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49章 南京守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翌日,大清早。

  弘治皇帝看向王瓊,問道:“昨日,發出多少國債?”

  百官也想知道。

  昨日,京城的士紳都如餓瘋的野狗,見到衙役就往上撲,戶部衙門人山人海,都是想買國債的。

  他們派人去搶,可嚴成錦卻規定,官員只能買五千兩。

  王瓊微微躬身:“共籌募白銀,三百七十二萬兩!”

  修整大運河和支撐西南戰事,足矣。

  劉健和李東陽面色各異。

  歷朝以來,都是朝廷從國庫中籌備軍餉。

  沒想到,一分銀子不用花,也能打仗!

  嚴成錦淡然站在一旁。

  那個叫維多利亞的女人,靠發國債,向海外擴張,雖然失去了掠奪的財物,但帝國卻得到了土地。

  故殖民地無限地擴大。

  資本都如此,他只不過是效仿罷了。

  正在這時,兵部的郎中陳淮道:“陛下,不可再發國債了。”

  “三百萬兩白銀,足以征討安南。”

  吏部有言官附和。

  買國債的人越少,他們分的越多,再賣,財物就不夠分了。

  弘治皇帝看向柴升:“兵部需多少軍餉?”

  柴升皺眉:“派二十萬京營出征,得不償失啊。”

  弘治皇帝沉聲道:“圣旨已下,你不必多言。”

  柴升面色愕然,看向劉健。

  卻發現,平日直言不諱的劉公,今日老神在在站在一旁。

  京營不會出征,此事,只有陛下和三公知道。

  見狀,柴升又繼續道:“三百萬兩足矣。”

  “朝廷在安南吃了敗仗。

  暹羅和吐蕃蠢蠢欲動,征討西南最強的安南,可以殺雞儆猴。”弘治皇帝道。

  震懾四海諸夷,沒有什么比覆滅一個皇朝更有效。

  京城,英國公府。

  英國公張懋請朱輔來軍營喝酒,哈哈大笑道:“難得你進京一次,再過不久,為兄就要征討安南了。”

  狗英國公一脈,世代執掌兵權。

  朱輔冷冷道:“愚弟要回南京了,無暇與你扯皮,有事就說。”

  “廷瓚兄不要動氣,老夫也是等了許久,才有這個機會,嚴成錦才可惡。”張懋道。

  久在京營操練,無暇去邊陲立功,軍功都讓安定侯撈了。

  朱輔淡淡地道:“無事愚弟走了!”

  朝廷的國公有近十人。

  但真正有權勢的,只有手握兵權的英國公和保國公。

  如今,趁著機會入京,他有翻身的機會。

  出了國公府,徑直來到嚴府。

  他原本任南京守備。

  但保國公朱暉,在朝鮮打了勝仗,執掌南京三軍兵權。

  到了嚴府,敲了敲門,卻聽門子丟出暗語。

  試了幾次都不對。

  朱輔心想他一個武夫哪里比得過文人,直接通報了來頭。

  此時,嚴府中。

  嚴成錦坐在正堂喝枸杞茶。

  王瓊挽起袖子,泡起茶來:“這眉茶在老夫府上放了半年,賢侄嘗嘗?”

  少爺從不吃外來之物,豈會喝你這破茶?何能想告訴他,不要浪費了。

  嚴成錦道:“王大人有事找本官?”

  “沒,就是想向嚴大人討教一下國債之道。”王瓊笑呵呵地道。

  學會這一招,以后征討韃靼,戶部就不缺軍餉了。

  可這小子就是不肯說。

  嚴成錦搖頭道:“本官在堂上全說了,無絲毫保留。”

  王瓊一把年紀了,還來求教他一個小輩,圓滑得像泥鰍。

  還不等王瓊說什么,門子走了稟報:“少爺,成國公求見。”

  素未謀面,必定是有事相求。

  本不該見,但嚴成錦決定見朱輔:“讓他進來吧。”

  朱輔昂首闊步地走進院中,看見嚴成錦便道:“嚴大人,可否向陛下舉薦本國公,執掌南京三軍?”

  文官和武官的地位懸殊,嚴成錦可以向陛下舉薦他。

  而他想見陛下一面都難。

  這是近臣和武官的區別。

  李清娥眸中微動,朱夫人嫁入李家時,向父親提過此事,被父親婉拒了。

  王瓊心下暗想,如今掌控南京三軍的是保國公。

  “成國公,你是強賢侄所難啊。”

  朱輔瞪了王瓊一眼,心下卻暗道,關你屁事,馬屁精。

  王瓊忌憚地看向別處。

  以嚴成錦的性子,也不會舉薦你。

  嚴成錦想了想,道:“明日入宮,本官向陛下提及此事,但不擔保。”

  朱輔,是眾多國公中,有將才的勛爵,曾經操練京城三大營,協助平定寧王之亂。

  這是第一層。

  保國公朱暉年邁,時日無多,早晚需交接兵權。

  這是第二層。

  朱輔是李東陽的小舅子,看在李東陽的份上,舉薦一次。

  這是第三層。

  雖說朱輔是武將,入閣時,也算為數不多的聲援。

  這是第四層…

  正當嚴成錦在考慮第五層時,朱輔道:“那我先謝過嚴大人了。”

  翌日,東暖閣。

  廷議后,百官徐徐小聲地退出大殿。

  嚴成錦卻留了下來,弘治皇帝疑惑:“嚴卿家有事?”

  “昨日,成國公朱輔到臣府上,讓臣舉薦其執掌南京京營。”

  愣是平日對嚴成錦不上心的李東陽,此刻,也回過頭來看著他。

  弘治皇帝昨夜就知道了:“京營更換統帥,是兵部的事。”

  “臣遵旨。”

  忽地,弘治皇帝覺得奇怪,又看向嚴成錦:“可是有朕未察覺之處?”

  嚴成錦道:“臣以為,保國公已年邁,如今正是青黃交接之時。”

  弘治皇帝露出思索之色,任用哪一任國公,是內閣和兵部決定。

  “傳兵部。”

  很快,柴生走進大殿中,弘治皇帝看向他:“柴卿家清楚南京京營兵備?”

  柴生看向嚴成錦,他自然清楚,只是,能不能當著嚴成錦的面說?

  弘治皇帝道:“但說無妨。”

  “南京擁兵十萬,由保國公朱暉統帥。”

  “嚴卿家舉薦,成國公掌管南京京營地了。”

  柴升陷入沉思中,此子在為入閣蓄力。

  “臣以為不可,京營一直為英國公和保國公一脈掌控,且朝中國公眾多,為何偏選成國公?”

  弘治皇帝深深地看了嚴成錦一眼,你自己舉薦的人,你自己來解釋。

  嚴成錦會意道:“成國公正值壯年,且曾執掌京營,乃英國公外不二人選。

  柴大人想舉薦誰,不妨說出來?”

  柴升面色僵硬,本官剛被罰了一年俸祿,你卻專挑這時候。

  李東陽微微抬頭道:“成國公曾托朱氏與臣提過,但臣未替他舉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