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09章 臣以尚方寶劍做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少爺行事,不多問。

  何能知嚴成錦要夜里出行,便去王府將王越請來。

  王越疑惑:“賢侄要去集賢樓做什么?那里是些窮秀才呆的地方。”

  當然是為了“偶遇”韓文……

  到了集賢樓,嚴成錦下了轎子,幾個姿色不錯的美婦在樓前賣弄,想不到韓文竟會來此地喝花酒。

  戴上人籠嘴,嚴成錦踏進集賢樓,大堂里吹拉彈唱,翩翩起舞。

  在一處偏僻的雅座中,果然看到身穿華服的韓文,似在欣賞詩作,一旁的豐腴女子執筆全神貫注,在寫些什么。

  青樓不乏才藝出眾的女子,淪落風塵后,吸引許多文人前來交流探討。

  “真巧?”

  韓文看見嚴成錦時,驚得合不上嘴,一向淡定的他竟變得有些慌亂起來。

  “不是嚴大人想的那樣,本……吾不是那樣的人。”

  等藝伎起身退了出去,嚴成錦才道:“下官知道,當戶部尚書壓力大,來放縱一下,乃人之常情,其實,下官也不是那樣的人。”

  大明又非一夫一妻制,逛青樓算不得什么。

  嚴成錦很開明。

  韓文卻驚得四望,所幸近處無人。

  嚴成錦坐下后,直接開門見山:“遇上了,下官想跟大人商討,良鄉開水路的事。”

  縱然被撞破了,韓文還是板起臉:“靡費太多,戶部也支不出來。”

  “夏稅剛過,正是府庫充盈的時候,太倉庫怎么會沒有銀子?”

  “開了漕運,明年年末的秋稅,良鄉定能納上來六萬兩銀子,韓大人賺了。”嚴成錦道。

  嚴府也能拿出五萬兩銀子,只是一下子搬出來這么多銀子,必定會引起錦衣衛的警覺。

  韓文沒好氣道:“你是故意跟著我來此的吧?”

  嚴成錦點點頭:“下官可以代良鄉寫一張欠條,明年秋糧時,定會還戶部六萬兩銀子。”

  韓文若有所思,一個縣城交六萬兩商稅,堪比一府之稅了。

  “本官不給,你是不是還要彈劾本官?”

  嚴成錦從胸口掏出一份彈劾疏奏,韓文大驚失色,這狗東西連疏奏都寫好了?

  慎重起見,嚴成錦準備了三個對策。

  韓文是大明少有的清直官員,由他來把持戶部最合適,倒不想逼得他罷官。

  “你寫欠條吧。”

  嚴成錦又從袖口掏出一張紙條。

  “……”韓文。

  連欠條都寫好了……

  接過來一看,韓文不禁詫異:“為何落款是良鄉的張賢?”

  “張賢是良鄉的知縣,當然要由他來落款。”

  韓文意味深長看了他一眼:“本官來此,只是為了切磋詩藝,嚴大人不要胡亂彈劾,招來誤會。”

  “下官一向守口如瓶。”

  清晨,霞光萬道。

  等下了早朝,韓文來到暖閣面圣。

  “陛下,臣懇請開通良鄉至盧溝橋的水路。”

  弘治皇帝臉色復雜無比:“愛卿不是駁回了嚴成錦的請乞,怎么自個兒卻請乞?”

  韓文面色羞紅,還不是讓嚴成錦那家伙在青樓撞見了,“昨夜嚴成錦給臣一張欠條,明年秋糧,良鄉上繳六萬兩稅銀。”

  李東陽心中一動。

  一個漕運的榷關一年也收不到這么多銀子。

  弘治皇帝心頭如古井落入大石,卻按下不表:“你怎么知道?”

  “臣派人調查過良鄉戶房的賬目,良鄉入賬高達十七萬兩銀子。”

  “十七萬兩!”弘治皇帝失聲道。

  嚴成錦那家伙總跟朕說良鄉清貧……

  “這么多銀子花到哪里去了?”

  韓文深吸一口氣:“陛下放心,良鄉并未貪墨,給流民采購鐵具,清繳夏稅,加上建藏書樓,便花去了這么多銀子。”

  他聽到這樣的賬目時,也嚇了一跳。

  弘治皇帝冷哼一聲:“宣嚴成錦和張賢來見朕!”

  “陛下,張賢遠在良鄉,一時半會兒恐怕……”

  “宣嚴成錦來見朕!”

  小太監急忙跑去都察院的衙門,弘治皇帝在殿中等了近半個時辰,不見嚴成錦來。

  “這個家伙,怎么還不來!”

  李東陽犯嘀咕道:“此子定是聽聞陛下盛怒,才故意拖延。”

  弘治皇帝恍然,是了,此子異常慎重,怕朕砍了他的腦袋,才故意拖著不來,“蕭伴伴,你去把他帶來。”

  片刻之后,嚴成錦大步踏入大殿:“臣嚴成錦……”

  “良鄉收了那么多稅銀,為何不上繳太倉,你竟私自挪用稅銀,可知何罪!”弘治皇帝聲音中夾雜著怒意。

  嚴成錦無情地獻上兩幅草圖和一把尚方寶劍,一塊免死金牌。

  弘治皇帝老臉猛地一抽:“你方才……回府取尚方寶劍了?”

  “陛下圣明。”

  韓文臉色怪異,這骯臟的免死金牌交易,他都懂。

  弘治皇帝冷哼一聲,看向兩幅畫,一副餓殍遍地,慘無人道,一副安居樂業,繁榮鼎盛。

  “這是什么?”

  “若將稅銀交上去,第一幅圖便是今后的良鄉,若將稅銀留下來,第二幅圖便是今后的良鄉,良鄉實在太清貧了。”嚴成錦偷摸看了弘治皇帝一眼:“銀子大多花在藏書館上了,衙門的戶房有賬目。”

  弘治皇帝心中隱隱作痛,宮中修繕也舍不得花這么多銀子。

  “開通了水路,明年秋糧能收上來六萬兩銀子?”

  “是。”

  弘治皇帝知道這家伙謹慎,暗中加了兩萬兩,道:“朕且不跟你計較,明年秋糧收上的銀子,不止六萬兩吧?”

  一年到頭,其實能收上來十二萬兩。

  鑒于陛下每次都會給他加兩成,嚴成錦早已壓縮了五成,陛下加兩成,也還剩三成。

  “陛下同意戶部撥銀?”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道:“這張欠條由朕來保管,收不上來,朕找你算賬!”

  “臣以尚方寶劍做保!”

  李東陽臉紅的低下頭去,反正這輩子是不好意思跟別人說,這個家伙是他的學生了。

  張賢組織流民,準備在良鄉開出一條水路來。

  良鄉有一條芡尾河,將河水引過良鄉縣城,連同盧溝河,良鄉的漕運就開成了。

  “這是水路圖,按著圖上的水路來挖,一日三頓管飯,還給發三文工錢。”

  張賢看了一眼,這條水路從良鄉的摩天水車經過,一直溝通到盧溝河。

  “下官這就去辦。”

  冬天流民的草棚漏風,呆在屋里跟呆在外頭,差別極小,干活還能讓身子緩和起來。

  聽說管飯,流民們拿著自家的鐵具,前來衙門報名入役。

  冬天總算有個生計了。

  今日批閱完疏奏,弘治皇帝決定去詹事府一趟,蕭敬邊走邊道:“陛下,有一事奴婢覺得十分蹊蹺,奴婢派給殿下侍讀的奴才,全都音訊全無。”

  弘治皇帝心中微微一驚,回頭問:“有這等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