小子就沒打算歸順,所以丞相,該怎么打就怎么打吧!”

  伯顏看著北條時宗的回函暗自一笑,這是最好的結果。

  抬眼看著趙維,“那...天皇那邊呢?”

  “天皇?”趙維咧嘴,“我特么要是敢往京都城下站,那個勞什子天皇就敢爬著出來請降!”

  甩手道:“丞相不知道,幕府那邊和天皇一脈向來不合,那個后宇多天皇老早就想擺脫幕府專權了。所以,現在還不去,萬一他降了,咱們的好日子不就到頭兒了?”

  伯顏一皺眉,趙維的話多了。

  這些事兒心照不宣最好,你懂我懂就可以了,說出來,卻是日后要成麻煩。

  板臉道:“寧國侯這是什么話!?若東瀛天皇肯降,我大元皇帝仁德治世,當然是歡迎的,怎可怠慢?”

  “行了行了。”趙維抽抽著鼻子,左右看看,都是伯顏的部下,“又沒外人,丞相這官腔打的卻是無趣!”

  “你!!”給伯顏氣的啊,怎么就攤上這么個渾人呢?狗屁不懂!

  想要繼續呵斥,卻不想,趙維一步靠到身邊,用幾乎所有人都聽得見的“低語”道:“實話和丞相說吧,我會不知道這話不能說?但是不說不行,不拖也不行!”

  “為什么?”

  “這趟別的收獲沒有,但卻探明了石川城為何有重兵把守。”

  “為何?”

  “那是北條時宗的匠城,城中有供應九州前線的軍械造匠,還有得宗家的御用刀匠。”

  伯顏聽罷,恍然大悟,“這就說得通了,難怪小小石川竟有五萬守軍。”

  趙維咬牙切齒,“這還不算呢!據我所知,城中新造有數千把東瀛寶刀,還沒來得及送到前線,就被丞相圍了。”

  “我要是去了京都,萬一天皇真降了,這仗就沒得打了啊!那幾千把寶刀咱還有份嗎?”

  “......”

  伯顏倒沒怎么,一眾副將卻是眼珠子都直了。

  數千把東瀛寶刀?那得值多少錢?

  要知道,東瀛刀、大馬士革花紋刀,這是當世最珍貴的神兵利器。對于尚武成風的蒙古人來說,更是無可替代的寶物。

  原因嘛,大馬士革的制刀工匠之前說過,都被忽必烈強征為匠戶,關在保定專門制刀。

  也就是說,所有的大馬士革刀都是朝廷的公產,只有忽必烈可以賞賜調配。

  那問題來了,什么人能讓皇帝親自賞刀啊?都得是封疆大吏,身份顯赫之輩,普通人有錢都得不到。

  而東瀛刀雖然樣式與元人的彎刀有不小的出入,但貴在鋒利、美觀,所以也是搶手貨。

  在大都,看一個人的身份只要看他的配刀就可以了。

  配大馬士革刀的,千萬別惹,不是皇族就是朝廷大員。

  配東瀛武士刀的,地位低些,可能沒有什么顯赫的身分,但絕對是有錢人。

  因為這是市面上唯一可見的最好的武器,可謂千金難求。

  當然,這個‘千金’還不至于是一千兩黃金,而是一千斤銅錢。

  反正隨便一把東瀛刀值個400貫左右的銅錢吧,換成中統鈔則是1200貫。

  現在趙維告訴他們,石川城里有數千把刀?還是得宗家御用匠人所制的精品寶刀?所有人眼珠子里都是小錢錢。

  這時,連伯顏都心生貪念,打起官腔道:“這么說來,我們更要加緊攻陷石川城,謹防這批軍械流入九洲前線。”

  余下副將無不應喝,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

  廢話,拿下一個石川,那可比搶一堆奴隸更為劃算。

  當下,伯顏便定下明日攻城,十日之內,一舉拿下石川的方略。

  趙維在一旁冷眼看著,待諸將離去之后,這才賤嗖嗖的湊到伯顏身邊,“丞相,本侯這回立了大功吧?”

  伯顏看了他一眼,下意識往后仰了仰身子,他是不想離這個爛人太近,嫌棄!

  敷衍道:“侯爺放心,待石川告破,自有候爺的好處。”

  不想,趙維咧嘴搖頭,“嘿,寶刀不寶刀的,咱還真不稀罕。不過嘛......”

  “不過什么?”

  “丞相你也看見了,特么這一路上,本侯就搶了幾個東瀛娘們兒,什么油水也沒落下。這回...刀都給你們,能不能把里面的刀匠給我?我回大都開個東瀛刀劍坊!”

  “你說什么?”伯顏以為自己聽錯了,“都,都給你?”

  趙維一苦,一副慫慫的樣子,“丞相息怒嘛!不都給也行,讓我挑點總行了吧?”

  “呵呵。”伯顏表情怪異,看傻子似的看著趙維,“行!怎么不行?你想挑多少,就挑多少。”

  趙維眼前一亮,“真的!?”

  “真,真的吧?”伯顏腦子有點不轉彎兒了,“只當我沒聽見侯爺說的話。不過嘛,侯爺抓人的時候,咱也一定看不見。”

  “那就好!”趙維一拍大腿,心滿意足。

  對面的伯顏同是暗自陰笑,這真是個不怕死的哈!敢要刀匠?這得是多蠢才能說出這種話啊?

  刀匠!伯顏當然知道,有了刀匠,要多少東瀛刀都不是問題。刀匠肯定比刀值錢得多。

  但你看這屋里有一個算一個,誰打過刀匠的主意嗎?沒有吧?

  廢話!誰敢動這個心思?誰就是不要命了。

  大元朝敢養刀匠的只有一個人——忽必烈。

  別人藏兩個刀匠試試?要干嘛?私造兵械,要造反唄?

  別看忽必烈縱容手下貪財搶殺,可是絕對不能越線。而趙維動的這個歪心思,就是越線。

  不得不說,伯顏也是夠陰險的,這是要讓趙維把黑鍋背到底。

  如果說之前延誤軍機還不一定死,那這回沾了軍械匠師,可就算死透了。

  他當然想不到,趙維現在都要美死了。

  提這么一嘴,只是抱著試探性的心理。這幾千工匠怎么運出東瀛,他已經做好了費些周章的準備。卻沒想到這么順利,幾句話就搞定了。

  現在唯一的難題,就只剩下金澤本愿寺里的佛經了。

  這也是趙維所好奇的。他實在不相信北條時宗虔誠到這個地步,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也要帶走佛經?

  本愿寺中到底有什么,也只有等到元軍攻破金澤之后才知道了。

  而這一等,就是兩個月之后。

  當元軍付出五萬傷亡,全殲三萬守城武士之后,終于踏進了這城幾乎被轟平的彈丸小城。

  而趙維攙扶著謝疊山,也終于站在本愿寺后山一座有如宮殿般的高樓前時,老少二人徹底震驚了。

  疊山生先全身顫抖,緩步入樓,一雙老目激動的淚花閃動。

  先生慢慢地走著,滿是皺紋的老手撫摸過高樓的每一個角落。

  “東瀛...千年所藏...盡收于此!”

  趙維則是掐著腰,滿眼的陰郁。

  “先生啊,這可不是什么千年所藏那么簡單啊!這是東瀛文啟之寶庫,此后千年立世之根本!這還是個借雞生蛋的搖籃,借我華夏的雞,孵東瀛的蛋!”

  說到這里,趙維都有些哭笑不得,小聲嘀咕:

  “他奶奶的,算你倒霉,讓爺給遇見了。

  我看你們還叫囂什么‘崖山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還怎么大言不慚地吼叫說中華正統在東瀛?

  老子今天就算一把火給你燒了,也不給小鬼子留!”

  疊山先生那邊,前面沒聽見,卻聽著最后一句。

  一聽趙維要一把火燒了,登時嚇的六神無主,“燒不得,燒不得啊!這是祖宗留下的寶貝,燒不得啊!!”

  那這本愿寺后山到底是什么啊?讓謝疊山和趙維都如此失態?

  是.——書!

  成千上萬,甚至十數萬冊之多的古書。

  這是東瀛自漢朝開始,歷魏晉南北朝,再到唐宋兩朝,萬里迢迢從中原之地運回到東瀛的古代典籍。

  這其中,有秦之前的春秋古卷,也有魏晉兩漢的賢士著作,還有唐宋大家學說。

  不僅僅有儒釋兩教的傳世之學,甚至天文地理、農工醫匠,無所不包。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乃是在中原都已經失傳的孤本絕冊,其價值無法估量,就好像疊山先生此時抱在懷中不肯撒手的群書治要。

  這是唐初,李世民命當世大儒、虞世南、魏征、褚遂良等人整理資政史料,汲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編纂成的一部鴻篇巨制。

  可是,唐末亂世使之失傳于中原,甚至未留下半片紙墨。多少宋儒寧愿以命相抵,也要換來一觀此書全貌。

  沒想到,竟在東瀛人手中。

  ......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