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82章 三衙門聯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陛下,那白蓮逆賊就在東宮,當了殿下的伴伴。”

  蕭敬氣喘吁吁,顧不得弘治皇帝正在休憩,走進乾清宮后,徑直來到御榻前。

  除了陛下,無人能管制太子殿下,

  雖已派廠衛去東宮,將那個叫王孜冉的伴伴,給抓起來。

  可太子要是阻攔,就不好辦了。

  所以,他馬不停蹄來乾清宮稟報。

  弘治皇帝睡得很輕,稍有異響,都會將他驚醒。

  他身體猛地怵了一下,夢中驚坐起來,雙目微轉,接連問道:“藏在東宮?太子親自藏的?”

  蕭敬將事情滴水不漏說出來。

  他愁這一張臉,

  宮中太監全由司禮監管制。

  身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賊犯被送去東宮,還渾然不知。

  更遑論,他還是東廠的廠公,是陛下的耳目。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

  太子雖然涉事未深,可就算涉事未深,也不能把殺身仇人,往宮里帶啊!

  這不是傻,這是腦疾!

  今日定要讓汪機,給朱厚照這孽子,瞧瞧腦子。

  “帶回宮里也是好的,能查清楚白蓮余黨的下落,朝廷清剿多次,終究不能讓它徹底覆滅。”

  朱厚照畢竟是朕生的,總不能在外人面前,太過貶低。

  弘治皇帝動了徹查白蓮教的念頭。

  他掀起被頭起身,換上了冕袍,快步朝著東宮走去。

  “召內閣和九卿來。”

  小太監匆忙去稟報,通知宮中的各個衙門,召集九卿去東宮。

  內閣小院,

  去東宮必定和太子有關,陛下教訓太子,向來會避諱外人。

  劉健撫須問:“這次教訓太子,為何要召九卿?”

  小太監:“殿下把白蓮的余孽,做成了太監。”

  劉健和李東陽恍然大悟。

  陛下讓他們去,必定是想讓諸司協力,徹查白蓮的下落。

  白蓮如同魚刺般,哽在朝廷的喉嚨上,不將它拔出,便渾身不舒服。可偏偏沒有確切的消息,無從下手清剿。

  如今來看,白蓮刺殺太子,反倒是好事。

  “快走,我等先去東宮。”

  嚴成錦收到弘治皇帝的傳召,踏著穩健的步子,朝東宮走去。

  王守仁猜得不錯,可萬萬沒想到,朱厚照敢把人做成太監,留在身邊。

  他來到東宮時,弘治皇帝已經坐在正殿的御座上。

  六部大臣站列在兩側,還有內閣的三人沒來。

  錦衣衛左右夾擊,擒拿著一個太監。

  這個太監的喉嚨有結,顯然不是自幼就閹割的。

  朱厚照跪在弘治皇帝的腳下,身上的衣服爛了,像是鞭痕。

  顯然,陛下已經運動過了。

  “內閣還沒來嗎?”

  “回稟陛下,金磚路滑,劉公年邁,走得慢了些。”蕭敬小聲稟報。

  “無妨,等劉公來不遲。”

  百官默不作聲,不敢替朱厚照求情。

  太子遇襲,都已經過去十幾日了。

  李東陽三人珊珊來遲,走進正殿中,向弘治皇帝行禮后,站到一旁。

  能令陛下親自審問,也只有白蓮了。

  從元末明初起,白蓮令歷代皇帝都頗為頭疼,就像細胞分裂,分支有很多,一直持續到清朝時。

  大明史上,每位皇帝都對白蓮痛恨不已。

  最狠的當屬朱棣,為了清剿,在山東斬殺了不少百姓。

  弘治皇帝顧不上教訓朱厚照。

  他目光灼灼看向王孜冉:“告訴朕賊首在何處,可赦你性命。”

  王孜冉見了當今天子,還有百官,竟開始痛哭起來。

  他是家中獨苗,進京之前,壓根沒想過當太監。

  成為白蓮教眾前,一直在鄱陽湖“打魚”。

  “小人的蓮花,是剛刻上去不久,入京之前,一直是獨來獨往的湖盜,沒見過白蓮賊首啊。”

  白蓮在坊間的名聲極大,許多百姓都知道。

  王孜冉當然也知道。

  秦紘站上前去,看了眼王孜冉手上的蓮花:“陛下,確實是用利器刻上去不久,才結痂。

  但,這蓮瓣的數量不對,白蓮的蓮花,應當是三瓣,且形似火焰。”

  在廣東任兩廣總督時,他見過抓拿過白蓮的人。

  百官面色各異。

  恐怕此人被忽悠了,連自己是假白蓮,都不知道。

  若是假的,就說明另有他人,想要謀害太子。

  弘治皇帝開始擔憂起來。

  “誰派你來?”

  “小人真的不知道,那人說給五千兩,小人就接了。”

  王孜冉之所以敢接,是因為賺了一筆銀子后,可以出海當海盜,不怕朝廷追緝。

  嚴成錦卻始終低著頭。

  朱厚照在良鄉揍了寧王一頓,莫不是寧王想報復?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此事,由都察院替朕追查。”

  “臣不敢…”嚴成錦深思熟慮后,吐出三個字。

  李東陽等人露出鄙夷,你果然又推諉了。

  弘治皇帝板著一張臉:“可是有難處?”

  “不瞞陛下,自王守仁告知臣,殿下帶賊入宮,臣就在調查,卻未查出蹤跡。”

  沒出蹤跡是假,不方便徹查才是真。

  是寧王干的。

  這只是他的猜測,并無確切的證據。

  王孜冉被人騙了幾手,問不出什么來。

  指認親王,與彈劾大臣不同,指認寧王造反如果不成,就是污蔑皇室,要殺頭的。

  他手上壓根沒有足夠的證據,扳倒寧王。

  接了這個案子,就要給陛下一個交代。

  弘治皇帝語氣不容置疑:“那就由你調查,朕令廠衛協助你。”

  調查白蓮,非一個衙門可以辦到。

  遇到大案時,通常由三法司聯合查辦。

  弘治皇帝看嚴成錦的彈章,就知道都察院的稽查能力。

  此子是沒有足夠的把握,才不敢答應。

  嚴成錦黑著臉,既然讓三衙門聯動,他領了旨意。

  弘治皇帝擺擺手示意大臣們退去,但他卻留在東宮。

  不用想,也知道陛下接下來要做什么。

  回到都察院,

  嚴成錦端坐在書案前,案上擺放著楊廷和的宗卷。

  “就算是六部大臣和李東陽等人,也不知道朱厚照的具體動向。

  宮里唯一知道朱厚照動向的,只有廠衛和詹事府。

  朱厚照不去明倫堂,楊廷和就知道他出宮了。”

  所以,他決定從楊廷和著手。

  詹事府,

  楊廷和聽聞御史說,嚴成錦在翻看他的宗卷,惴惴不安。

  自從受了寧王的厚禮,總擔憂會遭彈劾。

  今日弘治皇帝命百官徹查,更讓他狠下心來,盡早撇清關系。

  若主動向陛下坦誠,雖有辱名節。

  以陛下寬宏的性子,卻不至于受到責罰。

  他戴上烏紗帽,就往奉天殿走去。

  走進殿中時,內閣和九卿都在。

  “陛下,臣受了寧王的禮。”

  弘治皇帝微微張著嘴巴。

  楊廷和趕緊補充:“寧王稱,仰慕臣的文采,送了五幅字畫,與一塊鎮紙的玉石等物,臣皆已退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