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八章 解決家中生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哎呀……我就說花兒是咱們家中的福星吧,那個游方和尚可是說了,說我們要享花兒的福,你看,這不靈驗了?

  花兒隨便一出手,就是每個月好幾兩銀子的進項,一年就是九十兩銀子,比全家人合起來賺的銀子多多了!你們以前總覺得我和你爹偏疼她,你們瞧瞧,瞧瞧,我們疼她有差嗎?”李氏一拍大腿,臉笑成了一朵花。

  “娘,幺妹年紀最小,就算不賺銀子,疼她是應該的,今日你們是沒瞧著,幺妹賺起銀子起來,那可是不帶眨眼的,酒樓掌柜的都拿她沒辦法!”杜齊貴也是一副與友榮焉的模樣。

  “四弟說得沒錯,幺妹現在的確讓人刮目相看,我這做三哥的都佩服她!”

  “……”

  “恩,你們兄弟倆說得沒錯!老大,老大家的,今天可是你們二人的不對了,幺妹她辛苦為了這個家,你們卻在言語上委屈她,我把她叫進來,你們倆向她道歉。”杜大柱發了話,大房二人心中再不愿,可看在賺錢協議上也不敢出聲反對,以后杜齊榮考舉人,兩個孩子考秀才,還有大妞出嫁的嫁妝都指著家里出銀錢,靠那點束脩銀子根本行不通。

  杜華聽了爹娘叫她,抱著糖盒子重新進了來,坐下后,拿了松子糖,一聲不發往爹娘嘴中各塞了一粒,然后又放了三粒在掌心,伸到大房的三個孩子面前,“吃不吃?”

  杜小文第一個伸手拿了粒紅色的,塞進嘴里,輕聲道謝:“謝謝老姑,很甜。”

  杜小武和杜大妞見大哥都拿了,本身也饞糖,立即也伸手一人拿了一粒扔進了嘴里,“謝謝老姑。”

  “恩。”

  杜華點點頭,縮回手,繼教抱著糖盒子道:“爹,娘,叫我干什么?”

  “幺妹,是大哥和大嫂錯了,沒搞清楚情況就冤枉了你。”杜齊榮在爹娘的眼神威壓下,不得不向杜華道歉。

  “恩,知道錯了就好,我這個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受不得冤枉,以后大哥和大嫂在說話前,還是先三思三思。”

  杜華沒有不依不饒,但也懟了二人一句,這一懟,把大房夫妻二人懟得臉紅,覺得在孩子面前失了面子,氣得要死還沒有法子。

  杜華懟完后,看向胡氏,“三嫂,開始做飯了,我餓了,一會兒,我要給大家做個新鮮菜,就是今天在酒樓里做的,等你那差不多了,三嫂來叫我。”

  “好,我這就去做飯。”胡氏連忙站了起來。

  “對了,以后每個月不是要發五百斤豆芽,我要學醫,沒有時間做這事,這事就由三嫂你負責,娘幫襯著你,怎么樣?”

  “這……我行嗎?”

  胡氏又驚又喜,知道杜華這是故意抬舉她,但還是有些猶豫。

  “沒什么不行的,娘已經學會了,對吧?娘?”杜華看向李氏。

  “恩,我已經會了,幺妹看重你,就由你來做,小亮和小妞兩個小,外面的事你也做不了多少,就負責這個。”李氏當然知道閨女的心思,立即一錘定音。

  見婆婆也應了,胡氏激動道:“謝幺妹和婆婆的看重,我一定會認真學,把發豆芽的事做好。”

  “恩,那你快去做飯。”李氏揮揮手,寶貝閨女餓了。

  “是。”

  胡氏邁著激動的步子去了廚房,高興得人都飄了起來,腳像踩在棉花上一般,她也能賺銀子了,而且還是一筆不少的銀子。

  堂屋里的田氏和王氏的臉色卻不怎么好,同樣是杜家的媳婦,憑什么賺銀錢的法子交給三房媳婦?

  但心中又怵李氏和杜華二人的性子,只敢在心中嘀咕,擺臉色,卻不敢當場發作。

  “爹,娘,這協議上是我的名字,我收了?”杜華拿起飯桌上,杜齊榮面前的協議。

  “這生意是你談來的,當然你收著。”老夫妻二人對此并沒有異議。

  “好。”

  杜華將協議放進袖子里,其實是扔進了空間。

  “花兒,這三盒子點心是酒樓給你的,你拿去存著慢慢吃。”李氏將三盒上好的點心復又推了回來。

  “娘,我現在不咋愛吃甜食,不要。你現在拆一盒,分給幾個孩子嘗一嘗,另外兩盒,你留著,你和爹爹餓了的時候,吃兩塊墊墊肚子。”

  杜華擺擺手,她是真不愛吃甜食,松子糖留著,是為了哄幾個小不點和他們加深感情用的。

  李氏掃了眼眼巴巴的看著點心盒子的幾個孫女,孫子,臉色沉了沉,想發作,但又不想拂了寶貝閨女的心思,想了想,卻是手腳麻利的拆了兩盒,“大人,小孩全都嘗嘗,這是花兒的心意,你們吶……看看,看看,花兒吃什么都想著你們,往后你們再動歪心思,說她壞話,真正是沒良心!”

  聽著老娘又在為自己訓人,刷好感度,杜華笑了笑,帶頭拈了一塊點心,細細的吃了起來,味道不錯,是好點心。

  晚上,杜華煮了兩大海碗的水煮肉片,還敲碎兩根大骨頭,煮了一大鍋的大骨蘿卜湯,一大鍋白米飯,一家人個個吃得肥里流油,極度舒適,再也沒人挑剔杜華買的豬肉太多,實在是這水煮肉太好吃了,他們要再開口說,豈不是自己為難自己,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當然,也因今天發生的事,杜華在家人心中形象,徹底的被扭轉,人人都明顯的感覺到了她的變化,會做生意賺錢,會做好吃的飯菜,對幾個小輩也非常親切照顧……

  因為答應陳掌柜在大年前一天還要送兩百斤豆芽去酒樓,當天晚上,在杜華的指導下,胡氏和李氏跟在她身后又發了十升黃豆的豆芽,除了要送酒樓,過年家中也得吃,拿來送人也極有面子。

  家中的年貨買起來了,每個月都有幾兩銀子的進賬,心中有了希望,杜家一掃前些時日的消沉,個個人臉上見了笑意,杜齊富繼續做篾活,聚在那,年后再拿去賣,胡氏手中也了活計,三房的人也終于在家里不用天天低聲下氣,矮了人一截似的。

  杜華解決了家中的生計,把心思又放到醫術上去了,每日天天去杜郎中家呆一呆,把他要求背的醫書,藥方,都背給他的聽。

  背完后,再拿些醫書,醫方回家繼續看,繼續背,杜華對醫術的天賦讓杜郎中徹底的震驚了,覺得以這樣的速度,不出一個月,他就可以帶她給人看病,不用半年,他就沒東西可教給她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