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55:意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下午的時候,何生便載著一車黃瓜回縣城了。

  村里人看到這一幕,再看看自家剛剛出苗的種子,頓時一陣心塞。

  這青菜剛賣完了,黃瓜又接上了,黃瓜之后還有西紅柿,西紅柿賣完了,青菜地剛種下去的蔬菜又能接上了,哎,當初他們怎么就沒想到這樣的好事呢?

  有些人下定了決心,便決定去徐家問問。

  “就這樣去?”

  “要不然呢?還得提點禮物?”

  “你不要這樣,你要是這樣說話,就不要跟我們一起去,我們是去求人辦事,不是人家求你!”

  聚在一起的男人們討論著這事兒,大家各抒己見,有統一也有矛盾,說話不好聽的人,一下子就成了被圍攻的對象。

  你既看不起人家,那就不要去,這事本來就是他們做錯了,這會兒有求于人,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人家又不欠你的?為免連累自己,只能把這種人踢出去。

  “哎哎哎……別呀,別這么較真,我就開個玩笑,都是鄉里鄉親的,別整的那么嚴肅……行行行,我知道了,我閉嘴不說話總行了吧?”

  其他人聽著,沒忍住翻了個白眼,過了片刻,才有人繼續出謀劃策。

  “要不,咱們去請老村長來幫咱們當說客?畢竟,老村長當初可是極力支持這件事情的。

  “我覺得行!”一人提出,其他人愣了一下,隨后就想這個提議很靠譜。

  于是,十來個農村漢子便向林村長家趕了過去。

  林村長在得知他們過來是為了什么事之后,回應他們的只有兩聲冷笑。

  “哦,現在不說人家癡人說夢了?”

  一句話,說的這些農家漢子們都紅了臉,畢竟,當初為了說服他們,林村長和還是書記的徐建國可沒少費工夫,那會兒他們是什么反應?可不就是覺得他們得了失心瘋?大冷天的要種菜怎么不上天呢?還說徐家嬌慣兒子,什么事都聽他的,遲早要出問題。

  出問題他們倒是沒看見,就看見誰家的菜一車一車往外運,哪怕沒看到錢,也知道不會少。

  一群人跟著村長認錯,說他們眼皮子淺,看不到未來。

  可他們也情有可原啊,一家家都沒什么積蓄,又怎么敢全部都拿出來去做一件沒有把握的事情?

  林村長指了指他們,到底沒說出什么刻薄的話來。

  事實上,能有這些想法的人,也都是踏實肯干的漢子,否則,就是他們在怎么求,林村長也懶得管他們。

  “行吧,我跟你們去一趟,但是人家答不答應,我也不能保證!”林村長說道,然后才背著雙手率先走了出去。

  買十來個漢子見狀,連忙跟了上去,心里忐忑又期盼。

  然而,到了徐家之后,徐建國聽說他們的來意,竟然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那些漢子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畢竟,這可是掙錢的事兒?都不考慮一下的嗎?就把掙錢的門路告訴別人?

  那些漢子們很不理解徐建國的做法,畢竟,這要是放在他們身上,他們可不能保證,會愿意把掙錢的法子教給旁人。

  “你們不要有心理負擔,別說只有你們跟著一起搞,就是咱村里全搞溫室大棚,種出來的菜也不愁賣!”徐建國似乎知道他們想什么,笑瞇瞇的說道,“咱們菜種好了,可以賣去鎮上,賣去縣城,賣到市里,再遠點,還能賣到省城!咱們桃源村這么點地方,又能種多少菜?”

  十幾個大漢子,哪怕還沒有開始種,可是徐建國這么一說,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徐洲在一旁聽著他爸的演講,看著村里這些叔伯們激動的模樣,忍不住勾了嘴角。

  行吧,種就種唄,大不了,他幫著想想辦法,給他們找找銷路,事實上,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種出來的東西也確實不愁賣。

  不過,現在只有他們村里搞大棚,誰知道其他的村里會不會搞?所以,擴大規模也是勢在必行,只有規模大了,才能扛得住未來激烈的競爭,把桃源村蔬菜的名頭打響了,人人都認準了桃源村這個牌子,也就不怕其他村紛紛效仿了。

  “建國叔,那你跟咱們說說,這大棚該怎么建?需要準備什么東西啊?還有,這地怎么選?”

  徐建國聽到這個問題,張嘴就要說,然后,想說什么卻卡住了,只能轉頭看上自己的兒子,這事兒得從哪里說起?

  “為了便于管理,我覺得大棚還是建在一處比較好!”徐洲看他爸那樣,頓時哭笑不得,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他,這才不急不緩地說道,“這邊一個大棚,那邊一個大棚不僅顯得凌亂不好管理,反而對大棚的保溫作用有些影響。”

  “可……咱們各家的地都不在一處啊?”徐洲的話剛說完,就有人為難的說道。

  “丁頭河那塊地可以嗎?靠近河口,方便澆灌,而且,那邊地多,就算咱家沒有,咱們兄弟家也有,咱們可以跟兄弟們調一調,實在不行吃點虧,到時候菜種好了,免費給他們家吃!”

  “哎,我們家那邊有地,有兩畝呢!”

  “我們家也有,近四畝地,我們家暫時搞不了那么多,倒是可以分兩畝出去!”

  “那跟我們家換,我們家用兩畝水田跟你家換!”

  “行行行!”

  “不過咱可說好了,你不能出爾反爾,今年讓給我們家,明年又想要回去!”

  “哎,你這人這話說的,我是那樣的人嗎?”

  一時間,徐家院子里鬧哄哄,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徐洲見他爸喜笑顏開,終于起身,慢悠悠的走了出去。

  屋子外面,陽光燦爛,不知不覺,春已至,桃花悄然綻放。

  徐洲想,他爸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村里能越來越好,哪怕他已經卸載了村書記這個責任。

  而他,并不如他老爸高尚,卻能因為他老爸的高興而滿足。

  看,這也是他能重活一世的意義。

  徐洲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轉過頭,就看見他小媳婦兒站在他的身旁,學著他的模樣,也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徐洲忍不住笑,心想,嗯,這個也是!也是他重活一世的意義。

  林寶秀睜開眼睛的時候,看起來就是徐洲滿眼寵溺的模樣,于是,笑得越發燦爛起來。

  之后的事情,徐洲就沒再管了,全部交給他爸。

  徐建國也樂在其中,跟林村長兩人忙活了起來,調節多方矛盾,把要種大棚的人家的地兒都集中在一塊。

  絕大多數的人家都比較好說話的,畢竟,怎么著都不會讓人家吃虧,可也有怎么說都說不通的,總共八分的地,人家用一畝地跟他家換都不愿意,任憑旁人怎么說都不行,若只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是人家的地,人家不樂意換也是人家的自由,偏這人說話賊氣人。

  “誒,我就不換,我家也不種,我就讓他們也種不成!”

  這樣的人,并不把大家對他的評價放在心上,你越說他壞,他反而笑得更大聲。

  當然,這件事情跟徐家沒有關系,徐家那里本來就有兩畝地,起先,徐建國和周紅梅覺得地還少了,還打算把旁邊徐二嬸家的兩畝地給換過來,不過,這個想法被徐洲否決了。

  徐洲可沒指望他們這么大年紀了還在菜地里忙得累死累活,兩畝地,足夠他們忙活了,至于發家致富,還是讓他這個兒子來。

  徐建國和周紅梅聽了他這個說法,頓時樂的不行,靠他?書還沒讀完的他能怎么靠?

  徐洲沒打算跟他們解釋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堅持了不同意,再說了,地多了他們兩個人也忙不過來,難道他們還想老太太一直幫他們在地里忙活?

  徐建國和周紅梅一想,就兩個大棚,還讓親家,親家母周末過來幫忙,再加上兩畝地,豈不是更忙?

  于是,到底還是接受了兒子的提議,二嬸家的那兩畝地,也讓林坤家換了去。

  同時跟著一起干的還有林初中家,她們家那里分了一畝多地,人家找他家換地的時候,潘彩英沒有同意,而是厚著臉皮去娘家借了錢,打算跟著大家伙一起干。

  林初中是個中規中矩的農家漢子,平日里只知道埋頭干活,力氣出去不少,掙回來的卻不多,家里五個孩子,日子過得艱辛。

  林初中得知潘彩英的想法之后,也是嚇了一跳,覺得潘才英的膽子太大了,他不是沒聽說徐家的大棚有多掙錢,可……可能也是人家,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到時候沒收成不說,來把借來的錢賠進去那可怎么辦?

  潘彩英心中也沒底,可是,她卻咬了牙,下了狠心,她再不能為了生活做那樣的事,更不能讓兒子丟臉,人家干能掙錢,他家不比人家少出一分力,肯定也能掙錢。

  家里的女人都這么說了,林初中還能怎么辦?只能咬牙配合,畢竟,誰不想家里有點積蓄?誰又想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后一個交學費的?

  等都確定下來之后,林村長做了一個統計,丁頭河那塊地,除了一家幾分地沒種大棚,其他的全部打算建蔬菜大棚,有的是自家的地,有的是跟別人家換的地。

  徐洲并沒有摻和其中,在家待了兩天之后,周日傍晚,雖然萬般不想,還是老老實實的騎車回學校了。

  當然,臨走之際,沒忘了交代林寶秀下次不用去村口等他了。

  林寶秀以為他還記著周五晚上忘了接他的事兒,連忙舉手保證自己下次一定不會忘。

  徐洲卻把她的手拽了下來,笑瞇瞇的說道,“沒跟你開玩笑,也不是跟你說反話,雖然遠遠的看見你就會很開心,可在家里面看見你這樣的開心并不會減少!你不知道,我在窗外看見你認真看書的模樣,有多驚艷!”

  林寶秀:“……”

  你說這樣的話,到底讓我信還是不信啊?那天傍晚,我可沒看到你眼中有半點驚艷,只有濃濃的幽怨。

  當然,這樣的話,林寶秀沒敢當著這人的面說出來,就怕眼前的這人惱羞成怒。

  “所以,你在家里好好看書,沒事多跟奶奶學學,畢竟,距離我高考也就只剩下兩三個月!”

  徐洲摸了摸小媳婦的腦袋,特別認真的說道。

  他是真沒想到,真正勸動他媳婦兒不來接他的竟然是一本書,畢竟,去年冬天的時候,他可是勸了她好些字不用在村口等他,她都沒聽呢!

  “嗯,我會多多學習的!”林寶秀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乖!”徐洲滿意的點了點頭,彎腰在她的臉頰咬了一口,方才轉身騎上了車。

  “回去吧!我走了!”徐洲揮了揮手,這才踩著自行車飛快的遠去。

  林寶秀也舉起了自己的手用力地揮了揮,一直目送著他的身影消失不見,這才轉身回家。

  ------題外話------

  手機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