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74章 淘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嚴成錦帶著弘治皇帝和韓文等人,前往良鄉。

  劉健在內閣當值,李東陽和謝遷跟著一同前往。

  馬文升上了年紀,不便長途奔波。

  六輛馬車,浩浩湯湯地前往良鄉,就為了參觀刺猬河大橋。

  弘治皇帝要嚴成錦跟他同坐一輛馬車。

  馬車不大,一旁還有李東陽,嚴成錦只能縮在角落里,體驗感極差。

  “良鄉還是如此多商人,今年的商稅,要比舊歲多吧?”弘治皇帝撩開馬車簾子,喜形于色地問了一句。

  “臣估計,會比舊歲多二十萬兩。”

  二十萬兩?

  弘治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底下翻起漣漪,悄悄算起來。

  突然,馬車邊上嗖地一下,急騁過一道人影。

  驚了弘治皇帝一跳,他瞥了一眼,指著遠去的背影,結巴地問:“方才……方才那人可是太子?”

  “臣也不知道……”

  馬車外傳來蕭敬的聲音:“回稟陛下,就是殿下。”

  弘治皇帝隱忍著怒意。

  “半個月不打,又跑來良鄉了。”

  嚴成錦心中嘀咕,朱厚照又跑來良鄉,估計是賺了銀子,來淘寶的。

  車隊緩慢而行,若不是良鄉修了路,會更加顛簸。

  陽光被陰云遮住,天有些清涼,準備到良鄉了,弘治皇帝道:“陪朕下來走走。”

  馬車停下,蕭敬扶著弘治皇帝從車上下來。

  嚴成錦和李東陽等人也從車上下來。

  再怎么喬裝打扮,也掩飾不了非富即貴的氣質。

  一旁的商人朝他們多看了幾眼,猜測是哪里的士紳,來良鄉采辦的。

  “這就是良鄉的石橋?”

  弘治皇帝怔怔地望著遠處那座石橋。

  石橋不長,約有十丈,可容三輛太平車并行。

  一條河流從良鄉經過,河面粼粼的碎光,許多漕船來往,宛若江南的水鄉。

  “良鄉還是這么熱鬧,許久不來,倒是有些認不得了。”李東陽感慨道。

  “陛下,不如先去看看石橋吧?”

  工部的幾個主事有些激動。

  這世間不用三合土,就能將青磚粘起來的石橋,實在是匪夷所思。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

  一行人走到刺猬河上,弘治皇帝等人在看風景,顧佐卻趴下來。

  他發現這一座大石砌成的橋,石頭之間的填料,是青白色的,還夾有碎石。

  嚴成錦讓牟斌通知錦衣衛,把宋景和張賢叫來。

  “竟沒用糯米灰漿?”

  工部主事顧佐震驚地抬頭,在幾個主事的眼中,看到同樣的震驚。

  他們在修膳過許多宮殿和橋梁,一眼就能認出來,不是糯米灰漿,按下去卻無比硬實。

  “嚴大人,這是?”

  宋景微微躬身,身為良鄉的總工程師,每天要對著無數的人講學。

  面對弘治皇帝和大臣,也不會感到緊張。

  反倒有點擔心的看向嚴成錦,怕被責備做得不好。

  “這是混凝土。”

  “真沒用糯米灰漿?”曾鑒蹲在地上,反復摸著石頭間的縫隙。

  “下官說過,理科是一門可以改變天下的學問。”

  嚴成錦適當給理科打打廣告。

  最震驚的,是工部的人,他們成日與材料打交道,深知此舉對大明有多重要。

  “這混凝土,貴不貴?”曾鑒有些緊張地問。

  弘治皇帝也看過來,要是太貴,就修不了長城,二千里的長度,縱然是想要安置流民,也有心無力。

  “陛下和曾大人看看宋氏天工就知道。”

  嚴成錦命人取來宋氏天工,道:“混凝土主要用石灰巖和高嶺土,京城有許多,唯獨煤炭要費些銀子。”

  煅燒石灰和水泥,都要煤炭。

  山西有許多煤炭,由坊間的商人開采。

  良鄉還沒有插手煤炭的生意,所以,燒制的煤炭,都是買來的。

  “這橋是何時修的?”李東陽問。

  張賢躬身道:“良鄉的水路通船后不久,下官發現南方的商人過河需要渡船,就修了這座橋。”

  河間府的商人來,如果不渡船,就要繞道去順天府,再從順天府來良鄉。

  “這些石灰和水泥,在良鄉就有?”

  弘治皇帝看完宋氏天工,大抵明白了這混凝土,是如何得來的。

  石灰他知道,于謙還寫過一首詩。

  唯獨這水泥,卻是頭一回聽說。

  “制作石灰和水泥煙塵太多,臣命人關了,良鄉沒有水泥工坊。”嚴成錦道:“河套常年風沙,倒合適修建水泥工場。”

  李東陽深以為然:“有此混凝土,遼東的長城也可以修一修。”

  嚴成錦看向弘治皇帝:“臣報賬目時,并未將糯米灰漿的銀子報上,所以才報了二百萬兩銀子。

  修西北的長城,應該是足夠了。”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看向韓文道:“戶部覺得如何?”

  “臣……也覺得,應當足夠了。”

  韓文心中長嘆一聲,看來這左右是躲不過了。

  嚴成錦心中一動:“陛下,臣還有一事想說。”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相視一眼,露出會心的笑意。

  總覺得這小子,帶他們來良鄉,是有所圖謀。

  “修建長城,不如讓良鄉商會協助,在河套修一座混凝土工場?”

  搞基建的時候,鋼筋水泥廠是賺錢的。

  “良鄉商會販賣精鹽,如今又要賣混凝土,嚴大人修長城的目的,難道在于此?”一個言官冷笑地問。

  你是誰……

  嚴成錦木訥地看著那個言官,看他站在韓文身后,似乎是戶部的人。

  “從安置荊襄流民,到舉薦保國公去修長城,如今又推舉良鄉商會,嚴大人,是不是太巧了?”秦紘問道。

  嚴成錦陷入沉思,瘋狂地計算秦紘這是幾個意思。

  自從他舉薦老爹后,就奪走了兵部的任命權,秦紘對此似乎頗為不滿。

  一旁兵部和戶部的言官,似乎與他有深仇大恨般。

  這次要了戶部二百萬兩銀子,老底都掏空了,戶部自然有怨氣。

  短短片刻,分析出問題所在后。

  “臣是為了大明。”

  “好一個為了大明。”

  “秦大人不信此策能安置荊襄的流民?”

  “本官不信荊襄有百萬流民,你一直在京城,如何知道荊襄流民的數量?”

  商人總歸是不入流,弘治皇帝堂堂一國之君,自然不想談論生意:“此事已定,休要爭論了,進良鄉吧,朕看看太子在做什么。”

  韓文和秦紘二人結伴而行,走在后頭。

  嚴成錦走在前頭,戶部和兵部有意見不怕,寫一封彈劾疏奏,他們就舒服了。

  這混凝土是良鄉折騰出來的,自然要歸良鄉商會。

  走進良鄉的街道。

  弘治皇帝問:“太子在哪兒?”

  “回稟陛下,在藏書館。”牟斌道。

  一行人來到藏書館,弘治皇帝踏進大門,就聽見朱厚照的聲音,一群書生圍著。

  嚴成錦驚呆了,朱厚照要把米花的生意做大做強?

  天才一秒:m.read8.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