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93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程普話音一落,韓當一拍腦袋,問道:“不知太子太傅可是想效仿韓信,以背水一戰,使得將士們激發斗志,以一當十?”

  “當然不是!”楚云立刻搖頭繼續道:“你可知道,‘背水一戰’之所以能成功,是韓信結合各方面因素,根據當時自身面臨的情況作出的決定,我們如若貿然搬用效仿,下場只會是死路一條!”

  “那您是打算……?”程普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等過了河再說。”楚云刻意賣起關子,程普三人也只得老實奉命,繼續向河岸附近進發。

  江東大軍向西南方向進發的同時,蔡瑁正在忙著準備乘大勝之勢,向尋陽繼續進攻。

  蔡瑁本以為孫策會派人來救援蘄春,但直到他攻克蘄春,派人在附近方圓數里內搜查個遍,也沒有發現江東軍的任何蹤跡。

  對蔡瑁來說這意味著孫策大概率知道自己無力守住蘄春,只能收縮兵力固守廬江,甚至連廬江都可能有放棄的打算。

  那么蔡瑁覺得,連蘄春都如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拿下,那守軍更少的尋陽便注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留下一萬兵力駐守蘄春,作為補給己方糧草軍械的臨時基地,蔡瑁便率領余下的四萬大軍,帶著充裕的糧草開始向尋陽發起進攻。

  當他再次輕易攻克尋陽后,他終于發現事情似乎有些不對勁。

  并不是因為獲勝得太過輕松,而是因為在拿下尋陽之后,他仍沒有得到任何江東軍的動向。

  要說能拿下蘄春是他“兵貴神速”的功勞,倒說得過去,但孫策的反應就算再慢,也不至于連救援尋陽都來不及。

  懷揣著些許不安的蔡瑁,沒有再貿然率軍繼續深入廬江境內,而是在尋陽稍作安頓,并開始派遣巡邏兵,向四周打探有關廬江境內軍隊的動向。

  蘄春與廬江間的河流異常湍急,尤其是上游之水,與洶涌的江流相比也毫不遜色。

  江東軍近水扎營,安頓下來以后,楚云與江東諸將于帥帳開始商議下一步計劃。

  “聽說太子太傅已下令,命人堵住以沙袋堵住上游之水?”最后一個進帥帳的周泰好奇地問道。

  程普笑道:“末將懂太子太傅的意思了,太子太傅是想效仿淮陰侯破龍且之法,誘蔡瑁來攻,再詐敗引敵追擊,待時機成熟,便卸去沙袋,以上游的湍急河流,水淹蔡瑁!”

  一聽楚云有這般巧妙的策略,韓當的臉色也變得更好看起來。

  楚云笑了笑,道:“老將軍只猜到了一半。”

  “哦?那還請太子太傅賜教。”程普更加感興趣地虛心問道。

  “此計先人既已用過,那蔡瑁未必看不出來,若是他如此輕易就上當,我們自然可以以水淹之,可若是他不肯中計來攻,我們又當如何呢?”

  見程普三人撓頭不語,楚云便繼續道:“我們要結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法子,才能扭轉戰局!”

  韓當恍然道:“末將明白了!太子太傅意在奪回蘄春!”

  “義公將軍這次就說對了。”楚云總算感到些許欣慰,心想這些江東悟性也不是太差,又道:“我們只留少量兵力在這河岸邊的營地駐守,將主力大部隊派去攻取蘄春,如今蔡瑁占兩城之地,若要再派兵來此處攻襲我們,勢必兵力有所分散,那時就是我們重奪蘄春的絕好機會。”

  “太子太傅此計甚妙!”

  “末將也以為此計可行!”

  程普、韓當、周泰三人無不感到心情振奮。

  周泰更是忍不住毛遂自薦地請命道:“待時機一到,還請太子太傅準許末將率軍攻襲蘄春,末將定當一舉奪回蘄春,如若戰敗,甘受軍法!”

  看出周泰的建功之心,楚云搖頭道:“幼平將軍還是隨我在此安營扎寨吧,我需要將軍你的協助。”

  程普、韓當聽這話可就樂得合不攏嘴了,看著陷入沮喪的周泰,一人拍著他一邊肩膀,安慰道:“幼平放心,我們二人定當不辱使命,替主公奪回蘄春。”

  周泰現在的心情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在他看來,一定是自己先前出言頂撞挖苦楚云的次數最多,所以楚云才記仇將建功立業的機會分配給另外兩位將軍。

  其實,楚云之所以這么安排,只是因為他覺得周泰這人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錯,是一個忠心護主的人,有他在身邊,楚云對自己的安全更放心一些。

  畢竟楚云的這個計劃,是自己兵行險著,只留少部分兵馬在身邊,如若發生什么變數,需要一位強力武將為自己保駕護航。

  自己再怎么說也只是來打臨時工的,為此搭上性命,怎么想都劃不來。

  “德謀將軍,義公將軍。”

  “末將在!”

  “末將在!”

  “命你二人率兩萬步軍,兩千騎兵,北上繞行,與尋覓山林藏匿,務必切記隱蔽行蹤,我會將大部分哨騎分配給你們,一旦收到蔡瑁大軍出城向位于河邊的我軍營地移動,便伺機攻取蘄春,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末將遵命!”

  如此一來,楚云留在身邊的人馬,就只有五千左右,但總兵力處于劣勢的江東這一方,若不走一步險棋,自是難以扳回劣勢。

  周泰想到楚云會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兵力,但沒想到楚云膽子這么大,居然只留五千人保護自己,想到對方身為一個外來客能有如此膽色,欽佩之余,不免開口問道:“太子太傅,只留五千兵馬是不是少了點兒……?”

  向周泰投遞一個信任的眼神,楚云笑道:“兵力雖少,可有你幼平將軍在側,我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再說我們總兵力本就處于弱勢,若不盡可能給程普、韓當兩位將軍分配更多的兵馬,就算我們成功引得蔡瑁來攻,又如何讓他們迅速奪回蘄春?一旦他們那邊的戰局陷入僵持不下的情況,蔡瑁勢必率大軍回援,我們一擊不成,再想投機取巧奪回蘄春,可就難上加難了!”

  見楚云對自己竟如此信任,周泰再沒什么話好說,唯有動容道:“太子太傅放心,末將必定誓死保護您周全!”

  “那我就先行謝過將軍了。”楚云含笑應道。

  一日后,正午。

  當蔡瑁收到楚云故意散播的消息時,整個人都懵住了。

  “你確定江東的兵馬渡河后,就沿著河岸附近扎營,而且還只有幾千人?”安坐在縣令位子上的蔡瑁豁然站起身,向前來匯報軍情的傳令兵大聲問道。

  傳令兵被蔡瑁的氣勢嚇了一跳,但還是重復道:“軍師,小的沒有看錯,敵軍確實只有大約四、五千人,且沿岸扎營,看他們的架勢,營盤扎得很穩,似乎不打算輕易開拔。”

  蔡瑁對此更加想不通了,四、五千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依靠臨時扎起的營寨,抵御住他的攻勢,這一點哪怕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也必定知曉的常識。

  除非敵軍負責指揮的將領是個白癡,要么就是這其中有詐。

  蔡瑁不相信孫策會在這種緊要關頭派一個傻子領兵,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其中有詐。

  然而連克兩城的蔡瑁此刻免不了有些飄飄然,于是笑道:“縱然在耍什么花樣,我也不信你幾千兵馬能翻得起什么浪花來!傳令下去,留下一萬兵馬,再從蘄春調五千兵馬來尋陽固守,其他弟兄準備出城,隨我去敵軍岸邊的營地看看那些江東兵在搞什么名堂!”

  廬江大概有多少兵馬,蔡瑁心里還是有數的,至少絕不止五千這么少,只不過在蔡瑁看來,孫策定是將大部分兵馬留守在他自己身邊,只派出這五千兵馬不知搞什么陰謀詭計來延緩他蔡瑁進攻廬江的步伐。

  蔡瑁的大軍一動,楚云與程普、韓當這兩股兵馬,都及時收到了訊息。

  只因蔡瑁太過膨脹,根本沒想過諸如趁夜色出兵這等計劃,而是大搖大擺的在白天率眾將士向位于東北方向的東吳軍大營逼近。

  兩個時辰后,黃昏時分。

  “太子太傅,蔡瑁的三萬五千兵馬已經逼近咱們的營地了!”周泰親自來到帥帳,向楚云傳遞他剛剛從己方哨騎口中得知的消息。

  “來得倒是蠻快,具體到哪兒了?”楚云面無懼色地淡然問道。

  見楚云不慌不忙,周泰也就不再緊張,道:“回稟太子太傅,不足二里了。”

  “喲?還挺近?這么近的距離,蔡瑁一定已經知曉我軍的具體數量,且先看看他能否抵住這等誘惑吧。”楚云瞥了眼沙盤,輕笑說道。

  周泰攥起拳頭,道:“他最好腦子一熱趕緊率兵打過來!”

  “希望如此吧……”

  將大軍安置在小山坡上的蔡瑁,正借著較高的地勢,俯視觀察著楚云大營的具體動向,并喃喃自語著。

  “居然真的只有這四、五千人,而且咱們的大軍都頂到他們的臉上,他們非但不退,還一點反應也沒有……”

  別說蔡瑁覺得匪夷所思,就連他麾下同樣在觀察著東吳軍動向的校尉們,也覺得不可思議。

  “軍師,不如讓末將率五千軍為先鋒,先試試其中是否有詐,若末將進攻順利,軍師您再率大軍沖殺敵營,若是末將中了埋伏,您也可以在后方接應,如何?”一位立功心切的校尉請命道。

  蔡瑁看了他一眼,按說這是個還算合理的法子,但他總覺得敵軍的反應太過離奇,所以并不想輕易動兵。

  “別急,且讓我再看看。”同樣一心急著剿滅敵軍的蔡瑁,身為主帥卻不得不壓下自己內心的激動,耐著性子繼續觀察,企圖發現什么隱藏的危機。

  過了一會兒,蔡瑁突然放聲大笑,引得身旁的校尉們詫異地一同盯著他看。

  “原來是這么回事,也不知這敵將是何人,倒是把我蔡瑁給看扁了!”蔡瑁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冷笑著說道。

  還沒意識到是怎么回事的一位校尉,不禁問道:“軍師可是看出了賊軍的埋伏?”

  “埋伏?倒也不算是埋伏。”蔡瑁用手指著遠處的河岸上游,問道:“你們看看上游的水流,能看出什么異常嗎?”

  一位校尉瞇著眼看了一會兒,搶答道:“軍師,這河我熟悉!上游之水向來湍流極急,看現在這流動的速度如此緩慢,定是被人動了手腳!”

  “算你小子有點兒腦子!”蔡瑁哼了一聲,向還沒明白的其他人解釋道:“這賊將是想誘我們攻過去,再借上流之水,淹我們!”

  “原來是這樣!幸好軍師洞若觀火,洞悉這些狡詐之徒的詭計,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一位校尉慶幸的同時,還不忘借機拍蔡瑁的馬屁。

  不過他說的倒是事實,如果蔡瑁當真不曾發覺就這么率兵殺過去,哪怕兵力優勢再大,一旦荊州軍們在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被急流淹沒,也會變成毫無還手之力的羊群,忍憑江東軍宰割。

  還有一名校尉靈機一動,自以為想出錦囊妙計,獻策道:“軍師,既然不能直接攻營,那我們不妨以火箭射敵營帳,待敵軍自亂,再沖殺過去,如何?”

  蔡瑁白了他一眼,毫不留情面地罵道:“你是豬腦啊!他們沿著河岸扎營,最不缺的就是水,想滅營中之火輕而易舉,如何會自亂陣腳?而且我們一旦這樣動手,就等于告訴敵軍,咱們已經識破了他們的詭計,這么一來,這五千賊軍還不成了驚弓之鳥,想法子跑路?”

  顯然,蔡瑁已經將楚云這五千人視為嘴邊肉,抱著吃定他們的打算,盤算起如何一舉拿下他們。

  “那要不咱們再行挖地道的法子,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最先發言的那位校尉又獻策道。

  蔡瑁頓時感覺頭大如斗,心想自己身邊這些歪瓜裂棗的腦袋屬實有問題,怒聲斥道:“這地方沿河這么近,你隨便一挖,下面就全是水,你是嫌敵軍的水淹之策準備得不夠充分,想幫他們一把,把我們自家人都淹死是吧?!”

  說完,蔡瑁無奈地搖搖頭,知道指望這些只知道戰場廝殺的莽夫給自己提供一個好主意是不可能了,唯有靠他自己,才能想出既不打草驚蛇,還能一舉拿下敵軍的法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