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79章 讓出官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張璁下意識的看了眼大殿。

  看見嚴成錦也站在大殿中,心中安定許多。

  就算新皇報復,嚴大人也會替他求情。

  至于眼前的策題,只能放開手腳來答了,也不知是誰出的題?

  這么難!

  “秉用兄,新皇為何要虜我二人進宮?”

  夏言面色慘白,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嚴成錦目光掃過張熜旁邊的書生,眉頭緊皺,有些不滿。

  “怎么多擄了一個?”

  谷大用身軀哆嗦一下,這些狗奴才,一點小事都辦不好,連忙道:

  “奴婢這就把他丟回去。”

  “大人且慢,此人名叫夏言,有才學,還請準許他作題。”

  張熜眼神堅定,得到新皇和嚴大人賞識,傻子也知道是機緣。

  夏言供他吃住,是時候報答一波了。

  “你叫夏言?”

  嚴成錦瞥了眼前年輕的書生,掐指一算,夏言也該入京趕考了。

  和張熜一樣,夏言也是考試困難戶,逢考必掛。

  難怪兩人走到一起,兩人都是有大氣運的人,這就是同幸相吸啊。

  夏言略微昂首,道:

  “學生是夏言,大人抓錯人了,可否放學生出宮?”

  若是恩幸,怎么會用麻袋捆綁?而且看策題,也不是什么正經的策題:

五事七計  這是兵法中,圣人說取勝的要素,他略懂一些,但卻不精通,策題也絕不會考這個。

  “答對,就放你出去,你們二人有才學,若答不對,就在宮里當朕的伴伴吧。”

  “……”張熜。

  “……”夏言。

  小太監們搬來矮書案,分發策卷,一個時辰后,交上來策題,朱厚照看了幾眼畫個大叉。

  張熜和夏言低下頭去,心中有些不忿。

  他們自認為答得不錯,一定是朱厚照的學識不高,欣賞不來。

  “學生錯在何處?”

  “你們沒錯,錯在朕,拿錯策題了,這是朕自考的策題。”

  “……”張驄。

  “……”夏言。

  嚴成錦嘴角微動,朱厚照故意報復,這廝還記著張熜罵他,真是個小氣的家伙。

片刻后,張熜和夏言被換上  衣裳,去文淵閣聽大儒講經筵。

  兩人渾身激動的顫抖,這就等于開了小灶啊。

  文華殿中,

  嚴成錦想和朱厚照商量正事,見四處無人,才對朱厚照道:

  “新皇知道,翰苑積壓了有多少翰林?”

  “三百五十余人?”

  翰林官,分為修書和起草詔書。

  侍奉翰林和編修官,通過翰林學士的考試后,才能到地方為官。

  “臣想立一道律法,年逾五十五者,需致仕歸鄉。”

  大明沒有退休制度。

  是通過吏部的年間大計,來刷選官員,讓許多年輕的翰林,等不到做官的機會。

  “原來你想吏治。”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若按五十五歲為標準,不知多少大臣要致仕。

  “父皇恨不得用到入土為安,朕很難辦呀。”

  “若不這樣,許多年輕的官員,就沒有被重用的機會。”

  諸如馬文升被重用時,已經四十多歲了。

  成賢街,河邊。

  鐵打的棋盤,流水的下棋人。

  太上皇弘治的棋藝小有名聲,許多天南地北的儒生,慕名來下一盤。

  能勝他者,少之又少。

  他覺得下棋有趣,能從儒生口中聽到對朝廷的評判。

  多日下來,收獲頗豐。

  真正的帝王之道,他認為有兩種。

  一種是自上而下,天子頒布法令,讓天下百姓不得不順從,稱為暴政。

  一種是自下而上,天子從百姓的需求中,總結出“道”,再以頒布法令,回應和滿足百姓的需求,稱為仁政。

  “這樣的道理,只有到了寡人的境界,才能領悟出來吧?”

  太上皇弘治一邊執棋,一邊陷入沉思中。

  忍不住想把領悟的帝王之道,告訴厚照,等這盤棋下完,他就回宮。

  “爺,宮里又出事了。”

  蕭敬手合在太上皇弘治的耳邊,輕聲說了一句。

  這幾日,太上皇似乎在躲著諸公,將權力交給新皇。

  可新皇似乎又闖禍了……

  “你是說,年滿五十五歲的官員,都要致仕?”

  太上皇弘治轉過頭,目光逐漸有些銳利。

  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這些人,都是寡人留給他的能臣。

  “朝廷有這等善政?朱兄從何處聽來的消息?”

  坐在對面下棋的老者,面頰上充斥著急切之色。

  “善政?”

  “是啊,朝廷官員任到耄耋之年,堵塞年輕俊才的幸進之路。

  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如今要裁撤,難道不是善政嗎?”

  這些官員占著茅坑,許多年輕的俊才,想升遷卻沒有門路。

  若能五十五歲致仕,會空出多少官位。

  科舉取士,也會增加名額,這不是善政,又是什么?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儒生看向太上皇弘治。

  “一看閣下,就知道是官紳人家,不妨與我等說說,朝廷真要五十五歲致仕了嗎?”

  今年是鄉試之年,可是一件大事啊!

  “應…應當是吧,今日就下到這里,在下明日再來。”

  太上皇弘治站起身來,匆忙趕回宮中,不用問也知道是厚照和嚴成錦商量的,上了馬車,轉頭看向蕭敬:

  “朝廷年逾五十五的官員,有多少人?”

  “內閣中就有張升,六部有韓文,放眼天下,大抵有五百余官員。”

  蕭敬也是猜的,將這批官員全部換下,誰來干活。

  翰苑只有三百多翰林,不足以填補空缺。

  新皇不把江山搞跨,就不會罷休,這就是亡國之君啊。

  東暖閣,

  “新皇,許多耄臣是太上皇選的肱股之臣,諸如張大人和韓大人,還能替朝廷效力十幾年,怎能致仕?”

  蔣冕前來質問。

  這家伙不會顧及情面,也不擔憂后果,成日與嚴成錦廝混在一起。

  不想讓朱厚照當皇帝,就是這個原因。

  百官頷首點頭。

  劉健和馬文升,不都干到七十多歲嗎?

  未聽說過,要以年歲強制官員致仕。

  朱厚照看著大殿中的人,眨了眨眼睛。

  “他們是父皇的肱骨,不是朕的肱骨,朕又不是傻子,要父皇的肱骨有何用?”

  “……”蔣冕。

  張升脖子梗都氣紅了。

  嚴成錦退后了一步,朱厚照故意氣諸公,讓他們自己罷官。

  “臣且先告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