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長安太極宮承慶殿  “對于太子的奏折中的司法一部你們都說說,此事應該如何啊”,李世民看著房玄齡等人問道。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魏征站了起來:“臣以為太子之有理,要是人人都能遵紀守法那再好不過了,可現實呢,人都有好惡,難免就有心人就會投其所好,

  前隋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官員的俸祿也比我朝豐厚,可那就沒有貪官了,要是朝廷能建立這樣一個部門,對于官員也是很好的約束。”

  岑文本起身站了出來:“陛下,這樣會不會讓官員們都認為朝廷信不過他們呢,這些官員大多是跟著武德皇帝和陛下多年,日子過得苦,如果這樣做的話,是不是會讓他們寒心呢?”

  “岑景仁,平日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他們要是自己做的直就不怕別人監督吧”,長孫無忌站出來反駁岑文本,岑文本是士林的領袖,他當然認為這是對士子的侮辱,有背圣人的教化。

  房玄齡看二人馬上就要掐起來了,于是站出來打個圓場:“陛下,臣以為魏侍中和輔機所說,岑景仁所議,都有道理,但成立如此龐大的部門,但大量的任用不得志和寒門子弟會不會激化雙方的矛盾呢,這會不會影響朝廷的穩定呢。”

  “咳咳...咳咳....玄齡說的對,如果因為此事影響到朝廷的北伐大計,那就得不償失了。不過,若能成功,那我朝吏治必定超過歷來的所有朝代,這是一把雙刃劍,臣請陛下三思。”

  聽了眾人建議,李世民把目光移向李承乾:“太子,你說說吧。”

  聽到問道自己,李承乾趕緊放下手中的茶盞,清了清嗓子,理了下頭緒:“父皇,各位,道德并不能讓人人向善,但法律可以讓人人遵守。三國兩晉以來,國力的衰弱,胡虜欺凌。

  國力衰弱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員不能保持本心,實心用事,他們以百姓為魚肉,只顧著自己一家。嘴里張口閉口忠君愛民,一旦朝廷有事,有幾個可以為國犧牲呢。”

  “是,這樣做可能讓一部分人心里不痛快,可我們不得不做,因為有效的懲治貪腐,能讓朝廷失去一部分官員心,但能讓朝廷得到百姓的擁戴,自古以來,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如何讓百姓長久的支持朝廷呢,那就是選用那些能為百姓做事,愿意為百姓做事的人,就是要通過吏部的考核和法律的監督,來保證所用官員的品質。”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前任華州的刺史還有龐相壽,承乾相信他們在上任之初,都是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可權利和金錢讓他們迷失了,最后身死國法,這樣的教訓不夠嗎?

  各位愛卿都是為人長輩的,如果你們的子侄因為監督制度不健全,走上邪路那諸位應該怎么做呢,大義滅親是對的,可既然有辦法大大降低貪腐機慮,那為什么不去做呢。”

  李承乾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是,從心說李承乾說的有一定的道理,都是為人父母的,要是自己家的孩子走上龐相壽那條路,那怎么收場呢,雖說讓人監督會感到很沒面子,但那總比掉腦袋強吧。

  再說當官也不是為了貪污不是,只要不觸犯國法,那么這部門對官員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殿下,自古清官多酷吏,漢時張湯就是很好的例子,臣以為還是應該考慮下再說”,岑文本的話李承乾早在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就考慮過了,相互制衡才是王道。

  “對于貪腐的問題,要由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廉政部四方共從操作,互相制衡,互相監督,用來保證所有的案件都用公平,公正的態度去處理。廉政部是不可能一手遮天的。”

  “看來議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就散了吧,過幾日大朝再議,玄齡,克明留下。”,

  “諾,臣等遵旨。”

  李世民讓人給房玄齡二人上茶,二人拱手謝過后,等待著皇帝的訓示。

  “這件事朕希望你們支持太子,這件事有利也有弊,不過可以趁著這次機會,消減一部分官員,為將來的并省官員做個鋪墊”。

  房玄齡皺著眉頭問:“陛下,這么做不是把太子殿下推到前面去了嘛,這對殿下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啊”。

  李世民笑了笑:“他當的了這個太子就能頂得住這樣的壓力,再說你還是小看那小子了,克明你說呢?”

  杜如晦喝了一口茶,壓了咳嗽說道:“陛下說的是,太子的東宮六率可不容小覷,太子殿下可謂深得軍心,再加上軍工區和工業區,又增加了勛貴和百姓收入,也會給殿下提供不小的助力,再加上咱們這幾個老骨頭,問題應該不大。”

東宮李承乾書房  長孫無忌:“殿下,成立廉政部是可以建,但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必然震動儲位啊。”

  李承乾一臉嚴肅看著長孫無忌:“舅舅,承乾之所以要這么做就是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法律是有尊嚴的,依法治國一定要深入人心。讓官員帶遵紀守法,一心為公。讓受到壓迫的百姓有地方說理。

  都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誰做到了,我們就是要做到。就是要讓禮法并施,讓貞觀一朝在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讓這個國家更加興旺昌盛。”

  李承乾的話讓長孫無忌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但他是擔心因為這樣的事,有心人會攻擊李承乾存心不良,任用酷吏,殘害忠良,致使國本動搖,那樣的話就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放棄他。

  長孫無忌的擔憂李承乾看在眼里,笑著對長孫無忌說:“自武德皇帝起兵晉陽,為了籠絡人心,任用了大量的前隋官吏和士紳,這些人里良莠不等,其中不乏貪官污吏,武德皇帝雖知弊,

  并沒有做出什么舉措,承乾知道,近來有些重臣向父皇提出并省官吏,裁汰老弱,提高辦事效率,所以對于父皇的新政還有有利的。

  舅舅大可不必擔心,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自古以來舅舅看到有那個皇帝是書生造反來的,軍隊和百姓是我們統御天下的根本,只要我們緊緊的抓住軍隊和百姓,那些色厲內荏之之輩不在話下。”

  長孫無忌想了想,做事嘛,都是有風險的,吃飯還有噎死的呢,看樣子皇帝是支持太子的做法的,想到這里他也就不擔心了。

  “好,殿下如此考量,那臣就只有鼎力支持了。”

  “有舅舅相助必定萬無一失,最近東宮廚子新做的炒菜頗為不錯,舅舅今日就留下來嘗嘗。”

  “呵呵,那老臣就卻之不恭了,誰不知道東宮吃食可是長安的一絕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