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項地。

  項氏一族乃是周室之后,姬姓。當年,項國被滅之后,項氏一族則入楚,世為楚將。

  楚國滅魯,項地并入了楚地。而后,因為項氏之功,楚王室又封項氏一族在項地。

  項地的地位十分重要。當年白起伐楚,攻入郢都,將楚室經營數百年的江漢平原納入了秦國的勢力范圍。楚國隨之遷都,將大本營從郢都遷到了陳地,又將項地作為了陪都。

  楚國王室時刻都不忘重奪郢都。只是,隨著列國國勢消長,尤其是在當年五國合縱伐秦事敗之后,楚國內部意識到了列國勢力的消長不利于楚國。

  韓魏兩國態度的變化,秦國可以輕易派遣大軍,借道長途而下,兵圍陳地。

  軍事壓力讓楚國一再遷都,最終定都在江淮之間戰略重鎮,壽地。

  今日的郢都已經非昔日的郢都。

  楚國之中,貴族的影響力相當巨大。當年吳起于楚國變法,最終身死,便是遭到了貴族力量的反噬。

  尤其是在楚王室失去了經營了數百年的舊都,將大本營從江漢平原遷到了江淮平原,便更離不開楚國內部大封君的幫助。

  項氏作為其中最強者,手中握著最為精銳兵馬,便是如今掌控郢都的李園,也奈何不得。

  楚國戰馬稀缺,騎軍并不多,項氏一族幾乎掌控了所有的精銳騎軍,在邊境抵御秦軍。

  項燕的府邸之中,猶可聞軍營戰馬之聲。

  便在不久之前,秦軍聯合魏軍,攻打楚國。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無疑讓項燕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厲兵秣馬,便是項燕知道,秦軍雖未得得逞,但終究會再度前來。

  范增自七星臺回來,見到項燕拿著份信,看的臉上滿是喜意。

  “將軍何故有如此笑意?”

  “下相那邊來了信,說少羽這小子,生來便是天賦異稟,氣力不比常人。看來我項氏一族后繼有人了。”

  作為項燕嫡孫,項少羽無疑是名正言順的項氏傳人。

  項燕看了一眼范增,見其面色有異,遂問道。

  “怎么了?”

  “我去七星臺拜訪了楚南公,從他那里得到了一個有關漢陽君的消息。”

  聽到了此話,項燕面色一變,放下了手中的信。秦國內部的紛爭,他不是不清楚。只不過,因為漢陽君從未曾在外領兵,對六國作戰,項燕知之不多。

  “漢陽君的封號因其起于漢水之北。他的先輩以前也和楚國合作過,甚至可以說關系密切。只不過,如今世道大變,他在秦國內部占據高爵,但我卻不聞其跡。七星臺那邊有什么消息?”

  “如今的漢陽君可不只是當年那個趙家村的首領,而是一個相當可怕的對手。墨家兩分,可他卻不曾讓墨家巨子在江湖上大打出手,掀起腥風血雨,反而將勢力滲透進了楚地。這樣一來,看似機關城的聲勢越發孱弱,可暗中所圖卻不可小覷。”

  項燕皺眉。

  “他想要做什么?”

  “以墨家之力,貫通東西,納淮水之南為己域。”

  項燕聞之大怒。

  “我楚國王都還在淮水之南,他也太不把我楚國放在眼里了。”

  項燕怒火平息之后,感受到的卻是一陣警惕。漢陽君此舉,會不會和秦國的對外戰略有關?

  “秦軍雖兩敗于趙,可我在秦國的探子傳來的消息,秦國不見亂象,反而歲收充裕,民安國定。”

  說到這里,項燕嘆了一聲。

  “秦國的確已經不同了。如果這兩次兵敗發生在楚,那么早已經國勢動蕩。當今秦王吞并天下之心已現,而吞并天下之力已初成,楚國怕是也難逃這場劫難。”

  范增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悠悠而道。

  “其實也并不是沒有辦法。”

  項燕看向了范增,作為朋友,他們之間交往由心。只是此刻,項燕卻行了一禮,很是恭敬。

  “請先生教我!”

  “昌平君!”

  “他?”

  對于昌平君,一干楚國的貴族心中其實很復雜。他是先王嫡長子、楚國公子,可卻生在秦國,長在秦國,如今更是在秦國位尊右丞相。

  在相當多的楚國貴族眼中,他是一個必須慎重對待,不能得罪,但同時又需要保持距離的人。

  “可是?”

  范增明白項燕的擔憂,拱手言道。

  “在樊於期伐趙之前,此人不可用;在樊於期伐趙之后,此人可用。”

  說著,范增向前走了兩步,來到項燕身前,細聲說著。

  “如今昌平君在秦國內部與漢陽君的爭斗中,手中不剩下多少籌碼。而據傳,他與農家關系密切。再聯想如今農家與墨家的一番關系變化,可見昌平君其身在秦,其心已未必在秦。若是能得他的幫助,有農家在側,再結燕墨之勢,可在江湖上徹底壓制機關城。”

  范增走到桌案之旁,從裝著地圖的竹簍中拿出了一副,攤開在了桌面上,細細謀劃。

  “將軍請看。若是能截斷江東之地,墨家與東越的聯系,機關城的勢力必然大削,而后再斬斷云夢與楚地的通道,那么墨家便只剩下了一座空城,無有作為。而這一切,離不開農家的幫助。”

  楚軍在邊境應付各國之軍,不可能抽出大量的軍力去對付墨家。而地方的維持治安的駐軍和各個封君的私兵,未必是墨家游俠的對手,必須借用農家的力量。

  項燕點了點頭,隨即又有些為難。

  “可這件事情,項氏一族的人不方便出面。”

  昌平君畢竟身份特殊,項氏一族又手握重軍,若是暗中與之聯絡,如今楚國王室,楚王與公子負芻兩派無論哪一邊,項燕都無法交代。

  一個手握重軍的楚國大將,卻和在秦國為相的楚國公子暗中聯絡。若是讓人知曉,再讓有心人加工一番,怕是一個謀逆不臣之名,是逃不掉的。

  “我已經想好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只是,范增來此之前,已經全盤謀劃好了。

  “于江湖之上,我等欲借農家之力壓制墨家與漢陽君的勢力,必須借用一個值得足夠信賴,與我們利益一致,有著堅定反秦信念,而且能夠見到昌平君并讓他信任的人。”

  “是誰?”

  “燕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