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33章 陛下召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眨眼間,到了夜里。

  李清娥躺在綿軟的塌上,只見,嚴成錦推門走進來,想了想道:“賓客太多,為夫先沐身。”

  半個時辰后,寢房的燈火熄滅。

  此時,在房門外的嚴恪松大感欣慰,老夫可以安心回邊陲了啊。

  天還未亮,李清娥便輕身爬起來,片刻后,悄悄走出房門外。

  只見,門前站著兩個容貌出眾的丫鬟,令她也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過,很快便釋然了,相公身為朝廷二品大員,有通房丫鬟,也不足為奇。

  “少爺和老爺,通常幾時起身?”

  “服侍少爺和老爺起身,由奴姐妹二人做就是,少夫人快回房歇著吧。”春曉小聲道。

  千金小心翼翼遞過一件鹿絨裘衣,怕她著涼。

  李清娥搖搖頭,喚醒胖丫鬟去了庖房,昨日,還未參觀過嚴府,猛然發現,這不是平日拜訪的舊院。

  “這個是?”

  春曉道:“回稟少夫人,這是地動儀。”

  “這又是?”

  “回稟少夫人,這是鍋爐。”

  “那這個?”

  “回稟少夫人,這是正德大時鐘。”

  李清娥生活在李家,自覺見多識廣。

  可參觀府上一圈后,見到三層高的書房,還需要梯子將書取下來,以及諸多說不出名字的擺件,頓時,被深深地驚訝到了。

  半個時辰后,嚴恪松起身時,發現早已準備好了早膳。

  “公公,吃茶。”

  嚴恪松哈哈大笑道:“府上井井有條,老夫即便戰死邊陲,也無憾了。”

  嚴成錦來到正堂,感覺身體被掏空。

  自穿越以來,天天晨跑,不論風雨,不曾中斷過一天。

  可今日,他終于要休息一天了。

  嚴成錦對著何能道:“去傳本少爺命令,讓王守仁,替本官告假一日。”

  李清娥將羊肉枸杞湯端到他身前,短短一個清晨,她就記住嚴成錦的喜好,早起喝過溫水后,要喝羊湯。

  小聲地道:“相公昨夜未睡,喝完湯再休息會兒。”

  不多時,錦衣衛跑進來道:“嚴大人,陛下召您進宮。”

  嚴成錦眉頭微動,陛下知道他大婚,難道朝中有事?

  穿上官袍,坐上轎子來到東暖閣,只見,內閣三人和九卿都來了。

  李東陽深深地看了嚴成錦一眼,默不作聲,眼神卻比以前有了變化。

  弘治皇帝開口道:“朝鮮和琉球的三十萬力役,已抵達大明,卿等想如何安置?”

  三十萬人,每日要供糧食。

  如此多的番人走在街上,也容易引起暴動,與百姓發生爭端。

  正逢二月,可將他們引到大運河,開始挖河道。

  劉健等人不置一言,卻不約而同地看向嚴成錦,當初是你諫言,你說怎么安排吧?

  嚴成錦想了想:“琉球與朝鮮言語不通,硬湊在一起,極容易有爭端,不如讓朝鮮修通州段,琉球修揚州段。”

  將兩派番人分開,能更好的管制,不起沖突。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

  韓文繼續道:“關稅未收回朝廷,臣……臣實在無計可施。”

  沒有銀子,卻說不出口。

  力役每天要吃飯,國庫要開始撥糧了,還需先給番人預支半月工錢,以安撫番人民心。

  弘治皇帝變得極為好說話,笑容可掬:“從朕的內帑中出。”

  韓文心中大喜,忙躬身:“謝陛下!陛下圣明!”

  “一會兒,國庫給朕打個欠條。”

  “……”韓文。

  不過,關稅收的銀子多,等稅銀收回來,陛下這區區二百萬兩,不在話下。

  “臣遵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漢武帝攻打匈奴時,花費的錢占據他在位時,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百姓家中的鐵具都被融成兵器。

  沒有銀子,連仗都打不起,受外邦欺負只能忍著。

  嚴成錦暗自慶幸,西北長城修好了,暫時不必與韃靼交戰,可以安心改制。

  曾鑒看向弘治皇帝,有些擔憂:“陛下,拓寬大運河工程巨大,由誰負責?”

  魏紳身軀微微一動,新修運河能令南北通船更多,增加商稅收入。

  誰督造完成,就是大功一件,且江南富庶之地,京官到那兒出差,不知能收多少銀子!

  “陛下,臣舉薦戶部劉鴻襄督工。”

  柴升眼底閃過一抹猶豫的光芒,遲疑片刻,躬身:“掌管萬人,猶如掌管軍隊,臣舉薦,兵部楊同,督修揚州河段。”

  這兩個人分明是想培養自己的心腹。

  大運河修好后,若增加朝廷稅收,陛下一定會重賞督工的大臣。

  嚴成錦仔細思索片刻,不急不緩道:“臣也有人可以舉薦。”

  內閣很快就要有位置了,馬文升會和曾鑒一起致仕,最有可能從他們三人中選,要盡早在朝廷中部署勢力。

  老臣沒有一個支持他的。

  宋景和王守仁的官職,太小了些。

  劉健道:“督掌十萬番人不是兒戲,陛下,不如我等先商議后,再做定奪?”

  弘治皇帝頷首,十萬番人不論放在哪里,都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若反抗朝廷,會一片大亂。

  刑部,值房。

  魏紳捧起茶喝了一口,心思卻在督修大運河的任命上。

  想升官,需立功勞,文官不上前線打仗,只能通過治水來立功。

  修大運河有兩利,一則治水,二則增加稅銀。

  “治水是朝廷的大患,劉大夏單憑治水,就升至兵部侍郎,官聲也得益于此。”

  “不錯,不知嚴成錦會舉薦何人?”柴升應道。

  “愚弟猜測,是宋景。”

  工部,值房,

  嚴成錦來到值房中時,宋景正在繪制順天府貢院的修繕草圖,謝丕繪制另一角。

  “你們可懂修橋?”

  “與徐主簿學過一二,還算精通。”宋景道。

  徐見舟,是新任的工部營繕清吏司主簿,修過京城大大小小的橋。

  “若是五十丈寬的大橋呢?”

  修建一座大橋極難,技術達不到,古人通常是乘船渡江。

  趙州橋也才二十丈不到。

  宋景頓時語塞,天下豈有五十丈寬的大橋。

  曾鑒抬了抬眼皮,差點沒罵出來,這小子張口就吹牛逼啊!

  “賢侄啊,昨夜大婚,沒少喝吧?”

  謝丕卻咬咬牙道:“這個……下官想試試,不知嚴大人還記不記得,還差二兩,下官也升總工了?”

高速文字大明從慎重開始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