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86章 這是啤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東陽坐在老樹雕成的墩凳上,一陣含飴弄孫。

  和歹徒談判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讓他打開心扉,雖然與李東陽商議沒有這般嚴重,可老丈人總是提防著他。

  “你來找本官何事?”李東陽自知女婿有求。

  本官?

  竟不是稱為父,看來還差一點,嚴成錦看向嚴方來,“給外祖父背一首詩。”

  “一人我飲酒醉,錯把佳人成雙對……”

  “……”李東陽瞪圓雙眼,看著嚴成錦。

  嚴成錦拍了一下嚴方來的小腦袋,恨鐵不成鋼:“你怎么把府門的暗語背出來了。”

  李清娥知道夫君和父親,有事要商議,牽著嚴方來和嚴千瓏去了后院。

  “來找本官何事,就算你讓方來哄本官,本官也不會心軟。”

  從踏入府門的一刻,李東陽就識破了嚴成錦的伎倆。

  只不過,他是將計就計罷了。

  “魏國公找下官,諫言準許武勛子弟參加科舉。”

  李東陽微微皺著眉頭,“你為何要答應魏國公,朝廷好不容易整飭藩王制,你又準許子弟做官,豈不是徒增武勛權柄?”

  朝廷文武制衡。

  他有些摸不清這女婿的心思。

  本想一口否決,但女婿來開口就知道,背后還有幾套方案等著他。

  “朝廷可以出路引憑證,作為交換,武勛歸還一千頃良田給朝廷,實則還是削弱武勛。”嚴成錦考慮過。

  天下有用的良田,多集中在武勛手中,加起來足足有三五十個。

  人口越來越多,需要武勛把這部分土地讓出來。

  而作為賠償,武勛非世襲子嗣可以參加科舉,做七品小官,分封到海外各地。

  也可以離開封地做買賣,經營生意。

  武勛得到自由和出路,朝廷拿回地皮。

  對于朝廷和武勛都有好處。

  李東陽以為嚴成錦要幫魏國公,給其兒子徐應宿安排差事,眼下來看,是要坑死魏國公啊。

  “你這不是借魏國公的名義,收回土地嗎?”

  “李公以為此計如何?”

  “甚妙。”

  路引憑證,是朝廷發給周邊小國的蠅頭小利,有了憑證就能入關做買賣。

  武勛和藩王都受制不能離開封地,給子嗣發路引,與周邊小國的道理相同。

  “恐怕是諸地的武勛藩王,都會罵魏國公吧。”

  房山,南康。

  谷大用牽著毛發黢黑的黃牛,肚子健壯的肌肉幾乎與地面貼合,尾鞭揚起,碗里漸漸滿了起來。

  “這、這就是啤酒?”朱厚照舔了舔嘴唇。

  張賢自顧自地看著,起初懷疑嚴成錦瘋了,可嚴大人每一次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做出來了啊。

  周遭的工程師也是一臉急切之色。

  “臣不喝啤酒,也不知道。”

  嚴成錦知道,在上一世,某國把牛尿作為飲料,還有愿景:成為世上最大的飲料巨頭。

  他提前將這個想法竊取過來,做大做強,賣回給海外的番人。

  不知能不能賺銀子?

  “釀酒浪費大量栗米,以馬尿充酒聞所未聞,這是善政啊。”戶部尚書王瓊沐休一日,就跟著嚴成錦來良鄉。

  賣爹求榮的劉仁站在一旁,對天體和農事頗有研究,釀酒也在他的技能之列。

  身為副總工,于是站出來一步:“讓學生試試?”

  嚴成錦退后一步,朱厚照見狀,也跟著退后一步。

  劉仁淺嘗了一口,隨即搖搖頭:“不會醉,應該不是酒,學……學生失陪一下。”

  可是不等他離開,一股莫名奇妙的聲音就從身下出來,對著旁邊的工程師道:

  “……送我去惠民藥局。”

  嚴成錦不知后世,究竟作何處理,看來只能技術成熟些再賣了,但他想起啤酒罐上的圖紋。

  “用麥子、高梁等物試試,本官記得此酒難醉,顏色微黃,有氣泡。”

  大清早。

  魏國公徐俌皺眉思量一下,再看看紫禁城的方向。

  該上朝了,留在京城的最后一日,不知向新皇的請乞成不成,若成了,就能將二子、三子留在國子監中讀書,考取功名。

  七品官員雖小,與錦衣衛百戶相差卻不大,也算一門生計。

  “爹,兒想做文官。”

  徐俌哀嘆一聲,話到喉嚨卻沒多說什么,準備去午門上朝,想來今日上朝會很激烈。

  百官陸續穿過午門廣庭,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奉天殿。

  “臣已經說服嚴大人。”

  大殿中,魏國公徐俌抬眸看向御座上的朱厚照,入殿后開口道。

  朱厚照嗯了一聲,發現百官也正朝著這邊看來,于是,看向下方的李東陽,見他不作聲。

  “準乞。”

  徐俌覺得有些奇怪,怎么百官只是看著他,卻無人辯駁?

  蔣冕幾人雖想說話。

  但一早到內閣開了小會,一番權衡之下,決定讓利收回分封的田地。

  “傳朕旨意,武勛侯爵交出一千頃田地,朝廷頒發路引憑證。”

  “等等,一千頃田地?”

  徐俌終于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仿佛如夢初醒般,“臣沒說要交一千頃田地啊!

  諸公請見諒,本國公與嚴大人商議的是,幫他在兩廣賣酒水,他幫本國公向朝廷請旨,準許不世襲的子弟入國子監讀書,可當七品官員……”

  說話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發現被嚴成錦騙了……

  朝廷的真意,是趁機削武勛,大意了,沒有猜到這一層啊。

  “魏國公也知道,朝廷雖開墾不少荒地。

  但天下好的良田,多集中在武勛王爵手中,這是朝廷懸而未解的弊政,換取子嗣自由,其實不虧。”

  嚴成錦面色鎮定,知道李東陽已經贊成,所以絲毫不慌亂。

  田地就像銀子,多少都不嫌多。

  大明不能打土豪分田地,重新分配土地。

  只能先收回一些,削減土地集中,向盛世邁進一小步。

  等時機成熟,再以等面積的土地把藩王和勛爵平移到海外,騰出大明的領土。

  “臣未曾向嚴大人許諾此事。”

  一千頃?

  每個武勛都有一千頃嗎?

  入朝當七品官員,還不如把地分給子嗣耕種,朝廷終究還是惦記著他們手里的地啊。

  “魏國公以為,朝廷為何會平白準許武勛子弟參加科舉?”

  “可……可是這不值當,當官就是為買良田,如今將良田出讓,豈不是本末倒置?”

  “初看之下是如此,但子嗣世代,可不受封地制約,當官和買賣概自由,豈不是好事?”

  嚴成錦反問道。

  魏國公心中微動,能做買賣,就能把地買回來,好像…好像是不虧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