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5章 神器的番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嚴成錦聽到周圍的官員,在討論王華被兒子王守仁辯敗的事。

  百官們臉上笑呵呵,真是父慈子孝啊!

  王守仁把親爹懟病了,王華不但名譽受損,還背上了教子無方的罵名。

  嚴成錦還以為他們會同情王華,誰知,竟被當成早朝的笑料,大臣們喜聞樂見。

  張家兄弟站著的地方,只有張鶴齡一個人,張延齡十幾日沒上朝了。

  弘治皇帝走進大殿中,大殿才慢慢安靜下來。

  “方才在議論何事呀。”

  大臣們不做聲,李東陽微微躬身道:“是昨日王華父子的論道。”

  “王守仁不知孝道,王大人心寒啊!”戶部主簿王瓊道。

  弘治皇帝已從錦衣衛那里知曉,王華論理輸了,道:“昨日嚴卿家也在吧?”

  還有太子也在,但他不想提太子。

  嚴成錦微微躬身道:“臣認為,王卿家教得好,青出于藍勝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王守仁,便是后浪。”

  聽此子這么一說,總覺得有幾分道理。

  弘治皇帝看向內閣三人,道:“開始廷議吧,有何事要奏?”

  “楊一清傳回急奏,剿滅西北延綏一帶的賊匪三百余人。”劉健稟報道。

  西北的地廣人稀,三百人之數弘治皇帝和百官嘖嘖稱奇。

  “西北竟有如此多賊匪?”

  劉健道:“只怕還不止,西北的糧食收成極低,饑民四處求生,不得已當了賊匪。”

  楊一清在疏奏中說,抓到的蕃人賊匪不多,更多的是,從衛所逃出來的士卒和貧苦百姓。

  收成本就不多,賊寇們搶了百姓的糧食,百姓不能安穩種田,也只能落草當流寇。

  “還是快些開絲路為好,這樣一來,京城的商人可以去西北做買賣。”李東陽想起了良鄉,嚴成錦將三萬流民安置的經歷。

  賊匪雖然不同于流民,但本質卻是相同的,無田無地,沒有生計。

  弘治皇帝點頭道:“嚴卿家向朕推舉的楊卿家倒是不錯,苦了西北的百姓了。

  兵部,西北的驛站和鈔關,何時才能修完?”

  秦竑拱手道:“兵部從修建長城的流民中,調了五萬人,修建驛站和鈔關共一百八十二個。

  如今修成有一百二十余,還剩六十座,十日之內,應當可以修完。”

  五萬人同時修建,加快了了工程的進度。

  戶部供應的錢糧充足,鈔關和驛站都不成問題。

  嚴成錦猜測,現在域外的賊匪不多,但絲綢之路一開,賊匪就會如蒼蠅一般,涌入西北,楊一清還是把家搬過那邊好。

  “陛下,此時,商隊可以出發前往西北絲路,一月之后,正好雪化開春。”劉健鄭重道。

  商隊行商的速度,總是要比驛站的探子慢幾倍。

  探子騎快馬日行五百里,商隊或許一日,才走百幾十里。

  “劉卿家所言甚是,十日之后,西北的驛站和鈔關,便修繕完了。”弘治皇帝道。

  張鶴齡眼巴巴望著弘治皇帝,似乎有話要說,話到嘴邊又使勁咽了下去。

  嚴成錦準備命何能一份薄禮,送去王府。

  不是因為與王華的交情。

  清流們都送了,不送,會被小人抓住彈劾的把柄。

  但又不能送太貴重的禮物,思來想去,就讓何能送去一份薄禮。

  王府,

  王華還活潑亂跳的,并未向外界說的那樣,臥病在床不起。

  名為生病,實際上是丟不起人。

  與人論道輸了無事,關鍵是,此人是他兒子。

  比他小二十余歲,還是他一手教出來的。

  “老爺,嚴府送禮來了。”下人進來稟報。

  嚴成錦送來的?

  這小子住在破舊的西城區,聽說府邸都快要倒了,也沒銀子修繕,能送什么來。

  王華命人下人端進正堂,打開看了幾眼,卻是一本心學的書。

  “這……這孽子,還出書了!”

  心中頓時感謝嚴成錦,若非如此,他還不知王守仁出書了呢。

  王守仁用俸祿和陛下賞賜的銀兩,找王不歲出了書。

  但只出了一千冊,沒銀子了。

  這等事情,嚴成錦是不會伸出援手的。

  三月初,嚴府,

  庖廚煮了一鍋羊肉火鍋,嚴成錦和朱厚照坐在案旁。

  一棵辣椒樹長了二十一顆辣椒。

  全被嚴成錦摘下來,剁到鍋里,燒油淋上醬油。

  朱厚照不停地吞吐著小舌頭,可憐巴巴道:“老高,本宮可是中毒了?”

  “此物以毒攻毒,吃得多了,就沒有感覺了。”嚴成錦看著朱厚照,吃了小半勺米椒。

  辣得手像翅膀似的,在嘴巴邊瘋狂扇起來。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道:“是嗎?那本宮再試一試。”

  說著,勺起小半匙辣椒送到嘴里。

  劉瑾哭喪著臉勸道:“殿下,不能再吃了啊……”

  嚴成錦這狗東西,坑害殿下,殿下啊,你怎么那么傻,他叫你吃你就吃啊!

  他在西域吃過這玩意兒,越吃就越難受。

  劉瑾不敢看嚴成錦,只好在旁邊勸說朱厚照。

  “嘶……嘶……”朱厚照很有節奏地大口吸氣,辣得涕泗橫流,抱著腦袋上竄下跳。

  “老高……你不是說以毒攻毒嗎?”

  嚴成錦一本正色道:“再吃一勺,就可以化解了。”

  他說得是實話,辣到沒有知覺,就不辣了。

  “你怎么不吃!”

  辣椒被朱厚照夾完了,嚴成錦只是蘸一點醬料,就將羊肉送到嘴里。

  久違的辣味,心滿意足地點點頭。

  辣椒種籽,已經讓李兆番帶下了南海,在那里辣椒的生長周期,會比大棚短一些。

  弘治皇帝心情極好,用完膳后,回到華蓋殿,準備批閱疏奏。

  蕭敬趁著他還沒全情投入批閱疏奏,小聲道:“陛下,壽寧侯府的金夫人病了。”

  金夫人便是皇后的生母,弘治皇帝忙于政事,張皇后獨自在后宮過得清苦。

  念及此處,弘治皇帝便也體恤她。

  準許金夫人進宮陪陪她。

  “皇后知道了嗎?”弘治皇帝無意問了一句。

  蕭敬忙道:“還不知道,聽說……建昌伯失蹤快一個月了。”

  弘治皇帝砸砸嘴巴,有些不可置信:“張家兄弟在京城向來豪橫,誰人敢抓他?”

  “奴婢還沒查出來,不過,皇后還不知此事……陛下您看?”蕭敬試探一句。

  “命御醫去看看吧。”

  弘治皇帝想了想,繼續道:“會不會是長寧伯把他抓了?”

  張家和周家常有爭端,不過,立了軍令狀后,狀況好些了。

  蕭敬不敢吱聲,周家背后的太后,張家背后是皇后,他都不想得罪。

  “命人將壽寧候給朕叫來。”

  不多時,張鶴齡跪倒在御案前,心虛地道:“臣張鶴齡……”

  還不等他說完,弘治皇帝便厲聲問道:“張延齡這些日子不上朝,去哪兒了?”

  張鶴齡不敢撒謊:“讓馬匪……讓馬匪擄走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