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23章 千古難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程敏政眼中噙著熱淚,太子成才了!這詞足以名傳千古!

  朱厚照興高采烈回頭,用鼻子看著眾人,趾高氣揚,心中心中喜不自禁。

  “你來對出接下來的詞!”

  楊慎欲言又止,思索許久,也想不出來比這個更磅礴豪邁的意境,慚愧道:“在下輸了,之前所吟的詩,都不及這一首詞,老高兄藏拙,實在佩服!”

  朱厚照心中一喜,回頭問問這楊慎是誰,本宮要拜他為師,學寫詞!

  “這首詞不是本宮寫的,真巧,寫這首詞的人也叫楊慎,不過只有這兩句。”朱厚照為人高傲,這樣的詞他同樣心生敬佩,不屑冒充。

  就這?

  書生們既激動,又大失所望。

  程敏政微微張著嘴巴,可惜啊,這么好的詞,只流傳這么兩句。

  一時間,這首詞成為藏書館的最高挑戰。

  無人能對出來接下來的詩,程敏政寫了后續幾句,卻自感狗尾續貂,將紙丟進籮筐里。

  半個時辰后,張賢聽到這首詞,震驚不已。

  立即請匠人在藏書館前,立下一座石碑。

  刻下這兩句詞。

  江南的滕王閣,憑借《滕王閣序》名動天下!

  或許,良鄉藏書館也能憑借這兩句詞,名震天下,流芳百世。

  石碑上只有兩句,卻有一股磅礴氣勢迎面襲來,叫人拍案叫絕!

  剩下的空白,只能由后人來寫,張賢本想懸賞一百兩銀子,但這樣的詩誘以金錢,就俗了。

  紫禁城,華蓋殿,

  弘治皇帝大驚失色,反復念著這首詞,渾身熱血,心中激蕩,久久不能釋懷……

  “竟有如此磅礴意境,光是念出來,就讓人精神抖擻!好詞啊!這是太子寫的?”

  “臣也不知,不過……太子曾在東宮偷偷研究音律,也寫過詞。”牟斌如實稟報。

  弘治皇帝苦笑搖頭:“不可能是太子寫的,若是他所寫,早就來向朕邀功了。”

  牟斌頷首點頭,覺得有道理,難道是嚴成錦寫的?

  也不可能……

  嚴成錦這樣的年紀,怎會有如此高的超脫領悟,寫這首詞的人,分明是經歷了一生,是個老成之人。

  楊府,

  楊廷和念著這兩句詞,在書房中來回踱步,一次又一次驚嘆,胸中激動難以平靜:“寫得好,寫得太好了!”

  楊慎從良鄉回來,向父親討教,誰知道父親聽了,驚嘆不已,和他的反應如出一轍。

  楊廷和搖頭嘆息:“難,接不上來,為父也接不上來,是誰寫的?”

  楊慎有些委屈:“朱小壽說,寫這首詞的人,也叫楊慎……”

  朱小壽……那不是殿下嗎?

  楊廷和哭笑不得,太子偷跑出宮,竟是為了同自己兒子斗詩,楊廷和干咳一聲,道:“兒啊,日后朱小壽再找你斗詩,你就讓著他。”

  “父親知道他?”

  “他是太子殿下。”

  “……”楊慎。

  兩句詞,捧紅了良鄉藏書館。

  京城和周圍州縣的老儒生也來瞻仰這塊石碑。

  “只要把后幾句接上來,就能名垂千古。”

  嚴成錦發現,良鄉這巴掌大的地方,到哪兒都能看見儒裳綸巾的讀書人,比良鄉百姓還多。

  “讀完書便回去睡覺,也是無趣。”

  “是啊,江南好,江上煙波,夜里正是畫舫熱鬧的時候,咱們進京太早了。”

  街上走幾個書生。

  可惜,摩天水車不能開,每日少賺近百兩銀子。

  一個月就是三千兩,一座豪華的宅邸。

  這些書生大多家財雄厚,良鄉沒地方花銀子,他們反倒覺得無趣。

  大明是個有想法就能賺銀子的時代,熱水囊一出來,許多士紳把湯婆子丟了,搶購熱水囊。

  秋糧征收在即,張賢對著嚴成錦道:“大人,秋糧可否緩一緩,下官上疏奏請乞,明年再征收?”

  收上來的秋糧不多,眼下興修水路,每日要花去三石米糧,兩石白面,才能勉強維持。

  新修藏書館掏空了良鄉的府庫。

  拖欠稅糧在大明極為常見,更有甚者,鬧個災荒,朝廷把新稅和欠稅全免了。

  “欠著吧。”

  嚴府也沒有多少銀子,一下子掏出十五萬兩開辦造船廠,家里的府庫空了大半。

  出了衙門,走在良鄉的大街上,看哪里都像銀子。

  “這座宅邸是誰的?”

  嚴成錦打量著這座宅邸,常年失修,比嚴府還要老舊一些,朱漆掉了,露出腐爛的木頭。

  “這座舊宅,賣了幾年了,價錢太高沒人要。”當初買商鋪時,王不歲打聽過,這么破也敢賣一千二百兩。

  地段不好,又是在良鄉,給五百兩就是天價了。

  就算是在良鄉街道上的商鋪,最高也只開了一千兩。

  “幫我買下來!”嚴成錦道。

  王不歲以為自己聽錯了,修繕還要花一百多兩銀子呢。

  是了,嚴少爺最喜歡破舊的東西……

  王不歲很快找到這宅子的主人,將地契帶回來,嚴成錦看了眼,竟是那個叫胡恭的舊宅。

  打開院門,里頭還藏有三個流民,不用化妝,長得也像鬼一樣啊。

  烏漆嘛黑,瘦骨嶙峋。

  有點滲人……

  王不歲正要驅趕他們離開,林松手放在長槍上,家丁也拿起棍子,怕他們撲上來打人,嚴成錦卻攔住他們。

  “你們是從哪里來的,怎么不去草棚那邊?”

  “小人剛從河間府來,沒有草棚。”

  晚來的流民沒有草棚,也沒有田地,只能躲在這里過日子,外頭冷,抗的住的出去找吃食,扛不住的蜷縮在這里。

  “去草棚那邊吧,自會有人安頓你們。”

  幾個流民感恩戴德,跪在地上,接連磕頭。

  嚴成錦對著轎夫道:“帶他們去找張大人,在草棚區那邊再搭一個草棚。”

  轎夫領著他們去了。

  在院子里轉了一圈,大致了解這房子的結構,房子夠大,隔出來能做一個很大的“奇遇屋”。

  嚴成錦在工部學習的繪圖技術,再次派上用場,畫著一張草圖,讓王不歲找匠人來修繕。

  “按這圖來修,不就黑了嗎?”王不歲懷疑嚴成錦的畫圖技術。

  “就是要黑。”

  王不歲找了工匠來,將院子的頂部封上,整個府邸變得陰森起來,大白天嚇人。

  更讓王不歲不解的,嚴少爺還買來了棺材、繩索、鏡子、冥紙、大鍋、梳子、紅布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十日過去,整個宅院終于按嚴成錦的要求布置完了。

  良鄉流民草棚,

  忽然舉行選丑大賽,王不歲搖搖頭:“不夠丑,下一個。”

  “長得丑還有人要?”

  “不知道,這不是工坊的大東家嗎?他有特殊的癖好。”

  許多流民因為長得不夠丑,而自慚形穢。

  自認為長得丑的站了上去,因為看到王大東失望的眼神,信心倍受打擊。

  到底要多丑……

  王不歲選了二十個人,帶去給嚴成錦挑,經過嚴格篩選,只留下十五個人。

  接下來便是排練,流民藏在指定的地方,聽著嚴成錦指揮,什么時候該出來。

  “原來是嚇人啊?這個我們會啊!”

  這些流民竟無師自通,嚴成錦從頭走了一遍,差點沒給他嚇死……

  有點瘆人的感覺了。

  “大門要換一下,換得喜慶一些。”嚴成錦覺得這個大門不行,容易給人嚇跑。

  王不歲干脆掛上大紅燈籠,跟一般的客棧沒啥區別。

  次日,老王書房印出邸報,良鄉奇遇屋開門做生意。

  最關心老王書坊消息的是書生,在良鄉早就悶得不行了,就想尋點樂子。

  大門外圍著書生,特意來看看這奇遇屋。

  “王東家,里頭是賣什么的?”

  “里頭不賣東西,就是幾個流民,裝扮一番,嚇唬人,想尋樂子的,可以進去看看,一兩銀子一人。”王不歲笑著把情況如實相告。

  “別怪我沒提醒你們,這宅子里很嚇人,膽子小的,別進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