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695 記憶信息存儲于自身的基因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琴的鳳凰之力雖然會時不時的失控,不過卻一直都沒有達到崩潰邊緣,因此周不凡也一直都沒有去收取那鳳凰之力。

  當然現在對于收取那鳳凰之力,已經不像當初那么渴望,因為已經獲得了一部分的鳳凰之力,而且看起來還是可以培育成長的一種能量。

  因此只要好好的培養識海次元內的那只迷你火鳳凰即可,倒也不是非得去搶琴身上的鳳凰之力。

  實際上對于自己的識海次元,到底能不能抗住全部鳳凰之力的侵蝕,也是個未知數。

  先前不過是吸收了一成的鳳凰之力,就已經被那迷你火鳳凰整的身體狀態幾乎完全無法恢復,若是完全吸收了鳳凰之力,會不會把自己的元神金花都給吞噬了?

  要知道那玩意兒可是一口氣吞噬了數十億德巴力星人,而自己的元神金花雖然牛逼,可比起幾十億的德巴力星人卻是差的太遠了。

  至于琴為什么可以和鳳凰之力共存這么久還沒被吞噬,或許還有些其他的未知因素。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時間久了這姑娘十有八九抗不住鳳凰之力的侵蝕,就是不知道那姑娘到底可以堅持多長時間。

  如果說那鳳凰之力徹底失控,到底有沒有辦法解決,對此周不凡當然也做了相關的準備,既然因為自己的出現,讓這個世界劇情發生了改變,當然得做些善后工作。

  如果那鳳凰之力完全失控時,應該可以祭出完整形態的混沌瓶困住。

  實際上最近這些日子,還利用識海次元的那只迷你火鳳凰做了不少相關的試驗來,混沌瓶應該是可以困住鳳凰之力的。

  因為每次激活四海次元的混沌能量海卷起層層波浪時,圍繞著元神金花轉悠的迷你火鳳凰都會顯得有些害怕,混沌能量在四周形成天羅地網時,會瞬間被嚇的不敢動彈。

  因此祭出完整形態的混沌,應該有機會捆住鳳凰之力的,當然此時不適合操之過急,起碼得等到琴即將完全失控時才能做。

  要不然因為誤會,把琴給激怒了,直接拉著自己上太空自爆,可不是鬧著玩的,直接承受鳳凰之力的法則打擊,即便是不死也得去半條命。

  時間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不知不覺中已經在這世界混了一個多月,飛船的建造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巨大的折疊空間內,一個直徑超過十米的大型傳送門內,不斷有SCV穿梭其中,這些SCV正源源不斷的帶回從水星上采集的礦物。

  諸多的礦物被投放到幾個熔爐內,迅速的被煉化融合成打造飛船所需的各種原材料,隨之這些原材料被幾臺SCV轉移到打造飛船的幾十臺開源式高精度3D打印機內。

  一艘相當巨大的飛船虛擬投影,在那幾十臺開源式的3D打印機的高效運作下,迅速的投放到相應的位置上。

  那幾個外星人也是老老實實的,給那些3D打印機機輸入相關的數據信息,希望盡快的把飛船打造出來從而早日重獲自由。

  至于周不凡卻是在研究一種全新的技術,一種把海量的信息存儲在自身基因中的技術。

  話說雖然以前也想過基因可以存儲信息,不過從沒想過把想要記錄的信息存儲在自身的基因中,只是最近卻是從德巴力星人身上發現了一套相當完善的技術,頓時投入到了相關的研究中去。

  原來當時之所以無法讀取德巴力星人的記憶,卻是因為這些家伙絕大多數記憶信息并不是存儲于大腦,而是存儲于自身的基因中。

  當時利用搜神之法從這些外星人的大腦讀取的雜亂信息,其實也不是因為加密的關系,實際上那些雜亂的信息,需要和保存在基因中的信息相互結合,如此才能組合成完整的信息。

  具體的操作方式略顯麻煩,不過卻可以讓一個人的記憶信息獲得千倍萬倍的提升。

  幾乎每一個德巴力星人,都有能力都備份德巴力星文明的重要知識,差別的只是每個人對這些信息的理解能力強弱,不過只要不斷的自我學習,最終都可以理解存儲在基因中的知識。

  另外德巴力星人還有無性繁殖的能力,因此中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德巴力星人幾乎就可以代表了整個種族。

  只要還有一個德巴力星人活著,文明就不會真正的滅絕,只找到合適居住的星球,就可重新繁衍壯大起來。

  對于這套存儲記憶的方式,周不凡當然很感興趣,老實說雖然自己的智商還不錯,可記憶力卻是說不上多好,有些事情不得不拿著小本本,或是特殊的晶體記錄下來,如果完全的掌握了這種記錄信息的方式,那這身體就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數據庫。

  至于說一個人的全部基因,到底可以記錄多少信息,即便是把全人類所有的知識都存儲進去依然顯得綽綽有余。

  科技發展方向絕不只是純粹的借助外力,實際上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貌似都會會開始對自身本源能力的進一步開發。

  比如當初去過的星際世界,人類有著實力強悍的幽靈特工,星靈有著戰斗力爆棚的狂熱者,至于蟲族更是徹徹底底對自身能力極致開發。

  還有先前去的試練世界,根本就是為了開發智慧生命體本源能力的試練場,還有這個世界的德巴力星人也是如此,對于自身的能力開發也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實際上把海量的信息保存于自身的基因中,就涉及到對生物場能利用,而且想要在自身基因中記錄數據信息時,還需要進入類似于冥想入靜的狀態。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存儲到基因中,平時經常用到的普通記憶信息依然存儲于大腦中,只是一些平時用不到,卻相當重要的信息才會存入基因數據庫。

  整個過程是意識借助身上類似于經絡的能量回路,或者說那就是德巴力星人的經絡,意識借助這些特殊的能量回路和自身生物場形成同頻震動,進而開始交換信息。

  生物場接收到意識傳遞而來的信息后,轉化成生物電脈沖在自身的基因中留下相關的印記,而留下信息印記,好像并不會引起基因突變。

  起碼這些日子和烏克首領,探討了許多學術問題,她應該也獲得了不少全新的知識,也已經把相關的信息,記錄到了她的基因數據庫中卻沒有發現這位有基因突變。

  至于到底是怎么做才能在不改變基因結構的情況下,留下相關的信息印記,沒能從烏克首領身上感知到,也沒能從她那里獲得答案。

  說是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其中的機制,至于是不是真的暫時不清楚,或許是真的或許是太重要,是一種打死也不能說的秘密,因此周不凡也沒有去逼問,而是選擇了自行分析研究。

  對于技術研發來說,其實最困難的并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不知道這種技術是否可行。

  就像那可控核聚變發電技術,人們只是不知道那技術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所以不舍得全力的投入去研發。

  如果知道那種技術路線絕對是可行的,那舉國之力投入研發,也許核聚變發電早已商業化,人類也已經駕駛著搭載了核聚變發動機的宇宙飛船,進行星際移民。

  又是大半個月過去,加班加點全力打造的星際飛船終于完工,烏克也是帶著忐忑的來到周不凡面前,真的很擔心周不凡會食言,直接來個卸磨殺驢永絕后患。

  看著高度入靜中的周不凡,有好幾次想要突然出手干掉眼前這個巨大的威脅,不過是在沒什么把握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安安靜靜的站在那里等著。

  實際上周不凡是故意這么做的,就是等這位野心勃勃的烏克首領動手,只要對方動了手,也就可以隨手滅了這幾個野心勃勃的外星人,不需要有任何的心里負擔。

  站在人類的立場這幾位絕對是邪惡無比的入侵者,因此就算是出爾反爾滅了這些家伙也是理所當然,只是作為一位堂堂正正的練氣士卻不能這么做,所以才會裝作毫無防備的樣子。

  可惜等了許久對方也沒動手,所以也只能兌現承諾放了這幾人。

  “恭喜你通過了考驗,你們走吧。”周不凡終于睜開了眼睛淡淡的說了句,烏克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氣。

  “您不檢查下星際飛船嗎?”

  “不用了,你們走吧,以后別來地球了。”揮了揮手,四周的折疊空間屏障隨之消失。

  “是,多謝總指揮閣下。”恭恭敬敬的行了禮后,趕緊帶著幾人登上那艘經過改造的登陸飛船迅速的離開了地球。

  隨著那登陸飛船消失不見后,周不凡才進了那艘花了一個多月打造出來的小型星際飛船上。

  當然這個小型也是周不凡見慣了自家那艘龐大星靈母艦,所以才覺得這星際飛船很小,實際上這艘星際飛船其實并不小。

  長135米、寬85米、高42米,總重1.4萬噸,單就這噸位來說比一艘055大驅還大了不少,實際上這還沒有搭載各種武器系統,以及無人宇宙戰機,要不然噸位還得提升一大半。

  星際飛船應該沒問題,這些日子時不時一直都在監工,如果真的動了手腳絕對可以看出來,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更換了星靈母艦的駕駛系統,對飛船進行了全面的自查。

  程序加載完畢,系統自檢開始……

  主服務器系統自檢正常……

  生命保障系統自檢正常……

  星際搜索導航系統自檢正常……

  曲率發動機系統自檢正常……

  能源系統自檢異常……系統矯正……聚變反應堆效能比原有的聚變反應堆效能提升4倍……

  (原有聚變反應堆,指的是星靈母艦上的使用的聚變反應堆)

  雖然這個結果早就有些預料,只是真正的看到系統自檢的結果,獲得了準確的答案后,心情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然有些特殊技術德巴力星人確實還不如星靈族,不過單就這聚變反應堆技術來說確實要高出不少。

  尤其是核聚變,星靈母艦上的核聚變反應堆,只是對氫燃料進行一次聚變反應,由氫聚變成氦也就會結束反應。

  雖然理論上是可以把0.7物質轉化成能量,實際上會有相當多還沒完全聚變的氫元素也會被釋放出去,因此真正的效率,其實只有0.21質能轉換。

  當然這也是因為星靈母艦發動機,需要大量的晶石提取物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率,而現實中又沒那么多的晶石提取物來打造龐大的星靈母艦,只能用合成的次等的材料,所以效能先對較低。

  不過這個世界也沒有晶石物質,而德巴力星人,好像有相當專注的開發聚變反應堆,因此弄出了極為高效的反應堆。

  可以利用特殊的約束場,對聚變反應堆不斷的能量反射加溫,氫聚變成氦,還可以再次聚變成碳,然后還能反射能量繼續加溫,讓碳元素再次聚變。

  如此不斷的變頻疊加溫度,對物質進行多重聚變,直到最后聚變成鐵元素,聚變反映才會真正的結束,整體的聚變效能足可以達到0.85以上的質能轉換。

  而且有了這種技術,不但讓核聚變的燃料利用率提升數倍,還通過聚變方式直接合成得輕于鐵的所有元素,從而大幅度減少在宇宙深空中航行時對物資補給的需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