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37章 下官有句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到了威遠城。

  王守仁命人把宋氏天文望遠鏡,架到城墻上,還有火炮和巨石,巨石防止火炮后震。

  一門火炮逾千斤重,將五十門搬上城墻,絕不輕松。

  “行軍疲憊,還是先修整一下吧。”張懋道。

  王守仁堅持:“不可,火炮運輸已拖延一些時日,想必韃靼人下一波攻勢,很快就要來了。”

  趕來威遠的這段時間,守軍一直與韃靼人周旋,知道威遠城守備越來越弱,韃靼人必定乘勢追擊。

  王守仁親自將宋氏望遠鏡搬上城墻,老高兄給的東西簡直是神器,十里之外也能看得清楚。

  夜里,王守仁抱著被子,就睡在城墻上。

  次日一早。

  張懋和王守仁猛然一驚,似乎有馬蹄聲從遠處傳來,是韃靼人的鐵騎?

  王守仁湊到宋氏望遠鏡上。

  鐵蹄踏在大地上的聲音,煙塵揚起,浩浩湯湯,哪里止有兩萬人,至少有五萬之數!

  正奔襲而來!

  張懋大喝一聲,城墻上的神機營都打起了精神。

  “大人,戰還是不戰?”副將問。

  王守仁道:“攻打威遠哪里用這么多騎兵,韃靼人真正想要攻打的,是大同!若是威遠閉關守城,韃靼人就會越過威遠,直接攻向大同,以大同的兵力,必敗無疑!”

  韃靼人越來越近了,眼看還有六七里地。

  “將軍可敢去誘敵!”王守仁看向張懋。

  “咱們加起來才五百人,對方五萬人,這敵,如何誘?”

  王守仁卻陷入了沉思。

  起初他還不明白,為何嚴成錦不派騎兵與韃靼人正面抗衡,而是給他火炮,如今看了一眼他終于明白了,派騎兵打不贏。

  與韃靼人有一戰之力的,只有王越帶出來的寧夏邊軍,但從寧夏掉來威遠,或會致河套失守。

  王守仁想不明白的是,老高兄怎么會提前知道火篩的兵力?

  “下官有一計,大人盡管去迎敵,縱然大人身死,下官也能保住威遠城。”

  張懋老臉微微一抽,似乎也沒有辦法了,“你說說看。”

  王守仁和張懋商議好了計劃,張懋帶著一支百人騎兵,出城誘敵,將韃靼人的大軍引過來,進入火炮的射程,韃靼人還不知他們裝備了五十門火炮。

  嚴成錦隱晦的提點過王守仁,火炮和宋氏天文望遠鏡如何用。

  用天文望遠鏡來輔助火炮瞄準,在一百年后的崇禎中期有過。

  當時流寇進犯安慶,張國維就是用天文望遠鏡當做觀測,指揮戰斗,看五十里之外近如咫尺,兵力雖少,卻打得流寇死傷慘重。

  張懋卻質疑:“這門火炮能打出這么遠的距離?”

  “這個……還沒試過,聽嚴大人說,此炮經宋景改良過。”王守仁道。

  張懋望著城外,嘆息一聲:“本將去了!”

  張懋從威遠守軍和京營中挑選了兩百精銳,駕著快馬,朝韃靼人沖去,在城外三里左右,和韃靼人相遇。

  原本要奔襲大同的韃靼人,見威遠這么點人也敢來戰,號角響起,大軍包圍過來。

  一支小股遇大股。

  “撤!”

  張懋不戀戰,一個沖陣后,勒馬往回趕,離威遠城還有二里地呢,火篩騎兵奮力追擊。

  眼看就要追上之際。

  轟地一聲,

  天上降下數道流火,落地便炸開來,在前方炸開,煙塵彌漫。

  守城上,王守仁透過望遠鏡清楚的看見炮彈落地點,立即大喝:“沒打中!第二排把炮口再抬高一些!”

  火炮安裝的角度不同,射程也會不同。

  剛才一排的幾門火炮,只是作調試用,此時士兵們快速將還沒發射的二排火炮,炮口抬高了許多。

  火篩知道,火炮沒有準頭,繼續追。

  張懋一看天上忽然啞火了,直想罵王守仁他爹,怎么生了這么個兒子……

  可旋即,

  天上又有數道流火飛來,轟地一聲落入韃靼人的軍陣中,頓時血肉橫飛,盔甲混著肢體飛到天上。

  竟然調整了火炮?

  火篩大驚失色,此地距離威遠城,至少還有一二里地,人目怎么可能看清楚炮彈落下的地方?

  “停,不要追了!”

  爆炸聲不絕于耳,兵荒馬亂,天上的火光如同下雨一樣,每一次落下,就有一大片焰火炸開,震得耳膜生疼。

  他發號施令晚了!

  張懋駕馬飛奔,身后一陣轟隆聲,這門火炮的威力,驚得他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大明什么時候有這么強悍的火炮了?

  “曾鑒那孫子,有如此強的火炮,也不跟老夫說一聲,哈哈哈”

  這門火炮的威力比碗口將軍強許多,射程二里有余,但在嚴成錦看來遠遠夠不夠,弗朗機炮的威力足足有五里,還有很大差距。

  若不是火篩攻來,嚴成錦還要宋景再研究一段時間。

  城墻上,

  王守仁大喝:“將彈藥全部打出去!”

  副將卻問:“大人,不留一些防備,若火篩再來襲,要如何抵御?”

  按尋常人的想法,定然會留一些。

  但王守仁不會。

  帶來的彈藥不多,若不能一次將火篩擊潰,火篩再來襲時,威遠并沒有抗擊之力。

  這次把他們打痛了,他們就不敢來了。

  …………

  嚴成錦出宮的時候,在午門旁的下馬碑,又遇到了李東陽,“李大人好啊,下官也等轎子。”

  李東陽側頭一看,是嚴成錦這個家伙,笑道:“衣冠禽獸。”

  嚴成錦樂了:“多謝李公夸獎。”

  在大明,衣冠禽獸還不是個罵人的詞,官員的衣服上,有各種各樣禽和獸的圖案,所以,衣冠禽獸一般是說人當了官。

  真正理解,應該把衣、冠、禽、獸四個字分開來念。

  禽自然是天上飛的,云鶴,鴛鴦,錦雞等都算,獸就是地上跑的,斗牛,麒麟,狻猊等。

  他說的,是今日自己穿著欽賜的麒麟皮膚。

  嚴成錦當了都察院御史,李東陽不由聊起了業務:“近日,可曾有彈劾啊?”

  嚴成錦一臉慚愧:“下官還沒有想彈劾的人。”

  身為御史,大明堂堂言官,你竟然沒有想彈劾的人?

  李東陽輕嘆一聲:“本官當初就該跟陛下說,讓你去禮部。”

  嚴成錦想了想,道:“下官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便是!”

  “下官……可否彈劾李大人?”

  李東陽氣得一甩衣袖,你個笨蛋,讓你彈劾,不是讓你彈劾本官啊!

  “倘若有一天,本官聚斂無厭,懶政失職,你盡管往死里彈劾本官,不必留情面!不過……如今嘛,你先不要彈劾。”

  嚴成錦悻悻然。

  本想跟李東陽說,下官第一次彈劾,能不能給下官練練手。

  見李東陽一臉警告之意,他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李東陽知道他謹慎入微,怕打擊了他的積極性,便又安慰:“善者懷德,惡者畏威,你不用顧忌,盡管彈劾就是。”

  嚴成錦知道,想彈劾李東陽,這輩子恐怕都不大可能。

  從弘治朝到正德朝,李東陽沒犯什么大錯,倒是可以考慮彈劾劉健,他屢次舉薦的人,都啪啪打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