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36章 曠世壯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東陽和謝遷忽然有些緊張,望向嚴成錦。

  只見,嚴成錦持著芴牌,微微躬身:“臣想在都察院,設立四司,增配官員。”

  宛如一道無形霹靂,從大殿上空降落,劈中了眾大臣。

  昨日,弘治皇帝已聽錦衣衛稟報,嚴成錦這個家伙會在殿上稟報,絲毫不意外,面色淡然。

  只是,此子向來所言不虛,關乎大明的興衰,又是怎么回事?

  百官們宛如被點了引線,頓時炸開了。

  劉來和姜文等人作揖。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謝遷幾人投去同情的目光,這幾個傻小子,被嚴成錦忽悠了,還不自知。

  誒,我兒謝丕也是這般,中了嚴成錦的邪。

  戶部郎中怒斥道:“高皇帝將御史臺設為都察院,配員已經增加了一倍,足以監察天下,何須設立四司?”

  “你可知,設立四司后,都察院的權柄,會攀升到何等地步?”

  且先不說有無益處,都察院的地位上漲,才是最讓他們不爽的。

  御史脫離六部,直接隸屬陛下。

  再設立四司,日后見了御史,都要跪下來叫爹爹了。

  百官怒火沖天,皆不同意設立四司。

  馬文升站出來一步,怒斥嚴成錦:“你怎會想在都察院設立四司?這是弊政,這是弊政啊!”

  李東陽察覺到身旁的劉健,頗為平靜。

  以往這時候,劉公應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才是。

  可剛才劉來附議,他也并未阻止。

  弘治皇帝目中閃過欣慰,看向嚴成錦道,幸災樂禍:“諸卿家所言有理,你說與朝廷興盛有關,又是何意?!”

  “敢問諸公,高皇帝為何要將御史臺改為都察院?”

  嚴成錦不給他們搶答的機會,立即道:“茍至事有失宜,豈惟一民之害,將為天下之害;豈為一人之憂,將為四海之憂。”

  這是高皇帝的原話。

  大意是,朕不可能知道天下所有事情,處理失宜,將是天下之害,所以要設立都察院。

  御史臺分為臺院、殿院和察院。

  但朱元璋卻察覺,御史臺的機構太簡單,無法監察天下。

  所以,擴招了。

  并提升都御史的官職。

  其中用心良苦,與他要增設四司一致,都是攤子大了,管不過來。

  馬文升輕哼:“高皇帝設立都察院,是要糾察天下,與你想設立四司,有何關系?!”

  嚴成錦微微抬頭,看向微怒的弘治皇帝:“臣也知道,設立四司不合祖制,可如今,必要設立四司。”

  “天下已變,西北開通絲路,商稅改為收銀,與鄰邦交易鐵具,天下已然與先代皇帝不同,都察院也應該變了。”

  他站在大殿中央,默默地承受著百官的怒視。

  千呼萬喚,只等一個人,劉健!

  正在這時,劉健走出來,微微躬身:“臣,附議!”

  嗡地一聲。

  李東陽幾人看向身旁的劉健。

  百官面色錯愕,下巴差點掉到地上。

  萬萬想不到,倒戈的人,會是劉公!

  弘治皇帝同樣震驚:“劉師傅何出此言?”

  “昨日,臣也不贊成設立四司。”劉健從袖口抽出那本書:“可看了此書后,卻動搖了,陛下且看這本書著,如今天下,確實與高皇帝時不同。”

  嚴成錦長出一口氣。

  商人到處走商,地方設立御史衙門后,更多疏奏傳回京城。

  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由于中殃集權制。

  地方沒有下令的權力,連砍個死刑犯的腦袋,也要先向中殃請示。

  這就導致了,中殃的工作量,七七零也做不完。

  蕭敬快步走下去,將書籍呈上去。

  等弘治皇帝翻開幾頁,嚴成錦繼續道:“科道有許多疏奏傳回京城,今日有,明日亦有,若是今日處理不完,明日亦然。

  連地方的疏奏和彈章都無法處置,又如何監察天下。

  且經濟與以往,也大有不同,需設立專門的司衙,統一管轄。”

  戶部只管銀子和稅收,論起管經濟,就差遠了。

  不然,大明寶鈔也不會擦都嫌滑。

  大殿一片靜謐。

  大臣們目光緊緊盯著弘治皇帝,真設立四司,藥丸。

  嚴成錦也有些緊張,這樣的舉措和高皇帝取締御史臺,一毛一樣。

  朱元璋能狠下心來,弘治皇帝比他還差一些。

  只見,弘治皇帝面色漸漸平靜,看不出太大變化。

  “退朝!”

  百官懵了,劉健幾人懵了。

  嚴成錦也懵了。

  廷議剛到高朝,怎么忽然就退朝了?

  蕭敬茫然又慌張,不知該什么辦,該死的嚴成錦,咱是喊退朝,還是不喊?

  見弘治皇帝已站起來,他忙喊道:“退朝!”

  百官微微躬身,靜待弘治皇帝離去。

  嚴成錦知道,陛下動搖了,再考慮兩三日,或許就會有結果。

  畢竟,設立新官制,會影響大明今后的幾百年。

  華蓋殿,

  走入大殿,弘治皇帝坐下,捧著經濟論,若無旁人的品讀。

  一晃眼,到了午膳的時辰,蕭敬見他依舊看得入神,不知要不要提醒。

  “陛下,該用午膳了。”

  “不吃了。”

  蕭敬欲言又止,命膳房熬了一碗粥端來,忙于政事時,陛下喜歡喝粥。

  弘治皇帝習慣性地喝了口:“請內閣和六部來。”

  不多時,內閣和六部來到殿中。

  李東陽等人好奇,是什么書,會令劉公,倒戈向嚴成錦。

  弘治皇帝看向劉健,懷疑道:“劉師傅,此書真是嚴成錦寫的?”

  “臣也不信,可確實由他交與臣。”

  “此子沒做過買賣,怎會如此精通經濟?”

  韓文不同意弘治皇帝的話,嚴成錦不會做買賣,家里能屯這么多銀子?

  他才不信!

  可究竟是什么書,能令嚴成錦家里屯那么多銀子。

  “陛下,臣可否看看。”

  “臣也想看看。”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命人蕭敬傳下去。

  等諸公看完時,已經是傍晚的酉時。

  李東陽幾人面色各異,秦紘和馬文升看不懂,韓文和曾鑒卻深受震撼。

  弘治皇帝看向劉健:“劉公來斷,也認為應當設立四司?”

  “如今天下確與歷代,大有不同,除處理增加的疏奏外,也需設立一府衙,管制經濟。”

  劉健深思熟慮道。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

  李東陽幾人注視著他,不敢出聲打斷。

  良久后,弘治皇帝看向禮部張升:“于禮制如何?”

  “自然不合。”

  “這樣朕才難以決斷,駕崩后,如何敢見高皇帝。”

  “陛下言重!”

  弘治皇帝背負著手,來回踱步,許久,才決斷:“可增設四司,但由御史充任,不新設管制。”

  劉健躬身:“臣也是這般想的,陛下圣明!”

  李東陽幾人盡管有所準備,心中依舊震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