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00章 督修長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不用驚慌,他們是好心想保護少爺。”何能擠著笑容解釋。

  整個京城,也沒有這般待客的,來嚴府的人,多半會被家丁們嚇住。

  等下次老爺回來,得讓老爺勸一勸少爺,把這習慣改一改。

  嚴成錦記得,吳寬還有一年就掛了,也就是明年。

  弘治十五年吏部右侍郎變成焦芳。

  所以,對此記得十分清楚。

  吳寬毫無熱情道:“老夫就不打擾了。”

  帶著吳奐從正堂走出,沒到大門,便囑咐:“此人就是嚴成錦,你以后不可與他往來。”

  “兒記住爹的教誨。”吳奐小心翼翼藏起那本冊子。

  吳寬看他沒記在心里,語重心長:“李公的兒子李兆先,與他往來后,出海去了海南,謝公的兒子謝丕,跑去良鄉折騰什么理科。

  你努力準備三年后的科舉,不許學這些人。”

  想起那不知生死的李兆先,他不由嘆了一口氣。

  次日早朝。

  弘治皇帝想起了修長城的進度,便問工部:“長城修得如何了?”

  “回稟陛下,正自延綏的波羅堡起,往西修建,征了流民九十二萬人。”

  曾鑒為加快修建的進度,派了幾個精于修繕的主簿,一同前往。

  秦朝修建長城時,用了兩百多萬人。

  如今動用九十二萬,算不得什么。

  只是秦朝時,為了趕工期,力役被當成畜生一樣使喚,每年死在長城的人,數以萬計。

  多拖一天,就要耗費多一天的口糧。

  對朝廷來說,極不劃算。

  嚴成錦稍微安心的是,明長城不趕工期。

  外無韃靼人侵擾,內錢糧充足。

  朝廷還將大量的戰馬,投入到長城的修建中,用于拉石料。

  “陛下,馬上就要入冬了,還請戶部盡快將夏糧撥去一些,等大雪封了道路,押糧不及時,可是會死很多人的。”

  嚴成錦猜十月底,或許會下第一場雪。

  運糧到西北延綏,要一月時間。

  現在清點完糧食運出,等到了延綏,正好躲過第一場雪。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嚴卿家說的是。”

  “陛下,安南的使節來朝貢,你看要賞賜何物?”禮部尚書張升問。

  此時的安南國王,是黎暉。

  嚴成錦考科舉那一年,安南老國王病逝,黎暉來大明請乞冊封為新的國王。

  安南時常侵擾云南,未如朝鮮一般真的朝貢。

  朝廷對西南的形勢,并不了解。

  弘治皇帝想了想:“賜安南國王黎暉弁冠服一副,常服一襲,金犀帶一事。”

  嚴成錦站出來:“陛下三思,安南時常侵擾云南,

  不如賜其八千套四書五經,讓其修身養性,好好做人。”

  諸公老臉微微一抽。

  戴姍也是臉色一變,卻見嚴成錦若無旁人,看向弘治皇帝。

  “臣覺得,嚴成錦說的有幾分道理。”

  秦紘深思熟慮后道:“安南已向我朝進貢,對其只以書作為回禮,實在太輕視了一些。

  且如今西南安定,何來侵擾。

  若輕視引來嫌隙,反倒有可能招致邊界紛擾。”

  黎利順從大明后,安南一直與朝廷保持朝貢。

  雖說沒有大批軍隊進攻,邊界實則常有安南人侵擾。

  弘治皇帝沉思片刻:“折中吧,常服亦賜,書也印發五千套送往安南。”

  張升微微躬身:“臣遵旨!”

  西北,波羅堡。

  張賢遠遠望去,成千上萬流民扛著巨石,往城墻上堆砌。

  驅套時,將波羅堡的城墻摧毀了。

  朱暉決定將修建長城的起點,定在此處。

  “保國公,如今流民已遷引到西北,下官也該回京復命了。”

  張賢朝朱暉微微鞠躬。

  修長城由保國公督建,他的任務只是從荊襄遷引流民來此。

  很快就要入冬了,大雪前動身,路要好走一些。

  “本國公看你頗有資質,不如就留在這里吧?”

  朱暉才不想修什么長城。

  城墻一旦修起來,韃靼人進不來,仗就打不成了。

  且讓他在工地上盯著,他也呆不住,張賢雖天天板著一張臉,卻十分可靠。

  讓張賢來工地盯著,他就能四處溜達。

  “恐怕不行,下官乃是良鄉的知縣,豈能丟下良鄉不管。”

  張賢無視朱暉臉上的慍怒。

  保國公又如何,同樣不及良鄉重要。

  嚴大人說過,朝廷有銀子修長城,能救濟荊襄的流民。

  皆歸功于良鄉每年納上去的銀子。

  朱暉惱羞成怒,拔刀架在張賢脖子上:“本國公一封疏奏,便能讓升官,回良鄉做什么!”

  “國公拔刀威脅朝廷命官,扣一分。”方學像面無表情的記分機器。

  這扣分機制,乃是嚴成錦提出,弘治皇帝蓋章。

  因朱暉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記錄。

  為了更好督查他,便立了這制度,好讓方學及時向朝廷稟報。

  如此一來,能更好的督修長城。

  朱暉聽聞時,還大喜過望。

  以為很快就能積滿一百分,回到朝廷。

  可當他看到加分規則時,才發現,太難了……

  每天日常任務:

  到城墻上巡視三圈,

  去草棚慰問受傷的流民一次,

  以身作則,扛石塊上城一次,

  親自給流民施粥一個時辰……

  全部做完,就算堅持一年。

  所加的分數,不過才五分。

  不知是哪個喪盡天良的人,定下這樣慘無人道的規則。

  “哼!休要當真。”朱暉連忙把劍收起來,扣掉一分,就要多干半年。

  他也不服這樣的規則,奈何上頭蓋了陛下的大章!

  已違抗陛下一次,再無寬宥的可能。

  即便他是國公,也一樣。

  聽到這里,方學把寫下來的扣分理由劃掉。

  心中微微佩服,有了這些日常任務后,保國公在流民中,頗受信服。

  許多流民擁簇保國公,干起來活來,分外賣力,也不必衙役催促。

  更沒有發生流民暴動。

  這在歷朝修長城中,實在難以一見。

  “那下官明日,便回京復命。”

  張賢朝方學投去感激的目光。

  方學是個有才能的人,將軍營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

  回到京城,他也好向嚴成錦稟報。

  “十日便修了二百余米,下官走后,便有勞方大人了。”張賢道。

  方學點頭,有些尷尬:“替我轉告老高兄一聲,可否將吾妻接來延綏……”

  長城一修就是十年,沒準回去,妻兒都跟人跑了。

  “定將方大人的話帶到。”

  這幾日,嚴成錦在等吳奐的消息。

  畫一本漫畫,對于吳奐這樣的手速黨來說,并非難事。

  只有一種可能,吳寬對其管教太嚴,不準他出府。

  嚴成錦決定去吳府一趟。

  “老高?”朱厚照的身影出現在小巷中。

  看起來滿血復活了,氣色極好,喜滋滋地走過來。

  “你要去良鄉?”

  “臣要去吳府,殿下若無事,就回宮吧。”

  嚴成錦不敢帶他去吳府,被吳寬瞧見,說不定會引來彈劾。

  天才一秒:m.read8.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