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11章 四成八很高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華蓋殿,像籠罩在對流層下的烏云中一般,氣壓低得瘆人。

  嚴成錦才一只腳邁入殿中,就能感受到弘治皇帝凌厲的目光投來。

  “臣嚴成錦,參見陛下!”

  “蕭伴伴和你說了吧?若派王守仁去松江府,有幾成把握?”

  “九成八!”

  李東陽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倭寇連戰連捷,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九成八?

  如今敵人有八艘大船,東南沿海的各地告急,隨時會遭倭寇上岸擄掠。

  就怕他們又跑去廣東布政使司。

  “嚴卿家或許不了解形勢,清江船廠沒有大船了,派去松江府的四艘大船,一艘被搶,兩艘損壞,還剩一艘大船能用。”弘治皇帝傷神地說道。

  就算工部現在開始督造一艘大船,也要幾個月時間。

  而且入冬了,木料運不來北直隸,只怕會更長。

  聽完之后,嚴成錦面色淡定:“減五。”

  四成八?

  弘治皇帝老臉微微一抽,心里無比失落,就好比考了狀元,突然有人告訴你說,看錯了,你沒上榜。

  “良鄉的船廠,可還有大船?”謝遷問道。

  嚴成錦搖搖頭:“那五艘大船,本就是特意為南下海南準備,船廠倒是還有漕船。”

  “只剩一艘大船,還如何出海?唉,只能等工部將大船造出來了。”劉健撫須說道。

  曾鑒面露難色道:“就算調來所有班匠,最快也要兩月時間,只怕……”

  許久沒造過船了,畫設計圖紙,恐怕也要花幾日時間。

  工部誰會畫大船的設計圖紙?

  還要做木工,采購糯米粉、麻繩等諸多材料。

  嚴成錦沉吟片刻,說道:“若要花一個月時間,著實有點長,臣擔心倭寇去海南。”

  倭寇向來喜歡搶劫富饒之地。

  為何盤踞在廣東和江南一帶,就是這個原因。

  廣東一帶的港口貿易繁榮,百姓多做些小買賣,家中藏有銀子。

  而江南的糧食富足,每年豐收之際,就會上岸劫掠。

  “能知道朝廷動向的人,或許就在朝中,寧王的封地就在江南一帶,離松江府極近,且招募的兵馬多為湖寇和海盜。”嚴成錦心中暗想。

  若真如此,倒是麻煩。

  沒有得到寧王確切的反叛證據前,不能對他用兵。

  他極有可能勾結倭寇,搶朝廷的大船。

  藩王想要船只有一次機會,就是就藩的時候。

  但朝廷給的都是漕船和黃船,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大船。

  除非收買主管清江船廠的工部主事,偷偷督造。

  秦紘有些質疑道:“王守仁并未領兵對付過倭寇,讓王守仁前往,只怕比左宗彝,好不到哪兒去。”

  馬文升頷首點頭:“倭寇不比對付海南的黎人,騎兵步兵和水師不同,在海上作戰,毫無地勢可借,要贏不容易。”

  王守仁在海南打贏了黎人,未必能平定倭亂。

  “更何況,只有一艘船能出海,倭寇有八艘船,若配備了武器……臣就怕連最后一艘大船,也被倭寇搶了。”劉健向來善斷。

  最大的可能,無非如此。

  嚴成錦堅持道:“臣依然舉薦,王守仁前往!”

  這是手上勝率最大的牌,其次就是張賢,至于其他人………

  嚴成錦才不舉薦,朝中的將領已老。

  若說正德朝的名將,那就是王守仁。

  除了他,江彬也堪堪算能用。

  胡宗憲還有十一年才生,戚繼光還有十七年才出生。

  而離今最近的抗倭名將俞大猷,還有兩年。

  弘治皇帝惆悵道:“派人去廣東尋王守仁吧。”

  “王守仁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嚴成錦說道。

  大殿中,

  大臣們詫異相互張望,一陣私語。

  李東陽暗自思索,這小子不會找就命人去尋王守仁了吧?

  半月前,嚴成錦就知道左宗彝會敗,命人南下找王守仁。

  他在廣東布道講學,動靜極大,儒生們紛紛被心學吸引而來,并不難找。

  “傳朕的旨意,讓王守仁去松江府接替左宗彝吧。”

  弘治皇帝頓了頓,繼續道:“工部加緊造船,若王守仁敗了,也好有應對之策。”

  李東陽卻道:“陛下,平倭將領確定王守仁,可是,這士卒?金山衛兩千余人,大多都折損了,無將無兵,恐怕得調用廣東的水師。”

  弘治皇帝還回應,嚴成錦卻先道:“不用調兵,王守仁一人前往即可。”

  李東陽等人臉色微微一變。

  秦竑感覺臉色躁紅,道:“王守仁就算在松江府募兵也來不及吧?”

  “是,臣相信他有辦法。”

  王府,

  王守仁站在府門前,管家開門看到少爺,都快嚇傻了,急忙跑去稟報。

  王華在書房里看書,聽說兒子回來了。

  先走出來的是王天敘,見到孫子,不禁老眼朦朧,哈哈大笑:“云兒,大父聽聞你打了勝仗。”

  “父親……”王守仁看見王天敘身后的王華,有點慚愧。

  父親向來不喜他舞刀弄槍,更遑論上戰場打仗。

  王華繃著一張臉,有些高冷地應了一句,小眼神卻不露痕跡地掃過兒子身上,還好,腿腳都在。

  “這些日子,就住在府上吧,為父好好教教你。”

  王守仁臉色沒有變化,每過一些日子,父親總要考他的學問。

  從四書五經,到皇家的典籍。

  父親擔任陛下的老師,等將來,他也接過父親的擔子,擔任陛下的老師,一直傳承到子孫后代。

  這是父親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霎時,王華臉色變了變,看見蕭敬騎著快馬往這邊趕來,有種不好的預感。

  “哎呀,都在呢?太好了,就在這兒接旨吧,咱就不進去了。”蕭敬翻身落馬,

  王華驚疑地問:“蕭公公,這是?”

  “陛下命王守仁去松江府,把朝廷丟的八艘大船,找出回來。”蕭敬說道。

  朝廷丟了七艘大船,王華有所耳聞。

  倭寇在江南一帶行亂,朝中就沒有將領了嗎?非要派我兒,本官就這么一個兒子啊。

  王華有點上頭了,兒子去海南時,他擔驚受怕了月余。

  聽聞黎亂平息后,才漸漸放心下來。

  王守仁猜測道:“可是老高兄舉薦下官?”

  “王大人真聰明,就是嚴成錦向陛下舉薦的你,此去松江府,唉……”

  只有一艘大船,金山衛也被打沒了。

  更要命的是,連士卒都沒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自他當上司禮監大太監來,去剿倭寇的大將,換了一個又一個,就沒有能打勝的。

  蕭敬不忍心說下去,怕王華和王老爺子受不了。

  “嚴成錦這狗東西!他自己怎么不去,整日惦記著我兒!”王華悲憤交加,說著說著,眼淚又要留下來了。

  “父親,兒愿意前往。”王守仁躬身道。

  蕭敬嘆息一聲:“王大人,接旨吧。”

  嚴成錦從華蓋殿出來,看見朱厚照帶著劉瑾站在角落里,朝他招了招手。

  “老高,本宮聽說,呆子要去松江府打倭寇?”

  嚴成錦更正道:“是去把八艘大船找回來。”

  朱厚照樂了,渾不在意道:“都一樣,讓劉伴伴也去吧,劉伴伴,你毒死多少人來著?”

  劉瑾面露難色,哆嗦地道:“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朱厚照拍拍劉瑾,興奮地道:“本宮派出一人,足抵朝廷派出千軍萬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