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四章,何人為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奚家到奚重固這一代,沒有人和大將軍比福氣,奚家的名聲在全國的武將里如日中天,王妃為奚氏,想當然恭淑賢德兼備,范夫人打起主意。

  上回被南宮夫人等攪和的親事是她的婆妹范姑娘,這幾年過去,她的長女范姑娘離婚姻年紀不遠,王妃進府以后,想當然爾應該給殿下納些貴妾。

  籠絡貴族不僅是老洪王時期就開始的,而是有帝制的時候就開始。

  范夫人有揚眉吐氣之感,南宮夫人這些賤人們,收拾你們的日子到了。

  要說南宮夫人她們真不容易,要擋京里賜婚,還要擋住南興的世家姑娘。

  一乘又一乘的轎子出現在喬家的角門外面,把這里侍候的家人累得夠嗆,原因已經傳開,他們倒不用再花時間無端的追尋,晉王殿下即將定親,一般來說明年大婚,除非殿下很著急的娶妻,喬家的地位及喬家有女眷及喬夫人的年紀擺在這里,這種大事情紛紛來向她詢問及由喬夫人召喚而來商議。

  承平伯娶尤二姑娘以前沒有正妻,娶尤二姑娘以后沒來得及扶起妻子就離世,這份兒風光還是喬家的。

  今天不限于喬、馮、吳、范的小團體,而是王城世家匯聚一堂,范夫人進來的時候,見到客廳近門檻的地方已沒有下腳的空當,安席的女眷們站著,讓她等上片刻才有一條路冉冉進來。

  還沒有坐下,范夫人先笑瞇眼睛:“這可真是大喜的事情啊,”另一位世家姓謝,謝夫人也吐著氣笑:“殿下是有眼光的。”這家也是打梁仁主意而被枕邊人擋住。

  老姜色衣裳的圓臉婦人也走過來,這是周家,她也笑:“從此咱們南興有人主事,這王府的事務啊這就井井有條。”

  獲得周圍的人同意之聲,周家也有姑娘相中晉王,南興的世家雖經老洪王事件掃蕩過,卻是小世家出頭的機會,承平伯和喬老爺這樣的不會認為自己捧出晉王,其它的世家難免認為南興富裕并非晉王的功勞。

  這句話也有道理,可接下來他們認為我家應該居首功,他家退后,而認為自己居首功的不是十家八家,這問題就來了。

  枕邊人里有幾個潑貨,她們不是對手,出自奚家的晉王妃想當然爾,你要賢惠、你要三從、你要大度能容,奚家名聲遠博,你能獨霸房闈落別人話柄?

  梁仁是英俊的。

  南興是富裕的。

  王妃又出自名門。

  好好好,實在太好,家里心高眼高的姑娘們這就有好出路。

  “有定下大婚日期嗎?”周夫人殷殷的問道。

  “沒呢,但跑不掉的是明年大婚。”范夫人含笑。

  “也是,咱們殿下二十出去的年紀,唉,如果沒有那幾個賤人,殿下膝下早就有子。”謝夫人說著說著惹一肚子氣出來。

  范夫人笑盈盈暗示她:“別著急,且再忍一時,王妃主中饋,豈能容得下她們?”

  大家心照不宣,賤人也好,她們也好,指的是枕邊人。、

  周夫人笑的合不攏嘴:“有王妃啊,這可就太好了,我是個嘴笨,也沒什么能耐,凡事啊有勞你們多多的提攜我呢。”

  范夫人和謝夫人一口答應:“那是自然。”

  大家心照不宣,這會子夸王妃恨南宮夫人她們,心里其實明白納妾對于正妻永遠不會情愿,區別僅在于有些真大度有些假大度、有些真拈酸有些不理會。

  挑唆晉王妃收拾枕邊人是一件事情,向晉王妃提出進側妃又是一件事情,前一件事情上大家可以不一條心,以南宮夫人等的潑辣,想來不用怎么費力氣,后一件事情上還不知道晉王妃什么態度,表面上她未必推辭,背后大家殺個幾進幾出還未可知,這就需要南興的世家們擰成一條心。

  喬夫人出來的時候,也早有打算,她左手握著親生的六姑娘,右手是親生的七姑娘,笑向眾人:“來見見夫人們,讓夫人們指點指點。”

  大家還是心照不宣。

  喬六姑娘和喬七姑娘的年紀剛好長成,喬夫人打什么主意可想而知。

  這次聚會商談的事情還有一件,喬夫人重申女子婦德:“都當咱們南興是偏僻地方,是化外之民,也確實出來一些人物無法恭維,我本有意請各位來坐坐,恰好的各位也來了,是我請來的我高興,我沒來得及下貼就來的我也高興,這說明咱們都懂得王妃入府的重要性,也想來都不愿意給王妃看南興的笑話。”

  她說完,不動聲色的呷茶。

  有些人難免不懂:“這說的是誰?”

  不是所有的世家女眷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事情沒有公布以前,好些人懵懂,今天來的人在坐下來以前不知道晉王定親的大有人在,不過現在全都知道。

  有人低聲回:“南宮她們。”

  “哦。”

  范夫人接話:“要我說啊,這出身就是出身,晉王妃她能錯得了嗎?奚家是什么樣的人家,雜貨店里的怎么能相比,唉,這男人上了年紀就糊涂,把她抬到自以為天一般的身份,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這不,王妃就要到了,喬夫人說的對,咱們南興從今兒開始,婦言婦德一個也不能少,免得讓王妃小看咱們,從此小看咱們家里的姑娘。”

  先前說話的懂了:“這是說承平伯夫人?”

  “除她,誰是雜貨店的出身。”

  世家女眷未必都出自對等的世家,有幾個覺得影射到自己,不痛快地道:“伯夫人招她還是惹她?人家為南興沒有少捐錢,平時又不出門,我們家有幾個守寡的,在家呆不住,無事就說庵里敬香,我看還不如伯夫人。”

  “誰知道范家的說到伯府那里做什么。”

  一堆的世家女眷里,也不是個個都好,那家里沒有姑娘或者有姑娘不打晉王主意,未必都愿意和喬夫人、范夫人一條心。

  馮夫人也在斟酌,丈夫的態度無疑對妻子影響巨大,馮夫人牢記馮良邦說的話“不可再誹謗承平伯府”,她和同樣受到丈夫影響的吳夫人交換一個眼神。

  馮夫人徐徐的打斷說的興沖沖的范夫人:“王妃進府,與其它人有關連嗎?收拾南宮那個賤人我不反對,犯不著把屬于咱們自己人的也牽扯進來。”

  “誰和她是自己人?”范夫人不屑一顧。

  喬夫人默然一下,覺得馮夫人說的也有道理,主要是范夫人說的過于直白,把雜貨店姑娘這話說出來,在這里的人可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王妃入主以后再說承平伯夫人不安心守寡并不晚,何必先在這里大張旗鼓的,現在主要的不是針對南宮夫人幾個殿下外室。

  她盡量拿出自己認為的中肯語氣:“是啊,咱們也不針對誰,只是謹守先賢訓誡,三綱五常總在心頭,倫理規矩不可再錯,”

  “嗷!”

  這么一大聲從外面出來,一個衣著艷麗的女子以雄糾糾之態狂奔而入,泥石流下山般的無可阻擋,這是喬家的第五個姨娘,闖進來往地上一坐,拍打著大腿大哭大罵。

  喬家七個兒女,大爺出自四姨娘,二爺和五爺出自三姨娘,三爺是嫡子,四姑娘出自五姨娘。

  “我的四姑娘啊,你在家的時候老爺最疼你,生生的被那壞心黑心的人給坑了,我就說成親不要太早啊,挑親事要長眼睛啊,那壞心黑心的留下自己的六兒七兒,逼著我的四姑娘你先出嫁,留下她自己生的好攀殿下吶,我的兒啊,你生生的讓人害了啊”

  喬夫人的面上已經不會紅,氣的心口疼,她怔怔的望著五姨娘,當著這許多的人忍無可忍,起身怒道:“四姑娘的親事是你自己挑!你現在又怪什么!”

  “就那幾個庚貼,還不是你手里漏出來的!”五姨娘針鋒相對。

  “四姑娘留到今年二十出去,你要她當老姑娘嗎!”

  “殿下也二十出去沒成親!四姑娘和他差不多的年紀當側妃剛好!差不多的年紀有話說啊。”五姨娘酸溜溜。

  要說喬家的姨娘腦子都活泛,轉起來都不快,從上房傳出來晉王要定親,五姨娘還沒有放在心上,正廳里女眷聚會,六姑娘和七姑娘出席,五姨娘立即就醒悟。

  三個姨娘都有孩子,自然是互相盯著再一起盯著正房,三爺有的,其它爺們也要有,四姑娘的親事上有多少東西,六姑娘七姑娘就是不能多出來,多出來也可以,給四姑娘也補上。

  五姨娘在喬家養大一個女兒,十幾年里經歷的有女眷相中梁仁這段事跡,后來被南宮夫人等屢屢打散,姨娘們也聽到各種版本的消息。

  把家的心,五姨娘伶俐的想到殿下如果有王妃,說不定就要有側妃,因為她也曾為四姑娘謀算過梁仁,后來也是沒成,這件與南宮夫人無關,是喬老爺側面問過梁仁,梁仁直接回絕。

  四姑娘最好的結局是進王府,那么六姑娘和七姑娘也是,縱然六姑娘和七姑娘不是,五姨娘也要盯著緊,不能讓這事有可能也許仿佛的出現。

  這種彎彎繞兒,只有五姨娘自己懂,也即是那句話,電光火石般的在心頭,五姨娘就沖來大鬧。

  喬老爺年青時造的孽,妻妾大戰時常發生,這樣的規矩沒有,不過是喬家自己形成的潛規矩,五姨娘來的毫無障礙,心理上的沒有,人手上的也沒有,她帶的人敢打喬夫人的侍候人,只要你攔我試試。

  妻妾們一通的吵,女眷們見狀也就告辭,有幾個走出角門就笑:“這就是喬家的婦德婦言,先管好自己再說也罷。”

  所以喬家撐不起來,喬遠山一直以承平伯馬首是瞻,而承平伯倒下后隱隱擔當,也沒法糾正內宅格局,喬夫人知道自己是個擔當也想擔當,可在眾人的眼里,她都擔不起來。

  一個朝代形成到繁華盛世,出身將頻繁的占據重要性作用,也意味著無形中得罪許多的人。

  而其實回到開國皇帝那會兒,板蕩出英雄的時代,什么是板蕩,有解釋說是社會動蕩,在這樣的情況下,什么人皆可出頭,都將成為英雄。

  喬家的這次聚會除去籠絡住家有姑娘心系晉王的人達成一致以外,得罪的女眷又添幾位,或者說在過往得罪過的女眷傷口上又撒鹽。

  誰要為喬夫人守口如瓶呢,你喜歡這就針對枕邊人,就幫你傳傳,你誹謗伯夫人,這就幫你說說。

  數日后,承平伯夫人聽到不過一笑,南宮夫人等聽到就氣得摩拳擦掌,幾個惹事的各自在家里道:“王妃又能怎樣?承認她的身份高,可凡事講究先來后到,我們好歹也服侍殿下幾年,她敢不另眼相看我們?”

  奚十五姑娘還沒有啟程,南興有關的陣勢已然擺下。

  最后一筆落在奏章上,周圍盯著的目光里,梁仁取出自己的王印,端端正正的蓋下,周圍以奚重固為首的奚家人露出燦爛的笑容。

  看著字跡干,梁仁雙手拿起送給奚重固,按說奚大將軍什么世面沒有見過,他伸出的手帶著顫抖。

  奚家就要出王妃了!

  這是奚家的歷史性時刻。

  如果沒有晉王的獨特遭遇,奚家在這一代不可能出一位王妃。

  老洪王為什么年年在南興挑選世子妃,守住南興基業是他的首要責任,與寧王失和才稱得上他的失策,因為西昌周王、東臨楚王包括魯王都是在自己的封地上選妃。

  有哪一代諸王關系較好,互相之間送幾個姑娘當側妃倒是有的。

  魯王的野心人所共知,魯王也不會往周王府求世子妃這種,被人傳頌的野心是浮言,事實上的聯姻當今不會坐視,就像他心里沒有晉王,南興也給了晉王。

  這道求親的奏章給奚家的震撼太大,奚重固如掬珍寶般的封好,雙手鄭重的交給他的兄弟,他是大老爺,下面還有二爺三爺。

  奚二老爺重錦單膝跪下接住,鏗鏘有力::“請大哥放心,兄弟我寧死決不辱命!”

  三老爺奚重辰也是跪下,這是一同送奏章進京的人。

  奚重固派出兩個親兄弟為首,前往京里打點這門親事,倘然一帆風順那固然好,倘若有人阻攔,奚家群起而攻之。

  同時送去的還有蠟丸密封的供詞,毛太宰夫人那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