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084.諸葛亮上桿子去找劉備,而不是三顧茅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聊天群中,除了劉備和曹操,很多皇帝都愣住了。

  岳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到底諸葛亮身上有哪些事情是真的呢?

  他現在感覺到自己都不認識諸葛亮這個人了。

  怒發沖冠:

  “連三顧茅廬都有問題?”

  “那我還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

  而此刻的劉禪也驚呆了,在荊州的時候,他年紀還小,根本就不清楚這些事。

  他是完全沒有想到,被吹得如此神乎其神的三顧茅廬,竟然也都遭到了陳通的質疑。

  這真是意外之喜。

  他此刻都興奮的手舞足蹈,恨不得撒歡慶祝了。

  樂不思蜀:

  “陳通,我只想對你說一句,干得漂亮!”

  “就是要把不屬于諸葛亮身上的所有神話色彩,都給他擦干凈。”

  “讓所有人都看一看,諸葛亮不是傳說中的神,劉禪也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廢。”

  “你們都被人騙了啊!”

  小蠢萌眼睛眨了眨,他現在徹底迷茫了,這還讓他怎么去看歷史呢?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這完全顛覆了我對諸葛亮的認知。”

  “你說諸葛亮沒有火燒新野,沒有空城計,更沒有那些所謂的神機妙算,這我都可以理解,”

  “但現在竟然連三顧茅廬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竟然都是假的?”

  “我的三觀都要崩了呀。”

  此刻的朱棣呼吸都停了一拍,對著旁邊的兒子道:“你打我一下,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在做夢?”

  太子朱高煦聽到老爹有這種要求,那簡直喜不自勝,老爹這是真的瘋了呀。

  于是乎,他就揚起了手朝著老爹打了過去,可下一刻,朱棣抬起一腳就把太子朱高煦給踹飛了。

  朱高煦心里委屈的不行,這可是你讓我打的呀!

  而朱棣那是一臉嫌棄的眼神,看來自己并不是在做夢,兒子還是這么蠢啊!

  我讓你打你就敢打了?

  你真是鐵憨憨。

  要不是這兒子是親生的,他都不想認識這混蛋了。

  聊天群中,呂后,漢武帝,李世民等人都激動的站了起來,陳通的這個信息比之前的沖擊更大。

  因為以前關于隆中對,關于諸葛亮身上不存在的神話色彩,那主要是在唐朝后期才被吹捧的,

  可這個三顧茅廬,那可是早就有這個成語了。

  他們現在都不明白,陳通為什么這么說呢?

  而宋徽宗已經激動的指天大罵,他覺得自己應該把陳通的祖墳給挖了,

  這陳通怕不是李建成的子孫吧?

  這黑完李世民,竟然又來拆穿諸葛亮,你這就是不給儒家吹捧的人一條活路啊。

  你這跟儒家多大仇呢?

  “陳通,你能不能別放屁?”

  “三顧茅廬的故事,那可是出自于正史《三國志》,”

  “你竟然給我說三顧茅廬都是假的?”

  “不是扯淡嗎?”

  “來來來,你給我說說怎么就是假的呢?”

  陳通哈哈大笑,這件事情那就必須要說清楚,這才是諸葛亮身上最大的問題,

  只要你讀懂了三顧茅廬的真假,你才能真真正正地看清楚:

  諸葛亮這個人以及三國時代所有人的思想和行為。

  陳通:

  “我知道隨著《三國演義》的推廣,人們對三顧茅廬深信不疑。

  可是,在史學界,對于三顧茅廬的爭論,那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有一部分史學家堅決認為,三顧茅廬就是假的。

  而他們的理由是什么?

  那就是有一本史書叫做《魏略》,上面所記載的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系,

  不是你所熟知的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上桿子去找劉備的,根本就不存在劉備求賢若渴。

  而是諸葛亮急不可耐。”

  什么?

  朱棣懵了,這信息量太大了。

  不但三顧茅廬假的,而且,還是諸葛亮找的劉備?

  尼瑪,歷史真實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朱棣連《三國志》都沒有認真的看完,更別說還有什么別的史書了。

  不過當陳通說到這些事情,那他就更加來了興趣。

  畢竟這件事情直接決定了諸葛亮在蜀漢集團的地位。

  如果是劉備上桿子找諸葛亮的,那諸葛亮的地位就會很高,這就屬于稀缺人才。

  如果是諸葛亮上桿子去找劉備的,那諸葛亮的水平你就要重新評估了。

  諸葛亮并沒有牛逼到劉備都要求著的程度。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去,還有這回事?”

  “如果這件事情坐實的話,那歷史上諸葛亮的人設,我感覺全崩了呀!”

  “難道我讀的真是一本假歷史嗎?”

  “這《魏略》到底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北周武帝宇文邕卻哈哈大笑,他本來對諸葛亮就不感冒,

  現在聽到陳通提起了《魏略》,那他就要好好的說道說道,他可是對這件事情比較了解的。

  最狠狼爸:

  “《魏略》上是怎么說這件事呢?

  那就是在建安12年,諸葛亮聽聞曹操即將大軍進犯荊州,

  于是諸葛亮就自己跑到新野城,投靠劉備。

  而劉備當時并沒有把諸葛亮當成一個非常高級的人才予以接待,而且還怠慢了諸葛亮。

  但諸葛亮卻不計前嫌,直接就進入了正堂,自來熟的自我推薦。

  而此刻的劉備在干什么呢?

  那就是在做他的老本行,也不知道從哪里找了一根破牛尾巴,在那搞手工編織的。

  這是要織毛衣嗎?

  于是諸葛亮就嘲諷道:人家曹操大舉來犯,你這都大禍臨頭了,你還有心情編牛毛?

  劉備當時也很無語,他說我的兵少打不過人家,不編牛毛緩解憂慮,還能干什么呢?

  諸葛亮這才給劉備說了自己的見解,之后,兩個人相談甚歡。

  于是,諸葛亮就投到了劉備的麾下。

  這就是《魏略》中的記載,并不是劉備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毛遂自薦。”

  我去!

  還有這回事?

  岳飛完全驚呆了,說一句實在話,他甚至連《魏略》這本書都沒聽過。

  怒發沖冠:

  “這怎么有一個完全相反的版本呢?”

  “我現在都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了?”

  劉禪卻心花怒放,這個故事聽起來才好聽啊。

  樂不思蜀:

  “我覺得這個肯定是真的呀!”

  “起碼劉備沒事拿根牛尾巴編草鞋這件事,那就相當靠譜。”

  “劉備也就這點出息了。”

  “咳咳我去你娘的!

  我特么當初就應該拿牛尾巴編個紙尿褲給你穿上。”

  我發現你現在飄的呀,連你爹都敢拿來開涮。

  劉備在身邊找了找東西,想著要不要先把劉禪給揍一頓呢?

  這家伙完全長歪了呀。

  而朱棣,崇禎,漢武帝等人則是張大了嘴巴,他們眼中的玩味之意越來越濃,這就很有意思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呢?”

  “看來我們所熟知的三顧茅廬,也許歷史上并不存在呢?”

  “看來諸葛亮真沒有吹得那么神。”

  宋徽宗恨的是牙呲欲裂,他就知道,這幫混蛋肯定不安好心。

  你怎么能把《魏略》拿出來說事呢?

  現在已經不能忍了,他必須要去否定《魏略》,要不然,諸葛亮的人設可能真的會崩了。

  “你們不要聽陳通這些人胡扯,《魏略》這本書能看嗎?”

  “這一本書就是在吹曹操的呀!”

  曹操聽到這句話就不樂意了。

  人妻之友:

  “難道《三國志》不是去吹劉備和諸葛亮的嗎?”

  “照你這邏輯《三國志》也不能看了。”

  宋徽宗被噎了個半死,而呂后,劉邦等人卻笑了。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后):

  “這兩本史書到底是個怎么回事?”

  “我們應該相信哪一本呢?”

  “這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評斷。”

  “陳通,這可是你的專業呀。”

  陳通哈哈大笑,看看這些人在自己的悉心教導之下,都知道看原始證據哪個更可靠。

  可不像那些李世民的粉絲,隨便拿出本書就敢去否定另一本。

  陳通:

  “其實要判斷三顧茅廬是真是假,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那就是判斷兩本史料,到底哪個的可信度更高。

  從這里面就可以輕松的判斷出,我們該采信哪一種。

  也就是說,咱們比一比《三國志》和《魏略》,哪一本史書更可信,哪本史書的可信度更高?

  首先,大家可能對《魏略》不太了解。

  《魏略》是魏國的史官魚豢寫出來的,他的成書時間要比《三國志》早。

  從史料出現的先后順序來說,《魏略》的說法更接近于歷史事件發生的時期,

  所以在時間維度,他的可信度《三國志》要高。

  第二,《魏略》屬于當代史,而《三國志》屬于隔代史。

  魚豢寫《魏略》的時候,那是處在三國時期,那是屬于當代的史官寫當代的事情。

  但《三國志》就完全不同了。

  《三國志》是晉朝寫的史書。

  雖然司馬家族篡了曹魏的江山,而后成立的晉朝,在時間上,也沒差個二三十年,但是,畢竟是已經過了一個朝代。

  你們都知道,自己朝代寫自己朝代的史書,跟后一個朝代寫前朝的史書,到底差別有多大。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魏略》的可信度也比《三國志》高。

  第三點,那就是《三國志》的作者撐陳壽,他在寫《三國志》的時候,

  大范圍,大規模的引用了《魏略》。

  也就是《三國志》基本上是以《魏略》為模板和參考。

  在此基礎上,那才寫了《三國志》。

  也就是說,《魏略》才是《三國志》的原始史料。

  從這一點上來看,也是《魏略》的可信度等級更高。”

  原來是這樣!

  漢武帝都要給陳通豎一個大拇指,這一下就把問題講的很清楚了。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感情《三國志》的作者還是大量引用《魏略》的。”

  “這到底哪個可信度更高,不是一目了然嗎?”

  “我覺得我們應該采信《魏略》的說法。”

  對對對!

  大家此刻都連連點頭,真是應了那句話,你只要敢用數學統計的方法來看歷史,

  那歷史的簡直清晰明了。

  劉邦笑了,懂了兩本史書的有由來,還不好判斷嗎?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原來《魏略》才是《三國志》的爸爸。”

  “搞清楚了這種關系,這件事基本上就可以蓋棺定論了。”

  “《魏略》的可信度等級明顯比《三國志》要高得多。”

  “尤其是為《魏略》當朝寫當朝的事情,而《三國志》屬于后朝寫前朝的事情。”

  “這后朝到底用了多少曲筆,恐怕只有寫史官的那個人清楚。”

  宋徽宗完全懵了,他本來以為三顧茅廬這種事情,那絕對是無法反駁的。

  可陳通這個家伙一說話他竟然都信了,他現在都快被陳通帶到溝里去了。

  “我覺得你們這樣說法簡直太可笑了。”

  “就憑這陳通說的這幾點,你們就能夠相信《魏略》的可信度比《三國志》要高嗎?”

  “你們難道就不看看寫這兩本書的作者人品怎么樣?”

  陳通哈哈大笑,你如果問這個問題的話,那你真是往槍口上撞。

  陳通:

  “其實我本來不想看人品的,既然你要說到人品,那咱們就好好說一說。

  寫《魏略》的作者那比《三國志》的作者陳述的人品要好得多。

  你知道《魏略》都敢罵誰嗎?

  那是把曹家的所有人一個不落的罵了一遍。

  在你所知道的曹操干的那些糟心事,為什么能夠被記錄在史書之上,讓你清清楚楚?

  什么曹操好人妻了,什么曹操屠城了,什么曹操挖人家墳了......

  這都要感謝《魏略》的作者‘魚豢’,他沒有替曹操隱瞞,而是批判了這種無恥行為。

  你說人家的人品怎么樣呢?

  當著曹魏的官,還敢罵曹操,這絕對是第二個司馬遷!

  這可以說是在司馬遷之后,人品最立得住的史官,沒有之一。

  史學界對于《魏略》和它的作者,那都是大家贊賞,被史家譽為:殊方記載,最為翔實!

  史學界不遺余力的贊揚這種不畏強權,敢于揭露權貴丑惡行徑的人。

  你陳壽還想跟《魏略》的作者‘魚豢’比人品?

  你陳壽敢寫司馬家族的那些齷齪事嗎?”

  我曹!

  曹操的鼻子都要氣歪了,感情自己被人黑成這樣,都是自己的史官干的好事?

  而不是司馬家黑的?

  這特么的太意外了。

  你吃著曹操的糧,你都不知道把我美化一下嗎?

  你還揭我的短。

  你好意思嗎?

  人妻之友:

  “不得不說,曹操的史官‘魚豢’就跟曹操一樣,那人品簡直高潔的沒話說,”

  “都是敢作敢當的硬漢子。”

  “就這人品,你還有什么可以質疑的呢?”

  “正因為有曹操這種雄主,才能容得下《魏略》作者‘魚豢’這種史官。”

  “這下你看出曹操的胸襟和情懷了吧!”

  “那比漢武帝牛逼的多,漢武帝還對人家司馬遷下手了呢!”

  漢武帝的臉色,當時就黑了,這曹操太不是東西了,有你這么自吹自擂的嗎?

  估計你就沒有發現人家揭你的短吧!

  你竟然還說你敢做敢當?

  我估計要是你發現了的話,你早把人家的祖墳都給挖了。

  但此刻他也非常贊賞《魏略》作者的這種情操。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能在曹魏時代,并且在曹操手下當官,還敢揭露老曹家的無恥勾當,”

  “這種人,絕對品行高潔。”

  “這么看來的話,那諸葛亮三顧茅廬就真的是假的了!”

  宋徽宗郁悶無比,史官里面出一個司馬遷,那就已經算是另類的了。

  不都說史官給錢就辦事嗎?

  怎么到你們這里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此刻他只能弱弱的質疑一句。

  “不能因為《魏略》的作者揭露了曹操的丑惡一面,”

  “就認為他有著非常高尚的職業操守。”

  “也許他跟老曹家有仇呢?”

  是嗎?

  陳通挑了挑眉。

  陳通:

  “其實我本來還不打算再夸《魏略》的作者‘魚豢’。

  可你既然用這么齷齪的心思揣摩人家,那我就必須要說清楚了。

  《魏略》的作者‘魚豢’跟老曹家是否有仇,我是不清楚。

  但人家身為曹魏的官員,在曹魏覆滅之后,他卻不去司馬家建立的晉朝當官,

  從這一點上來看,人家就不是一個為富貴折腰的人。

  起碼,這是曹魏的忠臣。

  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呢?

  在蜀漢滅亡之后,他立刻投奔到了司馬家族的懷抱。

  這兩個一對比的話,至少《魏略》的作者要比陳壽強的多。

  人家到死都沒有去晉朝當官,就這一份堅持,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我去,人才!

  劉禪此刻都想為‘魚豢’點個贊。

  你這品德,把我都要感動了。

  我以后一定要拜訪你,咱們可以當朋友的。

  樂不思蜀:

  “現在只要眼睛沒瞎的人都可以看到,到底是魏略的可信度更高,還是三國志的可信度更高。

  人家魏略不管是從時間維度,作者的人品維度,還是從當代史和后代史維度。

  這都可以看出來,魏略才是三國志的爸爸。

  魏略上明明記載著是諸葛亮去找劉備的,我就問你為啥不信呢?

  你偏要信一個可信度更低的史料?

  這不是開玩笑嗎?

  你難道想違反史學的基本原則?”

  宋徽宗被問得啞口無言,他萬萬沒有想到,魏略的可信度竟然比三國志還高。

  這不科學呀!

  尤其是這個魏略的作者‘魚豢’,你這么黑曹操,曹操都沒弄死你嗎?

  這曹操怕是假的吧。

  你的殘暴呢?

  宋徽宗郁悶不已,現在的問題太棘手了。

  如果諸葛亮三顧茅廬被否定了,那他自己都要裂開了。

  于是此刻的宋徽宗就在陳通的空間里面瘋狂搜索資料,當他看到一個叫做百家論壇的欄目。

  他頓時眼睛一亮。

  “在史學界有一句話叫做:孤立不證!

  魏略就算是跟三國志是同等可信度的史料,但這也不能夠說明問題。

  人家三國志中三顧茅廬的說法,是有其他史料佐證的。

  難道你不知道諸葛亮寫的《出師表》嗎?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

  我就問你,這是不是諸葛亮親自寫的呢?

  諸葛亮已經親口承認,是劉備三顧茅廬,你還在這嗶嗶什么呢?

  諸葛亮的話你都不信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