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28章 近身肉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作者曾經腦補過這樣一幅畫面,一名大力士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拉開了五石弓,并且成功射出了一箭,然后身子一癱,頓覺渾身乏力,喪失了繼續戰斗的能力!

  為了射一箭,廢這么大的勁兒,到底圖個什么?

  言歸正傳。

  李楊暫且退出戰場,轉身看向遠處的典韋,沖其點了點頭。

  典韋快走行至李楊身前。

  “袁軍已經突破了防線,你換我一會兒,我胳膊有些酸麻,需要緩口氣兒。”李楊說道!

  “諾!”

  典韋點了點頭,提著一對鑌鐵戟向前方袁軍行去。

  葫蘆口過于狹窄,戰馬根本跑不起來,而在如此狹窄的空間里,一旦胯下戰馬因為受傷或者戰死而倒地的話,那馬上之人面臨的基本只有兩個結果,要么重傷,要么死。

  至于一些影視劇中演的那些,武將在落馬之后一個地滾翻便躲過了向自己襲來的刀槍劍戟,那種劇情絕不會發生在現實里!

  敵人又不是傻子,漫山遍野的士兵,個個手持三米多長的長槍與長矛,怎么會刺不到人了呢。

  正是基于這一點,趙云三人才主動舍棄了騎馬,選擇步戰,雖然他們武藝高強,但他們卻不是神,哪怕他們有能力護住自己,但他們絕對護不住胯下的寶馬,因為他們沒有三頭六臂。

  馬下戰斗正好合了典韋的心意,因為他擅長步戰。

  退到后方的李楊也并沒有閑著,他從親兵手中接過干糧與水囊,大口吃了起來!

  李楊并未令親兵立即加入戰斗,他將這支王牌部隊放在了第二梯隊,一千名親兵主要做的是用遼東弩射殺袁軍士兵的有生力量,當第一梯隊的兩千名幽州士兵戰死之后,才是親兵大展身手之時。

  兩軍接戰之后,展開了十分慘烈的近身肉搏,這已經大大的出乎了張郃等人的意料之外,他們原以為幽州只是武器裝備比較厲害而已,可當兩軍接戰之時,袁軍才赫然發現自己有點想當然了。

  幽州士兵的戰斗意志令袁軍感到無比的驚訝,而驚訝之后便是敬佩了。

  當幽州軍士手中兵器脫手之時,他們卻并未后退半步,他們選擇以拳腳來與袁軍周旋到底!

  當幽州士兵的雙手被袁軍砍掉之時,他們依然會用他們的牙齒咬向袁軍士兵的脖頸處,直到自己死亡的那一刻,他們才會停止手中的戰斗。

  生命不息戰斗不止,說的便是此刻幽州軍英勇無畏的將士們。

  袁軍傷亡慘重,可他們仍然悍不畏死的向著葫蘆口發起一波接著一波的沖鋒。

  這場戰斗打到現在,拼的不僅僅是意志力,雙方好似輸不起的賭徒一般,他們現在只想著能夠撈回本兒就好。

  袁軍一方只要能夠成功擊殺掉李楊,他們自然就能撈回本錢,而幽州一方則需要堅持到援兵到來,這樣他們才能贏得這場賭局。

  葫蘆口內猶如戰場絞肉機一般,每時每刻都在死人,鐵牛河水早已被鮮血染紅,可戰斗卻依然在進行著,兩軍士兵此刻都已經殺紅了眼。

  有兩人甚至在面對面的持刀互捅,兩人的腸子早已流了出來,可他們卻依然沒有停下手上的動作,在接連捅刺了面前的幽州士兵四刀以后,袁軍士兵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刀,鋼刀脫手落在了地上。

  而對面那名幽州士兵卻依然在機械的重復著刺,拔刀,再刺,再拔刀的動作,直到袁軍士兵倒地不起,他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而他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一名袁軍士兵揮舞鋼刀狠狠的砍在了他的胸口上,這一刀幾乎使出了揮刀士兵全部的力氣,乃至于被砍的幽州士兵直向后退出了兩三步才止住了這股力量。

  低頭看了一眼深可見骨的傷口,幽州士兵笑了,當袁軍士兵想要趁勢再補上一刀的時候,這名幽州士兵卻是用盡自己身體里最后的一絲力氣,抬臂擋住了袁軍的鋼刀。

  然后他使出渾身的力氣再一次的揮出了手中的百煉鋼刀,將面前這名袁軍士兵的頭顱給砍了下來,只剩下一條胳膊的他,在倒下前他大吼了一聲“鞍鄉候萬歲,幽州軍必勝!”

  眼前這一幕令張郃等人有種脊背發涼的感覺,因為這種視覺上的沖擊實在太過于震撼,以至于張郃隱約感覺到,自己可能會輸得一敗涂地。

  李楊等人自然也將這一幕看在了眼里,他們并沒有感到意外,因為這就是李楊的魔力,這種魔力叫洗腦。

  此等洗腦并非完全是負能量的,教將士與敵人殊死搏斗又有什么錯呢?難道要教士兵們臨陣脫逃嗎?如果士兵都臨陣脫逃了,那百姓們又該怎么辦呢?他們又能逃往何處?

  和平時期,國家花重金恩養士兵,而戰爭時期他們自然要為國家與百姓上前線賣命,李楊等人對此倒也沒有什么心理負擔。

  半個時辰后。

  被李楊安置在第一梯隊上的兩千名幽州士兵全部戰死,而典韋、趙云、太史慈且戰且退,退到了李楊親兵前方十步左右。

  李楊抬頭看了看天色,小聲嘀咕道:“我們都已經堅守了兩個多時辰了啊,沮公與,你他娘的倒是快點來啊。”

  一千名親兵齊齊放下了手中的干糧與水壺,拔出了插在地上長矛,他們知道,輪到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他們一直都在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他們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戰斗來證明自己,否則別人總將自己當作老爺兵來看待,這種滋味兒屬實不好受。

  李楊時常將他們帶在身邊,卻又總將他們給雪藏起來,無論大小戰事都不讓他們出頭,搞得幽州軍一眾將士們經常在私下里說他們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袁軍士兵仍舊在源源不斷的向葫蘆口增兵,他們早已殺紅了眼,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的那一套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戰場形勢,袁軍好似那撲火的飛蛾一般,不知疲倦的向葫蘆口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決死沖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