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53章 為何稱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華蓋殿,

  香氣四處飄逸,這是蕭敬從內帑中取來的香料,聞著提神醒腦。

  太上皇弘治抬眸。

  牟斌正夸著大步走進來,“新皇方才下了一封圣旨,要整飭晉商的田地,新擬了一條稅目。”

  蕭敬連忙走下來相迎,呈遞疏奏。

  “下去何處?”

  太上皇弘治看完疏奏上的每個字,是朱厚照昭告天下的一封旨意。

  每超出五百畝,就增加一成賦稅,租給佃戶的不算。

  士紳的田地,大多超過五百畝。

  這是逼著士紳將田地租給佃戶啊。

  而且,只是在英宗朝的律令上,新增了一條名目。

  牟斌見太上皇弘治看完了,忙道:“貼在宮墻上,北直隸各州縣和山西,也特意去了圣旨。”

  身為錦衣衛的頭目,牟斌比一般的官員了解更多。

  北直隸、陜西和保定府一帶,都是晉商的地盤。

  晉商又以圈地為主。

  這封旨意是針對晉商的,牟斌忍不住又道:“嚴成錦好像派人去山西打聽,誰要賣田地。”

  “……”太上皇。

  圣旨剛下,這個家伙就派人去收購田地。

  若說沒有關系,他也不信。

  太上皇弘治往復看了三遍,目光陷入沉思中,這些年良商對朝廷的利處,比晉商高。

  反正都不掌控在朝廷手中。

  兩者選一,他選良商。

  “告訴嚴成錦,未通報寡人就下這封旨意,寡人要嚴懲他。”

  “太上皇,這?”

  “可是,念在他也是替朝廷著想的份上,就讓他將功抵過,欠良鄉商會的銀子,一筆勾銷。”

  “……”牟斌。

  還以為太上皇要怪罪嚴成錦,沒想到是打白嫖的主意。

  不錯,朝廷還欠著良鄉商會一百多萬兩銀子。

  “錦衣衛再派人去山西看看。”

  這時,李東陽幾人頗為凝重的走進來,“太上皇,新皇……”

  “不必多說,寡人知道了,且觀后效吧。”

  李東陽幾人微愣一下,將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

  走出奉天殿后,牟斌一路上想著該怎么告訴嚴成錦,太上皇貪了他一百萬兩銀子。

  但想到嚴成錦精明的性子,任何隱瞞,都是不尊重此子的智商。

  “賢侄啊,太上皇說,與良鄉商會的銀子兩清了。”

  “嗯,這個自然。”

  嚴成錦心情反倒大好,太上皇豈會看不出他要削晉商。

  晉商,通過高額田租和高利貸,收割百姓銀子。

  這封圣旨出,會令晉商失去一筆穩定的收入,沒了銀子,做需遠程買賣的晉商,都要仔細考慮一下。

  而良鄉商會,從良鄉發家起步,良鄉巴掌大的地方,早就沒有地了。

  正是需要買地的時候。

  山西,

  晉商看到旨意時,暗罵朱厚照是昏君,卻又不敢去京城告狀。

  微商都被朝廷治得服服貼貼,更遑論,他們就在皇城邊上啊。

  被安上謀逆的罪名,不是鬧著玩的,那朱厚照也不是講道理的人。

  “去,快去找佃戶。”

  擁有萬頃良田的士紳,若是按新律繳稅,種田得賠銀子!

  光是交賦稅,就能把人交死。

  他們是絕對不會賣地的。

  故而,一些晉商紛紛找佃戶租賃,只要有佃戶肯租他們的田地,不用繳多余的稅賦,田地就算保住了。

  一時間,佃戶被當成寶一般,士紳們紛紛降租,唯恐佃戶不租。

  有些急需銀子做買賣的,算下來不如賣地劃算,干脆把不好的田地賣了。

  紫禁城,

  皇宮中雖有樓臺亭榭,但太上皇弘治喜歡背負手,站在奉天殿的御階上。

  準許了朱厚照的圣旨,可心中依舊有些忐忑。ωωω.⑨⑨⑨xs.co(m)

  若沒有良商頂替,是不敢這般做的。

  “太上皇,屬下接到山西的疏奏,士紳們四處尋找佃戶租賃,降低田畝的銀兩不等,有的已經降至一畝八分紋銀。”

  牟斌語速緩慢,明顯看見太上皇的身軀一顫。

  一畝地種出來的糧食全部賣掉,大抵是一兩銀子。

  只收八分紋銀,很低了。

  太上皇弘治大喜過望,聲音卻很平靜和低沉,“去,去召各部大臣來。”

  英宗皇帝想壓制田租,卻未能將事情做成。

  而他卻做成了啊!

  日后下去地府,見到高皇帝,也敢拍著胸脯稱,他盡職盡責了。

  片刻,諸公來到奉天殿。

  在山西布政使司的疏奏中,得到晉商們降租的消息,猜出太上皇弘治喚他們來此,是出于炫耀。

  還不等太上皇弘治開口。

  “太上皇圣明!”

  “太上皇圣明!”

  嚴成錦臉微微轉過,看見朱厚照面色如打了霜的茄子,一副死了親爹的表情。

  他也跟著喊了一聲:“太上皇圣明!”

  朱厚照滿臉通紅,死死瞪著嚴成錦。

  太上皇弘治面露喜悅之色,皇帝嘛,總喜歡聽臣子稱頌的。

  而且事情做成了,也不算是拍馬屁。

  “旨意是兒臣寫,是兒臣派人送去山西,可為何諸位師傅要稱頌父皇?”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一臉認真的問。

  大殿中氣氛有些尷尬,

  諸公不想稱贊朱厚照,一夸就得意得闖出禍來。

  可這確實不是太上皇的功勞…

  “寡人生了你,給了你江山,功績還不夠嗎?”

  不等朱厚照說什么,小太監走進來稟報:“太上皇,鴻臚寺卿到京城了。”

  太上皇和諸公面上的喜意慢慢退去,眨眼間,變得凝重起來。

  當初派洪遠去唐宋,商討鐵具交易香料。

  不知,通貢香料能不能談成。

  半個時辰后,百官列于朝堂上。

  鴻臚寺卿洪遠帶著一行十多個官員,站在在大殿中央,諸公的目光皆落在他身上。

  “臣洪遠,幸不辱命,唐宋愿與我朝交易鐵具。”

  霎時,太上皇弘治一副喜上眉梢的樣子。

  諸公也發出帶著喜悅的笑聲。

  可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只是,臣此番去唐宋,查出有一個細作,藏在朝廷中。”

  氣氛仿佛凝固了般,大殿中的笑聲戛然而止。

  太上皇弘治的笑容漸漸收縮,換成滿臉嚴肅的模樣。

  諸公心頭咯噔一下,同樣有些猝不及防。

  嚴成錦微微蹙眉。

  他并未給唐宋寫信,劉淑妃也不知道唐宋是他派人建立,那就只有一個可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