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9章 慎之又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王府,

  王守仁跪在廳堂前,王華舉起棍子,狠狠地抽在他背上:“你可知如今陛下被氣得如何了!”

  弘治皇帝三日不上朝,舉朝皆知。

  王天敘在一旁杵著拐杖,勸道:“陛下偶爾放松一下,也是好事。”

  “爹,你不知這逆子在宮中捅了多大的簍子!”

  王守仁一言不發。

  徹查這筆軍餉的去向,將貪墨軍餉的人揪出來,此乃利國利民的大事,他并不后悔。

  只是陛下性情大變,令他匪夷所思。

  沒有陛下的旨意,京營整飭還如何能繼續下去,千辛萬苦捅破了這層紙,只差最后一步,實在可惜。

  王華憂心忡忡,此刻不敢進宮,哪里都不敢去。

  聽聞奉天殿之事,他便把王守仁召了回來,以免再惹出什么事端。

  只求盡快平息過去。

  “不見!”王華正煩著。

  王守仁想了想,勸道:“老高兄極聰慧,若爹不親自去打發,恐怕他不會罷休。”

  王華猶豫片刻,丟下竹棍,大步走到府門外。

  只見嚴成錦站在門前。

  “王大人好,下官找伯安兄。”

  “你不知捅了天大的簍子?王守仁不在,你回去吧,這幾日還是不要胡亂走動為好。”王華道。

  “朝中情況王大人也知曉,解鈴還須系鈴人,非伯安兄不可。”

  嚴成錦知道,王華雖奉朱程理學,不愿意接受心學,但正德朝時,劉謹曾用王守仁的性命威脅王華,王華眼皮也不眨一下,足以見得,他是個剛直的人。

  果然,王華嘆息一聲,轉身回到府中。

  不一會兒,王守仁就出來了,心中一喜:“老高兄來得正是時候,讓在下免了一頓皮肉之苦。”

  “陛下給了五日時間,徹查京營背后之人,此事非你不可。”

  王守仁大驚:“陛下不是在宮中驕奢淫逸?”

  “陛下裝的。”

  看見王守仁一臉“臥槽”的表情,嚴成錦知道他很震驚。

  嚴成錦也驚嘆弘治皇帝的演技。

  那夜諫言過后,弘治皇帝痛哭了半宿,緊接而來的,便是歇斯底里的憤怒,命錦衣衛讓嚴成錦半夜入宮。

  嚴成錦拒絕了,給府外的錦衣衛暗哨,送了一封書信。

  徹查京營牽涉的官員太多,從成化年到弘治年,吃空餉有多少人,史料并未將名字列出來。

  抓京營中吃空響的千戶和百戶容易,抓朝中大臣難。

  陛下命刑部和都察院徹查此事,若是刑部和都察院也參與其中,勾結起來,將是一股極大的阻力。

  要慎之又慎。

  嚴成錦沒想到,為了麻痹大臣,弘治皇帝會來欲擒故縱這一出,牟斌告訴他,陛下是裝的。

  王守仁升任刑部主簿后,翻查了許多案子。

  以他的聰慧,加上王越的輔助,定能揪出吃了空響的大蟲,將名冊交給陛下,接下來就好辦了。

  …………

  四日過去。

  乾清宮,

  大臣們各懷心事,陛下突然性情大變,內閣三位大人領頭規勸,大臣們只好作陪。

  戶部給事中陳應面色輕松,望著乾清宮里,陛下如此,倒是好事。

  眼見弘治皇帝如此,一些大臣臉上緊張,心下卻輕松無比。

  張皇后心急如焚,兩日不見嚴成錦入宮,便吩咐韋泰道。

  “命嚴卿家來見本宮!”

  嚴成錦來到乾清宮,今日無論如何要給張皇后和大臣一個交代。

  王守仁還沒傳來消息。

  大臣們望了過來,看嚴成錦怎么說。

  朝著張皇后,嚴成錦微微躬身:“還請娘娘和諸位大臣,再給臣三日。”

  張皇后柳眉微蹙,李東陽嘆息一聲,不將希望放在他身上了,連他們都沒有辦法,想必嚴成錦也沒有辦法。

  乾清宮中,弘治皇帝依舊是一身紗衣長袍,容光煥發,完全沒有往日的疲憊之態,氣色比以前好了許多。

  就是看起來有點痞里痞氣。

  張皇后潸然落淚。

  正在這時,王守仁快步來到乾清宮,跪伏在大殿之前,眾人目光紛紛落在他身上。

  只聽王守仁大喝:“陛下!吃京營空響之人已經查清楚,還請陛下過目。”

  說著,雙手奉上一份疏奏。

  弘治皇帝微微抬手,鼓樂琴鳴即止,蕭敬快步將疏奏呈上給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臉色變得無比嚴肅,翻開疏奏:“戶部給事中陳應,戶部郎中魏景,刑部給事中唐懷安,禮部主簿岳素,工部郎中季清……”

  一口氣便念了十六人。

  隨著聲音傳出,一道道人影在大殿外跪了下來,齊聲高呼:“陛下,臣冤枉!”

  “臣等冤枉啊!”

  李東陽等人面面相覷。

  他們此刻才明白,陛下壓根就沒瘋。

  弘治皇帝疑惑:“王卿家,若說戶部吃響,朕尚且能理解,為何還牽涉禮部、工部甚至刑部,可有冤枉啊?”

  王守仁道:“以上諸位大人,調任前都曾任職于戶部,臣或許有遺漏,但絕無冤枉,這是京營向戶部索銀的名目,還有各位大人的批字,以及京營中千戶的供認。”

  王守仁呈上一沓賬本和供書。

  “陛下,臣冤枉啊!”

  弘治皇帝站起身來,翻了翻這些名目和供書,丟到陳應等人身前,眾人說不出話來,陛下這一手,他們誰也沒料到。

  戴姍連忙跪在地上:“陛下,這名冊中,唯獨沒有都察院之人,不如交給都察院審理,陛下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點頭:“準奏。”

  戴姍有些遲疑:“若查實,如此多官員,陛下要如何處置?”

  “皆發寧夏邊陲充軍!”

  陳應等人嚇得額頭直冒冷汗,差點沒尿出來。

  戶部尚書周經噗通一聲,踉蹌跪在地上:“臣……有不查之罪,請求致仕!”

  身為戶部尚書,流失如此多靡費竟毫無察覺,方才雖沒有點到周經的名字,嚴成錦不知道周經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無論如何,他是該致仕。

  弘治皇帝點頭應允。

  十六個哭嚎的官員被拖下了下去,一同被下獄的還有京營的千戶和百戶,他們與朝中大臣勾結,將軍餉收入口袋中,還侵占軍田為私田,當起地主,按罪該殺。

  戴姍親自將那些罪證抱起,起身告退。

  京營空響案,就此結束。

  正當張皇后和李東陽等以為弘治皇帝恢復往日之態時,弘治皇帝卻面如死灰:“朕累了,都退下吧。”

  宮女和太監們魚貫而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