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章 欽天預知武昭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下局勢。

  風云變動。

  唐王心中擔心著這一場戰爭,不知為何,心中十分沒有底。

  唐王,創建了開明盛世,少年時也是一位馬上皇帝,殺伐果斷,一人之力血腥的登上了九五之位!

  所以,唐王真的沒有資格說自己那幾個兒子。

  為什么?

  因為自己也是締造了玄武門事件,才有了九五之位!

  所以,如今只要自己那幾個兒子,只要沒有做的太過分,太絕對。

  唐王都不會干涉。

  畢竟當初,自己可是弒兄逼父啊!

  因此,唐王暴躁,狠辣,殘暴,昏庸……近些年的謠言越發不止,這也讓唐王上了年紀,心中有愧,心中有悔!

  可是,王!不能悔,不能錯!

  因為,自己是王!

  哪怕在民間,也是男兒無淚,英雄無悔!

  更何況,他自己是唐國的王,權利最巔峰的人!

  “宣武昭儀入宮,朕要問一問,朕要測一測!”唐王年輕時不信命,年老了,終究也知道,凡是有命。

  命,就是命!

  運,就是運!

  它在那,它也在你的手中,就看自己的選擇。

  武昭儀,欽天大臣的唯一義女!

  欽天監,官署職能為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

  先秦、初漢,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歷,特別欽天監官員不得改遷他官,子孫世業,非特旨不得升調、致仕。如有缺員,由本監逐級遞補。

  武昭儀則是欽天大臣的義女,觀測星象,推算唐國氣運,武昭儀有紫薇氣運在身,嫁入皇室,能給皇家李氏一脈帶來國運!

  所以,前不久,武眉娘進入皇宮,且低調的被冊封為“昭儀”。

  華夏為什么能夠如此強大!

  不是因為有儒家,也不是因為有縱橫家,更不是什么法家,名家,兵家!

  華夏一直強過其他國家,就是因為有農家,而農家最根本的東西,就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指廿四個特定節令。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周而復始。

  節氣中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為干支歷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

  在時代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歷,成為農歷的一個重要部分。

  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周期始于立春、終于大寒。

  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二十四節氣原是依據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著密切的關系。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北斗七星是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我國古人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

  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

  何時播種,何時插秧,何時成熟,離不開二十四節氣!

  這也是為什么唐國能夠繁榮富強,而匈奴,五胡,突厥,他們無法種植糧食,只能在草原上靠天吃飯,打獵生活。

  實在沒有糧食了,就燒殺搶掠。

  就是因為唐國農家有二十四節氣,才能五谷豐收,才能天下安穩,才讓唐國成為了神州第一強國。

  二十四節氣和星象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和欽天監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因為農家,因為農民,華夏才得以傳承五千年!

  武昭儀入宮。

  御書房!

  第一位后宮妃嬪進入御書房!

  就連“觀音俾”的長孫無憂都沒有進過御書房,可是今日,武昭儀卻進入了御書房之中。

  “陛下。”武昭儀英姿颯爽,說是女子后妃,但卻如同男兒簡單清爽,說“豪邁”也許過了,卻有類似感覺。

  這讓唐王不由眼前一亮。

  “入宮這段時間,可還習慣?”唐王關心客套的問了一句。

  武昭儀點頭,不卑不亢,身子挺立,沒有其他嬪妃那般恭敬,那般卑躬屈膝,那般唯唯諾諾。

  反而武昭儀,簡單直接:“多謝陛下關心,媚娘從小被父親當做男兒養,吃慣了苦,在宮中這段時間,是最舒服的時間,不過就是有點悶,幸好最近天氣好,可以看星星數月亮。”

  “看星星數月亮?”唐王不由一愣。

  星星一般難以看見,除非十分晴朗的天氣,而數月亮?這更為好笑……

  月亮需要數嗎?

  “呵,媚娘開口,到讓朕有些哭笑不得。”唐王輕笑了一聲。

  不得不說,男人在漂亮女人的面前,再如何暴躁,如何霸道,也會變得溫和許多。

  唐王就是如此,話也說回來,武媚娘卻是如水,可以讓世間大部分男子瞬間拜倒。

  “聽說你盡得你父親真傳,看星象,知未來。”唐王說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武昭儀也全身一震,她是被迫入宮的,她是無奈入宮的,她更知道相比自己的才貌,這位年邁唐王更看重了她的星象推算。

  “我問你三個問題,你推算一下。”

  “陛下請問。”

  “唐國與匈奴一戰,唐國會贏嗎?”

  “會,而且還是全勝大捷。”武昭儀想都沒有想,直接張口就來。

  唐王微微皺眉,心中猜測,這武昭儀是不是在盡撿好聽的說?

  再次發問:“唐國會亡嗎?”

  頓時。

  武昭儀大汗淋漓,心中驚恐萬分,直接雙腿彎曲,膝蓋著地,整個人顫栗不止。

  “說,恕你無罪。”

  “回陛下,唐國會亡。”

  “那會亡在誰的手里?”唐王面無表情,似乎好像自己一點也不在意。

  “回陛下,會亡在,六皇子李劍白的手中。”

  聽到這個名字,唐王臉色難看無比,似乎這才認可了武昭儀的話,仿佛瞬間全身無力的君王,口中喃喃自語:天意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