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21章:分晉大概就這三家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國君竟然會被卷進來?這是老天要晉國滅亡啊!

  怎么說?

  如果沒有呂武的話,當前的貴族一樣忍受不了臣子干架,國君給進場拉偏架。

  國君要是實力強大也就罷了,某個家族破罵詛咒之后,滅了也就滅了。

  遭到針對的那個家族實力不弱,咬下仇敵與公族一塊肉,肯定會逃亡他國,從此以后跟母國沒完。

  像是范氏遭到針對,他們之前已經給出了誰的面子都不給的態度,公族敢伸手照樣打,陰氏說和也沒有用。

  范氏憑什么敢這樣?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強大,認定自己就是當世第一強大的家族,同時晉國公族的威懾力早就所剩無幾了。

  “必有多家卷入。”呂陽在煮茶,一套動作看上去非常優雅。

  茶葉來自楚地,磨碎了再煮成湯,陰氏父子卻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各種加料。

  這里是很空曠的一處庭院,父子倆在一棵槐樹下。

  槐樹生長得很是高大,枝葉顯得相當濃密,有著許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國槐開花的時間比較晚,一般是七月到八月之間,換作洋槐就該是看到一副美麗的景色了。

  洋槐開花的時間是四月到五月之間。

  “有趙勝來我家,必有他人往各家。國君參與或會蒙蔽眾人雙眼,使人以為趙氏之事重演。”呂陽雖然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的身份,但是無法直接參與到家族的重大決策。

  這一段時間來“陰”城的人很多,八成以上的各家族家主,他們或是親自來向呂武稟告,又或是用其它方式匯報,告知有人用國君的名義發出共誅范氏的邀請。

  呂武本來還以為趙氏和公族多少能給范氏來那么一下子,看到后續的事情發展談不上失望,認定公族就是一幫蠢貨。

  不管是要刺殺還是進行埋伏,哪有這么呼朋喚友的?完全是嫌棄消息走漏得不夠快啊!

  所以,幾天前呂武找來了荀會,應該講的全說了。

  荀會告罪離開“陰”城,馬不停蹄正在往“新田”趕。

  人在“新田”的范氏等人肯定知道了國君等人要干什么,卻是不知道他們會先下手為強,還是順勢當一個受害者再進行反擊。

  讓呂武來選,肯定是會選擇先當受害者,再施以反擊來加強合理自衛的效果。

  士匄則是有點不好說。

  這位晉國的第二才子做事沒有固定套路,有時候表現得非常冷靜和睿智,某些時刻則是表現得做事好像不過腦子。

  呂武說道:“喪禮罷了,你歸秦國著手滅國之事。”

  滅誰?廢話了,當然是滅秦國呀。

  經過這么些年的清洗,秦國的各階層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不敢說每一個崗位都是陰氏的人,重要職位則是全換成了忠于陰氏的人手。

  現在列國的軍隊哪里來的?并沒有什么國防軍,士兵都是來自各個家族。

  秦國從“陳倉”往東對陰氏有敵意的家族基本上被滅,“陳倉”以西的秦人則是組成了自己的小王國,“雍”附近反正是沒有成規模軍隊抵抗陰氏大軍的。

  而呂武對“冀”那邊的秦人是一種刻意放縱,他有時候會猜測等某天那些秦人被迫西遷,會上演一段什么樣的故事。

  隴西再往正西邊是高原,西北面有一個叫豲戎的游牧部落聯盟,豲戎再西邊則是狄戎,過了狄戎就是各種古羌人了。

  古羌人占據著整個“河西走廊”,他們的西邊盤踞著吐火羅人。

  更西邊有什么人或國家、群落、部落對目前的陰氏并不重要,反正呂武這一代人沒有機會擴張到那么遙遠的所在。

  當操刀手的呂陽對自家父親的決定并不意外,并且沒有提到婚禮的事情。

  一個家族有喪事,不在喪事結束后的三個月內趕緊成婚,一拖就要拖上三年了。

  三年之后,呂陽的年紀就到了二十六歲。

  在當前的年頭,二十六歲還沒有成家不算特殊,只是像呂陽這種早有婚約卻一直沒有結婚的人很少。

  一般情況下,有婚約又遲遲沒有舉行婚禮,少不得會使人懷疑是不是男方看不上女方。

  考慮到陰氏現在非常強大,呂武又是晉國的元戎;智氏卻是從高處跌落,不算落魄到不行,與陰氏相比則是弱小、可憐、無助。陰氏再一次推遲迎娶智氏女的時間,必然會出現一些閑言碎語的。

  “如少姜愿意,智氏無異議,攜她往秦國去罷。”呂武建議。

  這個“少姜”是少女的意思。

  呂武并不是沒有孫子,只不過并不是呂陽的孩子,孫子來自其他的子嗣。

  當然了,呂陽也不是不能跟姑娘愉快玩耍,只是絕對不能出現子嗣,不然就是在給陰氏的第三代醞釀禍事。

  其他的陰氏第二代能有子嗣只有一個理由,他們并不是陰氏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呂武現在有不少成年的兒女,他的兒子大多數娶了晉國的中等貴族女兒,他的女兒則是大部分嫁給了家臣的二代。

  當然了,考慮到門當戶對的階級問題,嫡系的兒女婚嫁肯定是要形成匹配,搞到陰氏跟幾乎每一個卿位家族都是兒女親家。

  在這里,聯姻有沒有用就顯得無比現實,陰氏一直強大下去,聯姻會顯示出效果,等待哪一天陰氏也落魄了則就是那么回事。

  呂陽皺眉問道:“會否使荀氏甚覺輕慢?”

  有婚約,沒有結婚,將人家姑娘帶去他國,不小心弄出人命來,陰氏和荀氏都要覺得丟臉,好好一個門當戶對的婚事將會弄得跟搞野合似得。

  呂武斜著眼看著呂陽,一副“你特么逗我”的表情。

  現在醫學不發達,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么醫學,兩個男女搞顏色的方式就是“弄外面”。

  已經二十三歲的呂陽能不懂?不看看路況,瞎開什么車啊!

  至于說沒有正式成婚先搞顏色這件事情,上古一直到明之前,諸夏這邊其實玩得挺開,也就沒少出現奉子成婚的例子。

  對,沒錯,唐搞《女則》,宋整“三從五德”,女性遭到徹底的禁錮則是要到有明一朝。

  正式舉行喪禮的那天,士匄、中行吳、趙武、魏絳、羊舌肸前后腳趕了過來。

  呂武很粗略地一一招待,沒有聊什么太正經的話題。

  按照道理來說,陰氏老祖母跟趙莊姬就不是一個回事,各個“卿”其實不用刻意過來參加葬禮的。

  問題是晉國當前的格局很詭異,哪怕是禮節上有些過了,他們還是選擇過來參加葬禮。

  有道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只是誰都要給陰氏面子,有再大的火氣都要吞咽在肚,哪能不分場合亂來呢?

  因為喪禮沒有結束的關系,過來的人肯定不能說事,要說也要等葬禮徹底完成。

  現在無論是什么身份,反正沒有寢陵這么種玩意。

  要是講究的話,弄個面積大一些的“地宮”也就是了。

  說是“地宮”,其實也就是占地面積大,多設一些墓室和陪葬安置間,不存在什么地下宮闕,沒有種類繁多的機關什么的。

  越是古老的家族,他們的祖墳占地就越大。在講究死后比生前更需要享受的年代,陪葬品必須沿著允許的喪禮制度往高了弄,很多保留人殉的諸侯甚至干得出讓得力大臣或成編制軍隊陪葬的事出來。

  “少姜往秦一事,我無不允之理。”中行吳對婚禮又推遲一事,其實是有意見的。

  關鍵是,有意見又怎么樣?中行吳本身是呂武的馬仔,智氏又變成那么弱小,陰氏沒有解除婚約都算是信守承諾,推遲舉行婚禮的時間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呂武問道:“多家圍攻于魏,何時可了?”

  中行吳不免愣住,想到了什么似得,慎重地說道:“如陰子需急,我等安敢拖延?”

  國君也要入場對中行吳不會是什么秘密,他比較難搞清楚的是陰氏會站在哪一邊參戰。

  加快進度會讓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韓氏的死傷增多。

  老大有那個需要,作為小弟再心疼也只能忍一忍了唄。

  呂武說道:“雖于‘禮’不合,喪禮一事終了,我家必出兵攻魏、趙,早早罷止亂局。”

  中行吳懂了,陰氏不會站在國君那一邊。他要開口講點什么,發現士匄從遠處走來。

  “我家侍晉久也!”士匄看樣子很是怒氣沖沖,又說道:“國君安能如此對我?!”

  現在可不是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的年代,有理沒理誰會伸出脖子等著挨砍?

  “如此國族,甚是令人心寒。”士匄看了一眼中行吳,目光停在呂武身上,提議道:“阿武,你乃元戎。既國君不仁,公族昏庸,何不另尋一人為君,再行清君之側,以正視聽!”

  呂武心想:“膽子倒是大,格局卻是小了。”

  提議分晉什么的?呂武沒想當“始作俑者”,只會引導局勢朝那個方向發展。

  中行吳看了看呂武,又看向士匄,說道:“君上欲如何?”

  “我出征在外,國君、公族、趙氏同謀欲加害于我,滅亡我家。”士匄覺得中行吳很假,不信中行吳不知道這個消息。

  呂武也用奇怪的目光打量著中行吳,看得后者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

  “阿匄欲如何行事?”呂武問道。

  握草!

  這種問題都直接問出來?

  整得中行吳有些發麻,心想:“我到底是過錯了什么,怎么沒有發現陰氏和范氏走得這么近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