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3章 朝廷免檢疏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正想回良鄉衙門。

  “大人,有個老頭要找您。”

  胥吏帶著一家老小過來,為首是個老頭,還有兩個婦孺和兩個孩子。

  嚴成錦提防地后退一步,“你們有何事?”

  為首老頭帶著他們,跪倒在嚴成錦面前,怯弱:“大老爺,小人梁中想在良鄉做炊餅買賣,聽說要交稅銀,不知道要交多少銀子?”

  他淪為流民之前,在保定府做過炊餅買賣,惡吏欺壓,才讓他們逃到京城當流民。

  梁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逃荒的時候餓死了,只留下孤兒寡母兩人。

  二兒子在良鄉的工坊當長工,領回來的工錢,堪堪夠養活一家五口人。

  梁中也想到工坊里干活。

  但工坊要的人數有限,規定了一家一戶,只能先安排一人出工。

  如今看見良鄉縣的人多了起來,梁中想重操舊業,賺些錢,補貼家用。

  不知道商稅他交不交得起。

  “賣炊餅?”嚴成錦問。

  商人帶伙計來做買賣,總是要吃飯的,賣炊餅倒是不錯的選擇。

  “若一月能賺三兩銀子,便收你十錢,若賺不到,就不收了,你自己看著辦吧。”嚴成錦漫不經心。

  梁中瞪大眼睛,一月哪能賺三兩銀子,大老爺這是成心不想收他的稅錢啊。

  “快給大老爺跪下,小人全家謝過大老爺。”

  梁中滿懷感激,帶著一家老小跪下。

  “???”嚴成錦。

  出了良鄉縣城,

  蕭敬命人把轎子抬了過來,弘治皇帝擺擺手,沉聲道:“轎里悶,朕走回去。”

  “陛下,良鄉到京城路途遙遠……”

  蕭敬還沒說完,弘治皇帝狠狠瞪了他一眼,蕭敬連忙低下頭,命人撤了轎子,跟在弘治皇帝后頭。

  “李卿家你說今日是不是嚴成錦故意設的局,他自己不敢彈劾,便叫張賢打頭陣?”

  李東陽搖搖頭:“依臣看不像,嚴成錦再大的膽子,也不敢算計陛下,且陛下微訪,他豈會提前知曉,只是,長寧伯和寧壽在良鄉的田地,可否要查一查?”

  “不必查了,此子謹慎無比,若非屬實,絕不敢輕易站出來。”弘治皇帝嘆息一聲。

  一旁的牟斌深深地表示贊同,嚴成錦這個家伙說是,那必定是有了二十成把握。

  否則,這個家伙是絕不會表態的。

  嚴成錦不知道,他疏奏已經被列為朝廷免檢疏奏。

  李東陽疑惑:“那這些田地?”

  “內閣擬旨,明日就歸還良鄉百姓,若他二人敢進宮鬧事,廷杖伺候!”弘治皇帝變得厭惡起外戚來。

  回到京城,

  李東陽隨弘治皇帝一同入宮,去了內閣值房,代弘治皇帝擬了兩道旨意,送往寧壽侯和長寧伯府。

  張家兄弟和周彧連夜入宮,找弘治皇帝求情。

  “陛下,沒了田地,臣一家老小如何養活?”

  “活不了了,活不下去了啊。”

  張家兄弟捶胸跌足哭嚎著。

  “快要收成了,陛下可否讓臣收了夏糧,再歸還良鄉?”周彧心疼一千二百畝地,地里還種著糧食呢,全給白送給良鄉?

  “朕不想見你們。”弘治皇帝陰沉著臉,音吐如鐘:“拖出去,各打二十大板,讓你們哭個夠。”

  張鶴齡問:“打完了,陛下可否將田地還給臣?”

  “蕭伴伴替朕看著,每一大板,朕都要聽見皮開肉綻的聲音,不許徇私!”

  太監將張家兄弟三人拖了出去。

  三人被扒了,按在板凳上,蕭敬親自監督行刑。

  張家兄弟怕了,周彧也怕了,以前打廷杖的時候,不僅不用,還能多穿幾條褲子,如今……

  一棍下去,哀嚎聲傳入了奉天殿,弘治皇帝心情才稍微舒爽一些。

  在前朝,他親眼看見外戚萬喜等人如何誤國,如今他竟也在重蹈先帝覆轍。

  張鶴齡吃痛,連忙求饒:“陛下,臣再也不敢了……”

  蕭敬安慰:“三位爵爺別怕,吃完這頓板子,就沒事兒了。”

  “你光錠試試!”

  “蕭公公,我要換人,這太監力氣太大!”

  次日清晨,

  上朝時,意外的沒看見張家兄弟和周彧。

  嚴成錦回到都察院值房,開始溫習大明律。

  溫故而知新。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每次翻開,都會有許多新的感悟。

  寫出朝廷免檢彈劾疏奏,嚴成錦做到了。

  在戴姍眼里,他成了金牌業務員,是都察院學習的榜樣。

  嚴成錦派人打聽張家兄弟和周彧的消息,似乎被陛下封鎖了,沒打聽出什么來。

  次日沐休,天色灰蒙蒙亮。

  朱厚照喜不自勝地來到嚴府,看見嚴成錦躺在藤椅上,春曉和千金替他揉捏身上的筋骨,好不愜意。

  這幾日,他在良鄉和京城奔波,渾身酸痛,才讓春曉和千金替他活絡一下筋骨。

  “讓本宮試試。”

  東宮里多的是伴伴和宮娥,還有太子妃,這廝就是惦記春曉和千金靈活的指法。

  “殿下再不回宮,臣喊錦衣衛了。”

  “你起來,本宮告訴你一個秘密。”

  朱厚照什么都不好,唯獨有一點好,傳播消息的速度,比光纖還快。

  “宮里又有八卦了?”嚴成錦將信將疑地站起來。

  朱厚照美滋滋地躺了下去:“本宮的大舅和二舅說,要報復你,還有長寧伯,那夜父皇罰了他們一頓板子,還讓蕭公公親自盯著,半月之內,應該是下不來g了。”

  嚴成錦嘴角掛著笑容:“殿下還真是給臣帶來個好消息。”

  朱厚照一臉懵然,本宮的大舅和二舅,一點排面都沒有的嗎?

  嚴成錦對著何能:“準備轎子,本少爺要去良鄉。”

  陛下責罰寧壽侯等人,就說明恩準了張賢的請奏,此時,圣旨應該到了良鄉了。

  至于張家兄弟和周彧,他一點也不怕。

  智商實在太感人了……

  何能把冰鎮過的大西瓜,蠶豆,春餅,點心,菊花枸杞茶等消遣品裝進轎子里。

  朱厚照看他要去良鄉,也道:“本宮也去良鄉看看。”

  “臣聽說新來的楊延和詹士十分嚴厲,殿下還是回宮吧。”

  新上任的詹士楊延和,從四書五經,到各家書法,親自教授。

  朱厚照渾不在意:“本宮不聽,他還敢揍本宮不成?”

  嚴成錦懶得理他,反正打龍鞭認主了,也不打在自己身上。

  坐上了轎子,朱厚照弄了一匹馬,跟著嚴成錦去了良鄉。

  大清早就有商隊,押運在官道上。

  見到的大多是兩種車。

  一種是包趕程,一種是太平車。

  包趕程既快又不怕風雨,駕著騾車可披星戴月而行,適合長途跋涉。

  太平車是牛車,車型寬大,又粗又重,車上掛有鈴鐺,經過時叮當叮當的響。

  兩種車一快一慢,各有好處。

  馬匹稀少,許多小商販雇傭順風牙行的太平車,只到順天府。

  路過順風牙行,嚴成錦撩開轎簾瞅了眼。

  牙行規模還很小,只有些馬車和太平車,做貨車租賃生意,良鄉的小商人帶不走貨,來這里租車。

  進入良鄉主街道,嚴成錦前往良鄉衙門,朱厚照淘新鮮玩意兒,進縣就沒影兒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