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0章 繁華如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馬可坐在高媛媛和許青中間,聽著片尾曲,鼻子不禁一酸。

  上輩子這戲是在1997年春節檔上映的,他不眠不休奔波一年半,賺了十幾萬塊錢,在江城花了八萬買了套二手小房子,父母都很高興。

  大年三十晚上,帶著爸媽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的就是這部戲。

  試映會結束后,汪俊已經對馬可刮目相看,聽老馬說,這部戲拍的時候,幾乎都是按照劇本走的,沒有多余的場景和鏡頭。

  老江和周導當時也說過,說明什么問題,馬可的劇本和想法很成熟,成熟得可怕。

  絕筆是天才型的人物。

  “小馬,調音師讓我的公司來發行怎么樣?”汪俊問。

  “是指國影集團,還是您自己的公司啊?”馬可問。

  “當然是我自己的公司了。”汪俊笑道。

  “這個我得跟投資人商量,還得看你們愿意出多少宣發費。”

  汪俊當時就不高興了,這戲的結構和劇情巧妙而緊湊,腦洞大開,幾十次反轉,又有江文葛友大佬出演,也沒刻意講沉重的話題,娛樂性很強,票房應該不會差。

  他是想著,出個二三十萬發行宣傳費,找幾個人跑跑全國的影院,撿個便宜什么的。

  “你想要多少宣發費呢?”汪俊問。

  “我們去香江拍,各種費用都很高,肯定沒多余的錢搞宣傳,發行方要分成,肯定就得付出,至少一百萬起步吧。”馬可笑道。

  “一百萬多少分成比例呢。”

  “這個還沒想好,也可以對賭的模式,票房越高,你們拿得越多。”馬可說道。

  汪俊還是不甘心,將馬可拉到一邊,小聲嘀咕道:“這戲給我們發行,到時候分到錢了,我私下給你20%,怎么樣,就當是給大哥我做做宣傳。”

  馬可堅決地搖搖頭,說道:“汪總,我理解您急迫的心情,可這部戲參與分成的是許青,是吳大陽,這戲沒有他們,根本做不成,所以我不能搞小動作,等成片出來了,開誠布公地談吧。”

  “行吧,那我等你消息。”汪俊失落地回道。

  如果馬可按照市場方式來操作,那他那小公司的實力,根本競爭不過國影集團。

  “汪總,這部戲本身就是一場賭注,我拿未來賭,大陽總拿性命賭,您也可以的。”馬可笑道。

  汪俊本身錢不多,自然就很謹慎,想利用自己工作時的人脈,投資一些確定性強的作品,總想用最低的風險賺取最大的收益,但別人又不是傻子啊。

  馬可恨不得汪俊搞個兩三百萬來搶發行權,只要肯砸錢,鋪天蓋地打,加上影片質量,票房肯定能爆。

  做電影的,不怕分蛋糕的人多,就怕蛋糕太小。

  作為商業片,票房代表著導演的口碑,即“馬可”這兩個字的品牌價值,也是馬可波羅電影公司的無形資產,將來上市能撬動數十倍百倍的資金。

  只要這部戲爆掉,以后找投資找演員,就不用這么吃力地求爺爺告奶奶當孫子。

  首批跟著吳大陽馬可一起去香江的,除了四個工作人員還有高媛媛,她沒演過戲,馬可得抽時間給她排練,否則很耽誤時間。

  去掉演員的片酬,只剩不到三百萬資金,其中得預留120萬左右用來買膠卷,這戲大概在110分鐘。

  除去日常費用,后面還得做后期,沖洗拷貝。

  但錢的事兒,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就怕人沒了志氣,那再多的熱錢,也拍不出好作品。

  一行人先飛到深市黃田國際機場,然后打車去羅湖口岸通關。

  進入市區,眼前便是不同的情景。

  除了溫暖舒適的氣候,還有忙碌的現代化都市,人人臉上都帶著想賺大錢的渴望。

  你會無形地感受到,什么才是生機勃勃,什么才是勇立潮頭的拼搏精神。

  高媛媛看著窗外,簡直挪不開眼,這跟她的家鄉完全是不同的風格。

  相比起來,京州是那么的老氣橫秋,老頭老太走街串巷,或坐在房子門口,悠閑地搖著扇子,聽著京戲相聲小品。

  “這里的人好年輕啊。”她嘀咕道。

  馬可點點頭,不禁想起往事。

  上輩子的這個年頭,他經常來南方,但深市只進過兩三次,因為這時候還算關外,設有關卡的。

  那時候他只是忙碌中的一員,迷茫而奔波,別人說粵語,他也跟著學。

  住著十幾二十塊錢的旅館,四處尋找最掙錢的貨源,并沒有留意到這城市的變遷。

  他準備有錢了,從年底開始搞個實驗性項目,類似少年時代那種電影,每年拍個十幾二十分鐘,把時間拉長到20年。

  身處歷史之中,你不會對時間有感覺,但馬可作為重生者,視角完全不一樣。

  城市不斷變遷,只有光影能留下它的印記。

  吳大陽坐在后面,拍了拍馬可,指著路邊的一幢未建成的房子說道:

  “小馬,那個爛尾樓叫巨人大廈,建三層就撲街了,老板好像叫什么死鐵柱,以前是做保健品的,還說是高科技呢。”

  “有所耳聞,他說的高科技可能不是產品,而是割韭菜技術。”馬可笑道。

  “那個是億科房地產公司,好像已經上市了,唉,我干這么多年房地產,要是學香江模式,以后普通人有苦頭吃呢,加杠桿炒樓花這個游戲啊,是停不下來的高速列車,剎車泡沫就炸,風險很大的啦,樓花樓花,我花開……開……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我花開后百花殺。”馬可補充道。

  “對,對,還是你有文化。”

  “歷史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不接受歷史的教訓。”

  高媛媛自從下飛機后,一直都是興奮的狀態。

  馬可倒還好,上輩子倒服裝的五六年時間,南方城市都跑到了,等今年有錢了,得帶著九六聯盟的人來這里浪一浪,開開眼界。

  通關手續繁雜,排隊的人又多,等到香江的時候,已經是有點晚了。

  在燈光的照映下,國際大都市感便出來了,高樓林立,燈火璀璨,繁華如夢。

  這就是高媛媛心中想象的模樣。

  “哇,哇,好漂亮啊!”

  “那個就是最高樓中環廣場大廈了,那個是曾經的第一高樓中銀大廈。”吳大陽介紹道。

  “港劇里看到過,一模一樣誒。”高媛媛興奮地說。

  攝影師問道:“馬導,片頭要不要給這個地標鏡頭?”

  馬可點點頭說道:“到時候看看吧。”

  這戲全是內地班底,沒必要刻意顯示地理位置,也不影響劇情,他想跟港片區別開來。

  “今晚你們好好休息,我明天帶你們去逛逛。”吳大陽說道。

  “白天我們還是工作吧,時間很緊張,晚上再說。”馬可說道。

  PS:感謝書友“紙見”“老子叫周赫煊”“衡渡貴”的打賞,感謝大家每日的推薦票,讓我知道有人在跟讀,你們真是太闊愛了。

  (づ ̄3 ̄)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