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94章 上京赴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幾日過去,探子將急奏送回京城。

  盡管弘治皇帝和百官,對京營二十萬大軍給予厚望,篤定能勝韃靼。

  畢竟,韃靼只有十三萬兵力,京營有二十萬兵馬。

  可當看見王守仁的捷報時,弘治皇帝震驚得張著嘴巴,仿佛釘在心口十八年的利刺,被拔了出來。

  這種舒服的感覺,難以用言語來言表。

  “陛下,這是大喜啊!”

  “韃靼疆域重歸大明,九邊必定長治久安。”

  大臣們激動得聲音顫抖,看到王守仁所寫,斬殺韃靼五萬七千八百余人,斬殺達延汗和王儲十七人。

  天大的捷報!

  蕭敬把疏奏遞下來,嚴成錦看見,王守仁詳細講解了老爹和朱厚照的功勞。

  劉健適時躬身:“太孫可立,太子不可廢,請陛下收回成命。”

  達延汗率殘部往北遁逃,遭遇威武大將軍截殺,成功阻止達延汗逃脫。

  弘治皇帝驚訝之余,竟也有一絲自豪:“是朕太輕率了,廢太子的旨意廢除,命光祿寺準備祀典,朕要冊封皇孫為太孫。”

  嚴成錦躬身:“陛下,安定侯的失責之罪?”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道:“自從寧夏地崩后,不僅是寧夏,還有花馬池至靈州,地域寬延,寇毀墻入,固原、慶陽、平涼、鞏昌皆受患,亟需整飭。

  安定侯功過相抵,仍為三邊總制,傳朕旨意,不必回京了。”

  嚴成錦希望老爹回來探親一趟。

  守九邊比守孝還慘一些,是不能回來了。

  韃靼雖然被大明征服,但還有西北的瓦剌!

  “臣謝陛下恩典!”

  一晃過去月余,朱厚照和王守仁出現在京畿的大道。

  陛下給的期限,過去了一個月,朱厚照非但不著急,還磨磨蹭蹭,生怕提前回到京城。

  王守仁每次催促,皆被朱厚照一句又不是廢你你急什么,噎了回來。

  京城的街道,繁華的樓宇雕梁畫棟,車水馬龍。

  王守仁提醒道:“入了宮里,殿下不要領兵一事,惹百官口伐。”

  ”你想獨吞本宮的功勞?“

  “臣不敢。”

  高鳳先一步入宮稟報。

  知道王守仁班師回朝,弘治皇帝命司禮監準備儀仗,率領百官在午門迎接。

  等了半個時辰,才聽見踏踏踏的馬蹄聲。

  王守仁和朱厚照在百步之外下馬,大步地走上前來,朝弘治皇帝行禮。

  “威武大將軍見過陛下!”

  弘治皇帝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笑容僵硬在臉上,火氣直沖天靈蓋。

  百官嘆息幾聲。

  嚴成錦微微抬頭,幾日不在京城,這廝變更聰明了。

  “殿下故意激怒,想讓陛下廢除太子之位,反當威武大將軍,陛下莫要上當。”

  王守仁心驚肉跳,躬身道。

  “朕當然知道!”弘治皇帝咬著牙齒,吐出幾字:“太子私逃出宮,不受皇命,此乃大逆,廠衛拖至奉天殿,杖刑伺候!”

  蕭敬遞過一個眼神,廠衛忙將朱厚照拖下去。

  朱厚照被拖過嚴成錦身邊時,小聲道:“老高,刑畢來東宮,本宮有要事與你商量。”

  陛下正在氣頭上,嚴成錦才不想去東宮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弘治皇帝恢復和顏悅色,對著王守仁道:“王卿家立了大功,想要什么?”

  劉健心頭微動,陛下賞賜向來吝嗇。

  極少會讓臣下主動張口索要。

  王守仁躬身道:“臣為官時,便立志,為萬事開太平,此乃臣分內之事,陛下無需特例獨行。”

  “兵部侍郎尚缺,不如讓王守仁任兵部侍郎?”謝遷道。

  王守仁官職為大理寺少卿,是正四品。

  六部左右侍郎是正三品,正好官進一品,兵部右侍郎缺員,正好填補空缺。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朕正有此意,敕封王卿家為兵部右侍郎,說來,張尚書應該快到京城了吧?”

  張尚書就是張敷華,乃是南京兵部尚書。

  被弘治皇帝調來京城,任兵部尚書。

  嚴成錦看過此人的宗卷,張敷華的父親張洪,在土木堡之戰中,救英宗于危難之中,一戰成名!

  張敷華不折不扣的儒將之后,傳聞會兵法會治水。

  曾治理揚州府水患,在南京的官聲極好,比柴升要強些。

  劉健笑吟吟地道:“張大人應該也到京畿了。”

  東安縣,官道。

  一頭老馬拉著馬車,馬車上的漆色斑駁,后頭跟著幾輛牛車,車上除了幾個大木箱,就是粗布包裹的行禮,簡樸至極。

  張敷華北上赴任,路過道邊的酒肆和客棧,僅僅吃一盆熱面和一杯熱茶。

  強盜們跟了他三里路,最后還是放棄了打劫的念頭。

  太窮了,不值得出手。

  車簾被撩開,張敷華還算儒俊的腦袋探出來,就是有些蒼老。

  “咳咳,停車,老夫行個方便。”

  管家勒住韁繩,馬車停了。

  一行人有護衛十五人,婢女五人,加上妻兒老小,不出四十人。

  走到官道邊上,張敷華眺望而去,一片沃野竟顯荒蕪,他站著巋然不動。

  管家見他半天不方便,催促道:“老爺,一會兒還要去看汪神醫呢,晚了惠民藥局要下值。”

  張敷華背負著手,頭也不回道:“派人,去把東安知縣找來。”

  不多時,一個穿著青衣的老頭坐著轎子趕來,見此人行頭簡陋。

  馬車也僅有一匹,仆從不過十余人。

  這些年,路過東安到京城赴任的京官,吳卓見得多了。

  就算是來京城赴任,看這配額,也是七品芝麻官,東安在京畿內,算起來,他也是京官。

  吳卓躬身笑道:“兄臺路過東安,實乃吳某榮幸,不如到府衙,小酌兩杯?”

  張敷華板著臉,冷聲叱責:“這田地如此肥沃,為何荒蕪!”

  聽出問罪之意,吳卓有些不高興了。

  同是七品芝麻官,你擱著給本官指手畫腳?

  “此事兄臺恐怕管不了,還是盡早入京赴任吧,告辭!”吳卓懶得伺候。

  張敷華轉過身來:“大膽!本官在問你話,何時準你離去?”

  護衛攔著吳卓,拔出刀劍來,仿佛吳卓敢走,真會砍死他。

  衙役看架勢不對,也抽出佩刀,白刃互向。

  張敷華不想鬧出人命,抬手制止衙役:“本官是新任兵部尚書,張敷華。”

  聽說柴升被貶,兩月前,陛下新任南京的兵部尚書。

  吳卓再看向這個老儒生時,依舊覺得不可能。

  二品官員,一月有一百二十石俸祿,何至如此落魄?

  “本官問你話。”

  吳卓微微躬身:“回稟張大人,這些是皇莊,下官管不著。”

  張敷華怒意消散許多,管皇莊的宮中太監,地方官不敢管。

  “嚴成錦在各府縣州,設御史衙門,未稟報此事?”

  “不是,御史只管鈔關稅賦,來往東安的車馬太多,有所疏漏,且百姓也不愿耕種皇莊。”吳卓小心翼翼道。

  天才一秒:m.zwydw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