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4章 變法勢在必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1/2)頁  李虎點了點頭,道:“即是兄長所命,我等自是無有不從,將眾人拖出府外,杖責五十,以儆效尤吧!”

  王良點頭笑道:“主公仁慈,公子亦是性情寬厚之主,此乃百官之福也!”

  眾臣氣急,好懸沒吐他一臉。

  眾人心道:“這馬屁拍的當真是有些喪心病狂了,主公秉性仁慈是沒錯,那是個寬厚長者,但這位虎公子可絕不是寬厚仁慈之人。”

  經過數年的戰場磨礪之后,李虎的心性亦隨之發生了不小的改變,他已成長為一名殺伐果斷的沙場宿將,再不是從前那個只知嬉笑怒罵的善良之人!

  其實,這種得罪人的事情理應由韓豹來做才最合適,奈何,韓豹之前已經將文官集團給得罪死了,如今,他罕有參與政事的時候,將主要心思全都放在了軍事上,因而,值此關鍵之時,李楊才不得已讓李虎站出來為自己背鍋!

  王良見眾人傻愣愣的站在原地大眼瞪小眼,于是他提高嗓門兒語氣不善的說道:“主公仁慈,免了爾等五十板子,爾等可是傻了嗎?竟連謝恩都不會了!”

  眾人這才回過神兒來,于是眾人齊齊的跪地沖著李楊離去的方向,磕頭道:“謝主公恩典!”

  李虎沖錦衣衛擺了擺手,錦衣衛見狀,紛紛拱手領命,將六十余位文官大臣給架了出去。

  李虎向王良使了一個眼色!

  王良心領神會,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復又向府內走去,向李楊復命去了。

  尋到李楊之后!

  王良向李楊行了一禮,向其轉達了李虎的想法。

  李楊聞言卻是樂了,道:“都說我秉性仁厚,可依我看來,小虎可比我寬厚得多!”

  王良陪著笑臉,道:“常言道,有其兄必有其弟,虎公子這可都是跟您學的呢!”

  李楊聞言哈哈大笑了起來,笑過之后,他對王良說道:“你去府前給小虎傳話,讓他將眾人的刑罰再減輕一些便是!”

  王良連忙點頭稱諾,并適時的拍上幾句馬屁。

  大將軍府外!

  六十多位準備受刑的文官橫向站了三排,一排二十來人。

  這副場景可謂相當壯觀。

  一些喜歡看熱鬧的百姓紛紛聚在一起,時不時的交頭接耳幾句,說的是不亦樂乎。

  李虎為百姓的業余生活又增添了些許樂趣,起碼大家在茶余飯后又多了一項談資。

  一些沒有受到此事波及的大臣也沒有離開,這是李虎刻意要求的,李虎想讓他們看看鬧事者的下場。

  他們全都聚在了大將軍府門外一側,眾人也都沒閑著,他們正在互相交換眼神,亦或是交頭接耳。

  一些與田豐私下交好的大臣十分好奇的問道:“元皓為何沒有出言直諫?”

  田豐笑了笑,道:“我認為此項提議并無錯漏之處,既然并無差錯,那我為何還要自討沒趣呢?”

  眾人默默地點點頭,并沒有再說什么,這種政見上的分歧自然沒什么可說的,因為你很難去說服與自己政見不同之人。

  田豐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的骨子里還是能夠接受內閣制的。

歷史上的明朝采取的便是內閣制的制度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如今李楊不過是將軍政給分開了而已,兩者差不多,因為都是多相制,且都是將權利集中在了君主的手中。

  田豐對君主集權并無抵觸心理!

  按照慣例,行刑前應該由一名錦衣衛入府請命,在得到李楊的答復之后再行刑,萬一李楊大發善心饒了受刑之人呢?

  說白了,這道程序就是為了彰顯君主的仁德之舉。

  當然了,若是李楊不同意對犯人從輕發落的話,屆時,前去請命的錦衣衛自然還有另一套說辭,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套表面工程罷了,因為從來沒有出現過受刑之人,被減刑亦或是被赦免的情況發生。

  前去請命的錦衣衛很快便去而復返,王良與他一同走了出來。

  二人先向李楊所在的方向行了一禮,然后由王良開口,說道:“三公子,主公命末將給您帶句話,主公說:眾臣勞苦功高,應以寬政待人,不宜過分苛責,因此,主公特命末將前來給您傳句話,說:讓小虎將犯事眾人的杖刑再減免一些!”

  “諾!”李虎點了點頭,拱手向大將軍府內李楊所在的方向行了一禮,道:“兄長仁慈,乃天下人之楷模,我等無不敬服!”

  “兄長可有明令?”李虎問道。

  王良搖搖頭,道:“并無明令,主公只說:量刑的具體事宜,由小虎定奪即可!”

  李虎點點頭,道:“兄長寬仁,但禮法卻不可廢,著杖責三十,以儆效尤!”

  正待受刑的眾人聞言,不約而同的長舒一口氣。

  一些上了年紀的大臣,若是挨上五十板子,即便僥幸不死,恐怕也得脫層皮,但若只挨三十板子,那么眾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眾人齊齊跪地磕頭謝恩,然后被人按在了長凳之上。

  負責監刑的宦官高聲下令,道:“行刑!”

  他的話音落后,那些即將受刑之人的心里卻是樂開了花,因為監刑之人并未與自己玩任何的花活兒,這個花活兒指的是著實打,著力打之類的話語,如此一來,自己便不會遭太大的罪。

  其實李楊倒也并不想將他們怎么樣,打的他們個把月下不了地也就是了,如此一來,他們便無法再給自己制造任何的麻煩。

  李楊的意志極為堅定,在他看來,變法勢在必行,任何人也不能動搖自己變法的決心。

  其實他知道還有一些心機深沉之人,并沒有急著跳出來,他們會在背地里給自己使絆子,與自己玩一些消極怠工之類的陰謀詭計。

  但對他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對李楊來說,最重要的便是軍權在手,天下我有。

  如今,軍權盡在李楊一人之手,而他麾下的那些將軍,已然成為了軍方的中堅力量,他們便是李楊的底氣所在。

  他們的個人能力,以及對李楊的忠誠度自然沒的說,韓豹與李虎等人與李楊相伴長大,沮授與田豐等人均受過李楊的知遇之恩,這些人對李楊已然到了死心塌地的程度。

  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根本就做不到將這支堅不可摧的力量分化瓦解掉的地步,他們更不可能將其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之中,因為這股中堅力量,只忠于李楊一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