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30章 意外的禮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起初百姓們還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但隨著更多的證據浮出水面后,即使那些最初收了王平錢的人們還想再為曹操做最后一番辯駁,卻因為敏銳地察覺到這么做也于事無補之后,趁早打消了這個念頭。

  畢竟,他們已經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對于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們并沒有為楚云和王平善后的義務。

  事實上是,就算他們愿意去做,也是沒用的。

  徐庶拿出了足夠多的證據,和詳細的記載,近乎完美地還原了當初徐州百姓們慘遭曹操屠戮的整個經過。

  這一下,百姓們炸開了鍋,隨著謠言的不攻自破,將士們的態度也重新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沒錯,現在的荊州軍們比過去還要擁戴劉備和劉琦。

  因為他們擔心,即使是舉城投降,甚至獻出劉備和劉琦的人頭,得到的也是曹操麾下大軍的鐵蹄踐踏,火焰燒毀房屋,家中的女眷淪為曹軍將士們泄欲的工具。

  可以說,曹操的形象從慈眉善目的賢良之主,一落千丈成為了來自地獄的索命閻羅。

  這樣徹頭徹尾的變化,讓被蒙在鼓里的劉備和諸葛亮驚呆了。

  他們在驚喜之余,亦在加派人手企圖找到改變輿論風向的幕后推手。

  然而,徐庶對自己的保護非常到位,隱藏得堪比二十世紀的頂尖特工。

  劉備和諸葛亮最后非但沒能查到任何蛛絲馬跡,甚至都不知道此事與劉琦有關。

  作為劉琦的影子謀士,徐庶這次無疑立了天大的功勞。

  劉琦主動單獨宴請徐庶,一是向他真心拜謝,二是繼續向他虛心請教。

  “先生,您請坐!”

  熱情如火般將有些不好意思的徐庶拉近自己的房間后,劉琦身為人主,卻親自為徐庶拉出一張虎皮椅,請其先行入座。

  滿是菜肴的圓桌上,幾乎都是徐庶最喜歡的菜色,可見為了犒勞徐庶,劉琦已經提前做足了功夫,運用多方途徑去了解徐庶的口味。

  “公子盛意,在下不勝感激啊!”

  三番五次推脫無用后,徐庶只能認命般地率先坐了下去,然后趕緊請劉琦坐下。

  劉琦看著宛如自己救命恩人般的徐庶,笑呵呵地坐到他的正對面。

  “先生!二十年的陳年佳釀!請!”

  主動替徐庶倒酒后,劉琦又慢悠悠地替自己也斟滿酒,然后先行一飲而盡。

  “先生!我干了!您隨意!”

  “公子言重了!”

  撲鼻的酒香刺激著徐庶的嗅覺和每一根神經,誠然,劉琦能力平庸,但其愛才、惜才更重才,正是這一點,打動了徐庶,才令他甘愿做劉琦的影子謀士,藏匿于幕后助劉琦掌控大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劉琦才開始談論起公事。

  “先生,此次重振軍心,全仰賴先生之功,只是我擔心,就算現在將士們與我們又一次同心同德,可事實上我們還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在這場防守戰中取得優勢。”

  劉琦確實清晰地認識到了目前自己和劉備所處的情況。

  雖然楚云和王平的謠言之計,被徐庶非常完美地出手化解,但也只不過是重新回到先前的情況,雙方懸殊的實力差在客觀上并沒有縮小。

  “公子分析得很對,但是還請公子不要動搖抗爭到底的決心。

  襄陽在,則荊州在,襄陽若是被曹操攻破,公子在襄陽,將再無退路,包括江夏。”

  大概是為了徹底斷絕劉琦的退卻之意,徐庶在“包括江夏”這四個字上的語氣格外加重了幾分。

  “先生說的沒錯,江夏的守軍已幾乎全部被調到襄陽,如果曹軍能攻破現在的襄陽,那么江夏對于曹軍而言,不過就是一張一捅既破的窗紙罷了。”

  劉琦頗為認同地說道。

  “好,如果公子能堅持這一點不讓步,在下倒是有一個計策,或許能逼退曹軍。”

  頓時,劉琦看向徐庶的眼睛都直了,握著杯子的手,也變得再也穩不住了。

  “先生若有此等良策,還請快些教我!”

  現在的劉琦,幾乎是在強忍著站起身抓住徐庶求救的沖動。

  “公子,依在下之意,此計可分兩步并行。

  上計為詐降之計,公子不妨先提前向劉備打好招呼,然后派人秘密致書給曹操,謊稱有歸降朝廷之心,愿開城門獻城歸降,只要不失封侯之位就好。”

  “先生,我倒是覺得,曹操恐怕沒那么好騙……”

  劉琦本不想輕易反駁徐庶的觀點,但他認為這么普通的詐降之計,怎么也騙不到曹操。

  “公子誤會了,我并不是指望這個詐降之計就能騙過曹操相信,但這至少有可能讓曹軍露出破綻。

  如此一來,我們就有了主動出擊的機會。”

  “主動出擊?!”

  劉琦在一剎那間,還誤以為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敵我實力相差如此選手,現在諸葛亮沿著江岸扎營設防,都被曹軍正面擊退。

  而荊州水師的實力,比起劉備軍尚且不如,又如何敢對曹軍主動出手?

  “沒錯,公子,就是主動出擊!”

  徐庶仿佛料到劉琦會有這樣的反應,他有些受用地含笑解釋道:“公子,在下的意思,并不是讓公子派兵去攻打曹操的大營。

  公子莫要忘了,曹軍眼下駐足江流南岸,雖聲勢浩大,實質上確實一股孤軍。

  其所需的糧草、軍械等供給,都需要由江岸以北的船只進行運輸。”

  頓時,劉琦心領神會,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我派荊州水師乘船截擊曹軍的運輸船?!”

  “不錯!”

  “可是,就算曹軍不善水戰,以曹操的多疑性格,也一定會在運輸船上加倍小心,我們想得手,恐怕沒那么容易。”

  “公子心思縝密,顧慮周全,但是莫要忘了,在下的意思是公子先以求降信來迷惑曹操,只要曹操有所意動,公子就有在江岸上得手的機會!”

  徐庶的計策,既有兵不厭詐,又有聲東擊西,可謂兩計合二為一。

  “先生這上計,已是張良之計,不知下計又當如何?!”

  劉琦只覺得徐庶仿佛又一次為自己帶來了希望。

  “公子,這下計,自然是要致書孫權了。”

  “致書孫權?!”

  劉琦頓時露出難以掩飾的厭惡之色:“莫非先生也想勸我請孫權派兵進駐荊襄?”

  “當然不是。”

  并非因為看出劉琦的臉色而見風使舵,徐庶是打一開始就沒想過這樣的餿主意。

  對于劉備來說,請孫權入主荊州這個主意并不壞,一來他與孫權一直有所來往,關系相處得還算不錯。

  二來,荊州本來不算他的,就算孫權來了,只要能合力擊退曹操,劉備一樣可以借助局勢的混亂,在荊州占有一席之地。

  至于那些原本屬于劉琦的地盤,就算被孫權瓜分走一部分,又與他劉備有何干系?

  但是對于劉琦而言,就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了。

  荊州這份基業本來就是劉表留給劉琦的,作為荊州名義上的正統繼承人,劉琦當然希望自己能實質掌控的地盤越多越好。

  盡管目前因為各方面原因,他已經不得不接受把一部分領土讓給劉備的事實,但要再多一個來搶食吃的孫權,他自然是不愿意的。

  “公子的顧慮,在下明白。”

  像是早就算準了劉琦的心事一樣,徐庶自得一笑,又道:“在下的意思,只是與孫權交好,同他達成協議,讓他出兵自東南方登岸,襲擾曹操的邊境即可!”

  “先生的意思,是要讓曹操首尾難顧?”

  “這是其一,還有一點,在下不敢說……”

  “先生待我如師如兄,有什么話,先生盡可直言無妨。”

  劉琦真誠地向徐庶鞠躬一拜。

  “那好吧,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給公子留一條退路……”

  瞬間,房間之內,鴉雀無聲。

  徐庶的意思,再通俗易懂不過。

  萬一曹軍當真攻破襄陽,恐怕劉琦只能在做曹操的階下囚,或者當孫權的座上賓這兩種選擇了。

  無論哪一種,在劉琦看來,都是莫大的恥辱,但即便如此,劉琦也不得不承認。

  再不濟逃往江東,總比被曹操抓住、羞辱甚至被殺要好上千百倍。

  “明白了,先生,就按你的意思辦吧。”

  這一刻,身為人主,劉琦已經放棄了幾乎所有的驕傲和尊嚴。

  當然,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對于劉琦而言,追求尊嚴已經是一件近乎奢侈的事。

  “公子能想通,真是太好了!”

  徐庶最擔心的,還是劉琦不愿意為此低下曾經高傲的頭顱。

  “先生說笑了,都到了這個生死關頭,還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另一方面,收到襄陽變故消息的曹操,正秘密召集楚云、郭嘉還有曹昂三人進行商議。

  “這是怎么回事?前幾日襄陽城內的百姓們,不還是都站在我們這一邊嗎?!”

  曹操罕見地表現出氣急敗壞的模樣,用手敲打著桌子,來發泄自己心中的怨氣。

  見曹操少見地發了火,楚云、曹昂還有郭嘉三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想先開口觸曹操的霉頭。

  還好身為真正的明主,曹操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還是非常到位的。

  呼出一口氣,曹操下意識地用手揉了揉太陽穴,平復心情道:“好了,方才是我失態了,不過誰能來解釋一下,為什么百姓們現在又站到了劉琦和劉備那一邊!而且,據說還對我罵聲不絕!”

  頓時,楚云和郭嘉一同望向曹昂,似乎是在用眼神說:公子,這得罪老板的話,還是只有你能說啊!

  見狀,暗罵二人沒有義氣的曹昂只能硬著頭皮道:“父王,似乎是當年徐州之事被人揭露,而且過程講得詳細具體,百姓們因此才會……”

  “好了……我知道了!不用說了。”

  一提及徐州屠城之事,曹操頓時就明白了其中原委,老臉一紅,也不好意思再多問下去了。

  畢竟,是曹操自己做了虧心事。

  為了緩解寢室內的尷尬,郭嘉趕緊轉移話題道:“魏王,為今之計,還是該商討如何應對才對。”

  曹操順坡下驢道:“是啊,奉孝可有良策?”

  敢說這話,郭嘉自然是早就提前想好了自己的計策。

  “魏王,在下以為,雖然依靠拉攏民心最終瓦解襄陽守軍斗志的計劃沒能成功,但我們也并非一無所獲。

  首先,利用這段時間,我軍已經把大軍所需的糧草都成功運到了大營之中,足夠維持半個月之久。

  再者,現在的經過修正,我軍將士斗志昂揚,而襄陽守軍們一直處于高度戒備狀態,相比之下,我軍將士在精力、體力上已占據上風。

  所以在下認為,不妨趁此機會,發動正面進攻,不再給劉備和劉琦其他機會!”

  這時,曹昂第一個喊出來表態道:“父王!兒附議!”

  一向是主戰派的曹昂聽到郭嘉的主意,肯定會舉雙手贊成,這一點毋庸置疑。

  曹操看向唯一還沒發表看法的楚云,笑道:“云兒,奉孝的話,孤也覺得很有道理,不知你怎么看?”

  果然,每次到了最后,曹操總希望楚云能提出一點兒更高明或者更特別的看法。

  然而這一次,楚云要讓曹操失望了。

  “叔父,侄兒也覺得,以眼下的情形來看,應當盡快開始攻城。”

  原因非常簡單,如今的曹軍有十余萬之眾,兵力、資源以及其他各方面條件,都與劉琦、劉備聯軍存在著無法逾越的巨大差距。

  戰爭無可避免,語氣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更多未知的變數,不如抓緊利用實力和智慧的優勢所帶來的好處,一鼓作氣消滅敵人,奠定勝局。

  “嗯……”

  見三人的意見出奇得統一,曹操稍加思考后就下了最終決斷。

  “好吧,就依照你們的意思,子脩,下令讓將士們做好準備,三日之后,我們就大舉攻城!”

  “兒領命!”

  然而,曹操怎么也沒想到,兩天之后,正當他準備揮師東進攻打襄陽的時候,劉琦的信使,卻送來了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禮物。

  劉琦的乞降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