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97章 西域遠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謝丕回到府中,收拾行囊,準備前往安陸州。

  朝廷敕封他為欽差,前往治水,有這層身份,可調動地方官員。

  謝遷滿臉憂愁,憤憤不平:“老夫不過在朝堂上,附和了陛下一句,此子便要舉薦你!

  爹日后逮著機會,定給他安排到吐蕃去!”

  謝丕卻勸父親道:“興王請乞牽扯到太后,安陸州的百姓,及江南的百姓,治水乃是唯一解鈴之法,嚴大人信任孩兒,才讓孩兒去,父親不感激便罷了,怎還要陷害嚴大人?!”

  你、你在良鄉呆傻了吧?

  謝遷聽得一愣一愣的,仔細想想,覺得兒子說的有幾分道理。

  王守仁不正是屢次被舉薦,如今當上了刑部郎中。

  此時,下人跑進來稟報:“老爺,嚴成錦大人來了。”

  “他來了做什么?讓他進來!”謝遷想了想,還是讓他進來,說罷,撩起袖子,坐在一旁的錦凳上。

  嚴成錦對著王守仁道:“伯安兄,還走在前頭。”

  王守仁與謝丕相熟,兩家在江南時就有交情,特意來向謝丕道別。

  謝遷見王守仁進來,瞥了一眼身后的嚴成錦,冷冷地道:“你還有何事要找我兒?”

  “還請謝大人回避。”

  “這是本官的府邸,本官就要坐在這兒,有話便在這里說。”謝遷捋須道。

  嚴成錦面露難色:“謝大人鐵了心要坐這兒?”

  “這是自然!”

  “那下官說了?”

  謝遷面色露出淡淡的笑意:“說吧!”

  “謝丕你出來一下。”

  “……”謝遷。

  謝丕背著包袱,跟著嚴成錦來到自家庭院里,謝遷因為放了狠話,不好意思沒臉沒皮的追出來,還坐在房中。

  嚴成錦掏出一個錦盒,道:“這個錦盒,只有到了興王的封國,才能打開。”

  謝丕和王守仁的目光,落到了錦盒上。

  只見深紫色的封條上,寫著四個大字:“封封封封。”

  不知道打開之后,還會不會有第二層。

  嚴大人做出來的東西,似乎有也正常的吧?

  謝丕感激道:“學生謝過嚴大人!”

  知道小宋師傅的圖紙,都是來自嚴成錦,他心里是佩服的。

  嚴成錦板著臉道:“上善若水,上惡亦若水,水可不好治,你此行需小心些,別被人推到水里。”

  興王想換藩國,謝丕前去治水,就壞了他的好事。

  舉薦別人去治水,多半會被淹死。

  考慮到謝丕是謝遷的兒子,且,治水需用理科所學的知識,他才引薦。

  其他人去了,也治不好。

  不知,看在興王看在謝遷的面子上,敢不敢推謝丕下河。

  王守仁覺得有道理,暗暗將嚴成錦的話記下來。

  謝丕覺得嚴成錦話里有話,沒繼續問,道:“大人,王兄,與家父道別后,學生就離京了。”

  騎上棗紅色的大馬,在謝遷的目光下,緩緩離開了京城。

  大清早,天朗氣清。

  院子里,嚴成錦穿著鎖子甲,與何能對戰擊劍,啪啪的聲音傳來。

  是劍打在牛皮甲胄上的聲音。

  出乎意料的是,何能的劍精準刺在嚴成錦的胸口,“少爺,小的刺中了,有多少賞銀?”

  嚴成錦踹了一腳過去,“狗一樣的東西,刺如此大力,傷了本少爺的內臟,嚴家就斷后了,扣光這個月的工錢!來人,快叫大夫。”

  何能臉上的喜色散去,差點沒哭出來,“少爺,小的再也不敢了!”

  嚴成錦正板著臉:“家規加上一條,日后擊劍,只許刺本少爺后背。”

  后背有肌肉覆蓋,穿著鎖子甲,也不會太疼。

  不一會兒,何能就請來了京城最有名望的郎中。

  汪機跟著壽王妃去了封國,嚴成錦只能將就一下,除去外衣。

  那老郎中沒好氣道:“沒病!你這不是消遣老夫嗎!”

  嚴府地處偏僻,在京城不算大戶人家。

  且老郎中不知嚴成錦是官,說話便沒了分寸。

  嚴成錦道:“大夫仔細瞧瞧,本少爺覺得嚴重,莫要落下病根。”

  老郎中不樂意地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領了半兩銀子,走了。

  嚴成錦問:“招式有進步,是跟誰學的?”

  何能道:“是一個落魄的書生,給幾錢銀子,教了小的三招。”

  “起來,教本少爺。”

  李康和李兆番他們,雖是文弱的書生,卻也懂幾招幾式。

  在海南還殺死過弗朗機人。

  殺人,嚴成錦還不太敢,強身健體,還能防身,最好不過。

  成賢街,老王書店旁。

  “少爺,就是他。”何能指著不遠處的書生。

  嚴成錦順著何能的眼光看去,難怪何能說落魄。

  這書生看起來瘦弱,坐在書店旁的石墩上,啃饅頭。

  成賢街上,有國子監和孔廟,來往的書生多帶著書童或長隨,唯獨此人。

  “我今日學射,給你一錢銀子。”何能樂道。

  那書生連忙站起來,躬著身子,雙手接過銀子,躬謙道:“學生可以教您,只是、只是這附近無靶場,學生也無弓箭……要等一日,學生做一把弓。”

  國子監教授弓馬,射藝精湛,也不稀奇。

  嚴成錦坐上轎子,準備入宮。

  紫禁城,禮部值房。

  張升接到鴻臚寺呈遞上來的疏奏,覺得十分稀奇:“又非歲末,吐蕃和哈密,這時候來朝貢?”

  主簿沉眉道:“使節是真帖木兒和拜牙即,帶了不少商隊,卻未進奉多少貢禮。”

  吐蕃和哈密雖向大明朝貢,卻也時與邊陲的百姓,發生爭執。

  且,吐蕃和哈密向來不和,為何組隊朝貢?

  張升覺得蹊蹺,便起身去了內閣。

  內閣,

  李東陽看了疏奏,想了想,對張升道:“只怕與開西北絲路有關,人住進鴻臚寺了?”

  張升點點頭,道:“嗯,就等陛下準許面圣。”

  “走,去稟報陛下吧。”

  大明乃禮儀之邦,對于使節,弘治皇帝通常會見上一面。

  只是,這次弘治皇帝有點摸不著頭腦:“去年哈密還向朝廷請旨,攻打吐蕃,為何走到一起去了?”

  嚴成錦就怕換王位了……哈密隱瞞不報。

  如同洪武年間,安南的大臣篡奪王位,欺瞞大明朝廷。

  只是,具體還要等到明日,吐蕃和哈密的使節面圣,才知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