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2章 票房得過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才是什么?

  國之棟梁。

  文化事業是什么?

  話語權。

  話語權是什么?

  國之重器。

  劫犯是什么?

  社會渣滓。

  不是我們不想發展電影業,是發展不起來,沒人才,沒資金,腦子又落后,電影哪樣東西不燒美金啊。

  你要是能找到外資合作,還能拍出好作品賺外匯賺國際聲譽,你馬可就是重器。”

  “韓叔,你莫嚇我,我只是想掙點小錢錢啊。”馬可說道。

  他從沒想過這種情況啊。

  韓四喜取下眼罩,語重心長地說:

  “這些年很難啊,動不動就通脹,CPI下不來,經濟上不去,南方還好些,北方數以千萬人失業,總得謀活路,到時候這些人南下,有些貪婪兇狠的家伙去干搶殺劫掠的勾當,那豈不是亂套了嗎,多少無辜的人受害。

  所以希望以你的事跡,來警告激勵大家走正路,那兩個歹徒性質惡劣,大肆宣傳就是警告,我猜他不是吃花生米就是無期。

  至于激勵呢,你是年輕人,代表著未來和信心,你的才華大家都認同,也確實做出了好作品。

  我們現在的策略就是,能干的放開手腳干,不能干的老老實實呆著,餓不死就行,搞破壞的死路一條。

  多拍點撫慰人心的好戲吧,尺度會盡量給你放開一些的。只要大家再熬幾年,就能和老米搞經貿合作了,到時候日子會好起來,目前還是談判期。”

  韓四喜戴上眼罩,拍了拍馬可的肩膀,說道:

  “休息會兒吧,不要胡思亂想,你那休學的事兒和杰出青年的事兒,都會批的。小馬,借著這個機會,咱們必須得把票房沖到一個億。”

  “啊?一個億,您老人家是不是心太大了,不會惹麻煩吧。”

  馬可當時想的是四千萬啊。

  不過嘴上這么說,心里樂開花,如果內地能到一億,那就是現象級爆款,

  僅國內就能分賬一千多萬,再加上海外的,一部戲拿到手的分成,比別人票房還多。

  而且有這個關照在,以后不用擔心那些各種紈绔子弟找他和旗下女藝人的麻煩。

  “放心啦,我來做市場,你去拍新戲。我們是有很多問題,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向前看,大發展,讓父老鄉親和孩子們都過上好日子。

  不要有顧慮,該批的批,也沒說完全不讓拍啊,我投了那么多被禁的戲,還不是照樣升職加薪,最多就是不讓上映嘛,只要不是惡意攻擊就沒問題。

  但大人跟小孩是一樣的,打一巴掌是不是得給顆糖,努力做商業片就沒錯。咱們的電影行業,僅制作材料費每年就要消耗上千萬美金啊,還不算引進片的金額。拿去買大豆補充營養不好嗎,還不是為了展現開放包容的決心,吸引外資。”

  “明白了,拍完《破產之日》我會想想新劇本。”

  馬可點點頭回道,他改變主意了,韓四喜的指點很重要。

  上輩子馬可在南方倒服裝的時候,在火車站旅館批發市場被偷搶了六七次,坐個大巴,都要被路霸攔下來,用棍子逼著吃20塊一份的餿冷飯,沒錢就搜身,沒有尊嚴可講。

  那時候他住旅館都是穿衣服睡的,大熱天也不敢開窗,那些家伙會用竹竿伸進來撬你衣服和包。

  有次被盯上了,幾個人踹開門,直接拿刀架他脖子上,問他要命要錢。

  很多小旅館老板就參與其中,專吃外地的小生意人。

  那次身上好幾千塊加一袋子貨都被搶了,這年頭也沒有電子支付,網絡剛開始建設,異地存取款都不發達,小本生意基本都是拿著現金,看到好貨直接買。

  你去報案吧,讓你做個登記等回復,回復個毛線,壓根管不過來,沒死人就不管。

  后來很多人被生活所累時,常會推崇這個年頭,其實只是逃避式的臆想。

  連基本營養都保證不了,能好到哪里去。

  原本他是打算階級三部曲連拍的,但現在可能會交替著拍。

  反正《華爾街之狼》和《寄生蟲》也不需要卡點上映。

  拍完《破產之日》投機撈一把積累資本就夠了,而且這部戲對我們各階層都是很好的警示。

  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幾個人能忍住債務杠桿的誘惑,多年以后不要重蹈覆轍的好。

  他計劃先把《我的野蠻女友》這沙雕愛情劇拍了吧,畢竟王智賢也長大了,亞洲受創后,先用《破產之日》刺激刺激。

  再用愛情搞笑片療傷療傷,可以今年春節檔上映。

  也得拍點撫慰人心的作品,讓大家在艱難的時候,看到善意和希望,熬幾年就好了,別走邪路。

  最主要是現在奧斯卡競爭太激烈,是好萊塢的黃金期。

  要和《泰坦尼克號》《美麗人生》《心靈捕手》《第五元素》《驕陽似我》《莎溫情史》《拯救大兵瑞恩》這些大牛逼貨去競爭,搞不好分分鐘就被埋了。

  又是亞洲導演的作品,別到時候連個最佳外語片都搞不到。

  留到99年拍,2000年的獎項競爭小很多。

  馬可是想把王智賢的角色改成交大留學生,拍個跨國戀情,剛好海州1號線地鐵是新建的。

  先交給那幾個編劇改改試試,看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寫劇本也很耗心血的,不能全靠自己。

  之后可以再改編《當幸福來敲門》《三傻大鬧寶萊塢》。

  但必須得錯開《泰坦尼克號》的檔期,這戲通殺類型,年輕人餓肚子都要看的,搞不過。

  海州路演的第一站是大光明電影院,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曾今的遠東第一影院。

  六十九年前由華納兄弟的創始人亞伯特華納與華商合資建立。

  在戶外有個巨富的廣告牌,馬可戴著墨鏡,拿著手仗,走在鋼琴的黑白鍵盤上。

  反正這次架勢搞得挺大的,國影集團是真的是用心了。

  眾人進去的時候,已經看到很多穿著時髦的年輕觀眾在門外排隊進入,海州人民的消費能力和洋氣,還是比較強的。

  “快看,快看,那就是馬可吧。”

  人群一陣騷動。

  “咋這么多人排隊,今兒的放映廳多大啊?”馬可問。

  “大光明有全海州最大的放映廳,之前好像有1900多個座位,92年改建后1號廳有1300多個座位吧。”許青回道。

  “牛啊!票都賣完了嗎”

  “當然,首映式的票哪有賣不完的。”韓四喜說道。

  幾個人正聊著呢,進來一個工作人員提著開水瓶,給大家倒開水。

  “謝謝。”

  馬可說完瞟了一眼工作人員,差點燙到嘴。

  臥槽,這特么不是徐征嗎?

  他記得這家伙是上戲的啊,怎么就跑這里來當服務生了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