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2章 一表奇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火炮被普遍裝到船艦上,是在風帆時代。

  且最開始不是安裝在兩側,而是在船頭。

  風帆時代距離火炮安裝在船舷上,還早兩百多年。

  嚴成錦沒打算去找宋景,讓他將紅夷大將軍弄到船上,怕是要折騰十幾日,恐春闈要落榜。

  謝丕受謝遷嚴加看管,也不能找。

  他只好坐著馬車來到良鄉,命人張賢將船廠的工程師,全召集起來。

  “你們當中,造船技術最為出眾的人,是誰?”

  二十多個工程師齊刷刷看向李兆番,李兆番有些不好意思,走出來小聲道:“學生不才……”

  嚴成錦噎住了,本官就要得手了,你來良鄉做什么!

  李兆番聰慧過人,得謝丕全力教導了兩個多月,考上良鄉的工程師。

  李東陽住進蠶室后,他就搬來了良鄉,日夜造船,吃喝全在船廠。

  起初看到這個書生,良鄉的工程師還不以為意。

  可李兆番仿佛天生就會物理和數學一般。

  憑借著寥寥幾筆的圖紙,就能將龍骨、風帆、內艙的尺寸全都記住,吩咐匠人動工。

  李兆番看他許久不言,躬身后微微抬頭,試探性地問道:“嚴大人需學生做什么?”

  最厲害的工程師,竟是李兆番?嚴成錦看了其他人一眼,相信了。

  這些人當中,只有李兆番是讀書人出身,受過極好的教育。

  其余全是胥吏和流民子弟,考上已是萬幸。

  嚴成錦問道:“你來此處,你爹知不知道?”

  李兆番被戳中命穴一般,臉色連變,許久后才道:“家父還不知道……”

  “那就好。”

  嚴成錦從袖口中掏出一幅草圖,船舷的兩側各有六門火炮。

  “十日內,將這六門火炮安到船上,若做不到,便滾出良鄉,回府讀書去。”

  李東陽應當會感激他的吧?

  李兆番猶豫片刻,將圖紙接了過去。

  其余的人紛紛湊上去,宋氏天工中有記載,紅夷大將軍反震極強,可將墻體震毀。

  裝六門紅夷到船上,其巨大的反震,必定會損壞船身。

  李兆番躬身道:“學生全力而為……”

  皇宮,

  弘治皇帝來到蠶室門前,突然轉頭看向蕭敬:“李愛卿的長子,兆先,可是在海南?”

  “回稟陛下,是留在海南。”蕭敬連忙應道。

  弘治皇帝道:“吩咐下去,來看李卿家的大臣,不許提弗朗機攻打海南之事。”

  說罷,他換了一身消毒過的衣物,走進蠶室。

  看見李東陽伏在床上,愁著一張臉。

  “臣參見陛下!”

  “李愛卿身體有恙,就不必行禮了,朕看你似乎有心事,不妨說給朕聽聽?”弘治皇帝微笑道。

  李東陽嘆息道:“不敢勞陛下掛心,臣只是聽太子說,弗朗機人要攻占海南,兆番也在海南,說起來他與海南的百姓并沒有什么不同,可是臣還是……”

  朱厚照……

  弘治皇帝嘴角的胡子抽動了一下,轉而握著李東陽的手,拍打著道:“朕已經命人準備,此事由嚴成錦督辦,對于此子,李卿家應當放心才是。”

  嚴成錦官職只是個御史,遠遠比不了九卿。

  但此子,總能給弘治皇帝稍稍安心的感覺。

  海南,

  一片郁郁蔥蔥的旱地中,駐扎著上百個營房,士卒們或坐或躺,許多人身上包著爛布。

  兩個月前,幾艘弗朗機人的大船,在瓊州府港口登陸。

  看見廣袤無垠的玉米和稻子,便起了貪念。

  許進忠帶領屯田營的士卒抗擊,可惜弗朗機人有火器。

  海南島上的藥品極為匱乏,只能依靠廣東搬運過來。

  如今瓊州府的港口,被弗朗機人所占領,便斷了藥。

  許進忠對著營帳里的親兵,道:“明日再往南走,遷移至崖州。”

  崖州是海南的最南端,還沒開荒到那里,地形極適合打仗。

  李康搖頭道:“若想贏弗朗機人,還需朝廷派大船來。”

  這段時間,與弗朗機人交戰也贏過。

  只是弗朗機人的火器太兇猛,傷亡太大,若不是有黎族充入屯田營中。

  勝負便難定了。

  此番去崖州,便是將那兒作為軍營,安置受傷的士卒和流民。

  一個秀才正給士卒們上藥,李兆先道:“你這傷口,十日之內不可碰水。”

  從小體弱多病,病多了便知曉一些藥理。

  李兆先在軍營中,充當起大夫,前幾日,治死了幾人,他自責了許久。

  不過,士卒們倒是不怕。

  若不治會死的更快,所以,便抱著一線希望來找他看病。

  李兆先有個極好的助手,海瀚。

  海瀚識字,能幫他去鎮上買些藥方來。

  忽然,一聲急喝打破了軍營的寧靜,探子騎馬奔襲而來,快到軍營前,翻身下馬:“千戶,弗朗機人追來了。”

  “傳本將的命令,準備迎戰,不要放棄,朝廷很快就會派人來了。”許進忠罵罵咧咧,他自己都不信。

  朝廷派人來海南,最快也要一個月。

  海南是四面環海的大島,幸虧弗拉機人不多,否則,連跑的地方也沒了。

  “許千戶,你帶人佯攻,我與流民先撤至崖州。”李康道。

  留下也是拖許進忠的后腿。

  許進忠點頭道:“李大人走吧,若在下死了,還望將我托運回京城。”

  婆娘和孩子都在京城,出來快兩年了,孩子不知道還姓不姓許。

  李康拱手道:“許千戶大義!”

  順天府,良鄉。

  嚴成錦親自督造造船的進度,三日過去,絲毫不見進展。

  李兆番抱著圖紙在船上睡了兩宿。

  冥思苦想著,如何將六門火炮,安在船上。

  又天黑了,他點著油燈坐在甲板上,一旁就是紅夷大將軍。

  “紅夷大將軍反震極大,需最堅硬之物將其固定,而船上最硬的……龍骨!

  龍骨乃是楠木所做,一人合抱之粗,若是以榫卯嵌入船體的骨架中,必定不會震斷!”

  想到這里,他急忙在圖紙上寫寫畫畫。

  “快通知匠人,起床上工了!”

  船廠的漸漸亮起燈光,匠人們開始鋸木料。

  嚴成錦聽說李兆番做出來時,已是三日后。

  兩艘大船被改造了,一艘船六門紅夷大將軍,每邊三門。

  三門紅夷大將軍pi股后,是一根橫著的楠木。

  發射炮彈后,火炮后退,撞到楠木上,而楠木又以榫卯結構,嵌入到船身的龍骨中。

  “命人試試。”嚴成錦道。

  張賢吩咐下去,清除河道上的商船,衙役們開始點火。

  李兆番和良鄉的工程師們有些激動和忐忑。

  只聽轟隆一聲!

  側舷噴出三發彈藥,砸在遠處的荒山上,船身劇烈搖晃一陣。

  嚴成錦激動地吩咐張賢:“快去看看,船身有沒有裂開。”

  片刻之后,張賢回來稟報:“大人,船身完好。”

  嚴成錦看著激動無比的李兆番,微微搖頭,李家的后代,果然都不是考科舉的料。

  真不怪本官……

  “成了,本宮這就回宮,稟報陛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