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74章 臥龍出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唯有真正有野心的人,才會理解另一個同樣有野心的人,內心是怎樣的。

  他們互相欣賞,卻也敵視,絕不允許自己與對方并立于世。

  正如劉備與曹操之間的相互了解一樣。

  收到有關曹操意圖僭越稱帝的傳言后,劉備就知道,自己絕不可能再抱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無論曹操有多么強大,他都必須選擇與之抗衡到底。

  “復興漢室”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聚攏人心歸附于他的核心口號。

  別說去重新向曹操示好,哪怕只是坐視曹操繼續發展壯大。

  那么,劉備掌控的勢力不僅再無任何提升的可能性,就連現有的一切,也將會逐漸失去。

  擺在劉備眼前的唯有一條路:秉持著復興漢室的原則,并借題發揮,聚集所有反對曹操篡漢自立的力量,與之對抗!

  聽到劉備無比堅定的回答,諸葛亮的雙眸中終于出現異樣的光芒。

  諸葛亮向劉備遞出欣賞之色,繼續問道:“劉皇叔,有堅定信念固然重要,卻不知您有何依仗,能與曹操相抗?”

  劉備面不改色,態度恭敬謙遜地向諸葛亮拱了拱手。

  “備自知才疏學淺,力有不逮,還請先生賜教!”

  一邊的張飛雖然強行管著自己的嘴巴,可聽著諸葛亮的問話,心里已經開始有些不痛快。

  他心想:“這諸葛亮酸文人一個,凈刁難我大哥!我們兄弟倆來找你,不就是指望你能給出對付曹賊的良策?

  我們要是有法子對付曹操,那還大老遠地跑過來請教你干嘛?”

  不過心里不爽歸不爽,因為臨行前劉備就再三交代不得放肆無禮,張飛也就不敢輕易破壞氣氛。

  諸葛亮晃了晃手中羽扇,像是征詢意見般道:“若是劉皇叔不介意,在下可就要直言了。”

  劉備依舊將姿態擺得很低,謙卑地再度拱手道:“先生有什么話,但說無妨。”

  “皇叔眼下客居荊州,劉景升身為荊州之主,又與皇叔同為漢室宗親,可他對皇叔您既有任用,又時時提防,不知在下說的可對?”

  聽聞諸葛亮如此輕描淡寫地將劉備在荊州的遭遇道出,張飛兩顆虎目般的大眼珠,瞪得溜圓,像看待有著千年道行的山精妖怪一般,看向諸葛亮。

  饒是飽經風霜見多識廣的劉備,也被諸葛亮的言語所驚。

  他嘆了口氣,點頭承認道:“先生所言不假。”

  諸葛亮笑了笑,繼續道:“欲成大事,首先不能受制于人,皇叔若是繼續屈居于劉表之下,便是心懷天下,亦難有大展宏圖之徑!”

  “先生言之有理,只是天下雖大,卻不知何處能讓我安身立命?”

  諸葛亮說到劉備的心坎處,一直以來,劉備顛沛流離,被曹操趕得到處跑,好不容易得了徐州之地,尚未站穩腳跟,甚至連屁股都沒做熱乎,就先后被呂布、曹操奪了根基之地。

  只是對于劉備的問題,諸葛亮這次沒有選擇回答,而是只顧著黯然搖頭。

  劉備攔住正要發作的張飛,問道:“先生何故欲言又止啊?”

  “哎……”

  諸葛亮一聲重嘆,借窗仰望月色,幽幽問道:“皇叔當真想知道答案?”

  “朝思暮想!”

  見劉備回答得如此干脆,諸葛亮只得索性道:“好吧……能讓將軍成就大業之處,正是荊州!”

  如五雷轟頂一般,劉備怔在原地,連眼皮都不能再眨一下。

  良久,他才緩緩道:“先生,荊州已有其主……”

  “皇叔,明人不說暗話,在下斗膽想問一句,您是否當真有意請在下出山,輔佐皇叔您成就一番功名大業?”

  劉備當即深鞠一躬,朗聲道:“若能求得先生出山相助,劉備三生有幸!”

  “好……在下只有一個條件,皇叔若是肯答應,在下愿奉皇叔為主,祝您成就千秋大業,匡扶漢室!”

  聞言,劉備大喜,手腳都在顫抖不已,連忙問道:“將軍有何要求,盡管說便是!”

  旋即,諸葛亮用那雙深邃不可見其底的眼眸,直勾勾地盯著劉備。

  “若是日后,皇叔肯聽從在下之計,想方設法取荊州,在下即可出山相輔!”

  盡管司馬徽就在一旁默默聽著,諸葛亮卻毫不避諱地這般說道。

  顯然,以他們多年的交情,諸葛亮知道司馬徽是不會將今夜的談話,向外泄露半個字的。

  劉備大驚失色,他沒想到諸葛亮會提出如此露骨的要求。

  荊州,天下之腹,四通八達之地,是最具戰略位置的州郡之一。

  要說劉備不想要荊州,那純粹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他不但想,而且日思夜想,做夢都想當荊州之主!

  可是這話,是只能藏在心里,絕對不能說出來的。ぷ999小説首發ωωω.999χs.cΘмм.999χs.cΘм

  眼下諸葛亮不但挑明了說,而且還說得這么直截了當,直讓劉備都不知道該附和,還是該呵斥。

  愣了好一會兒,劉備才無奈地提醒道:“先生,您也知道,劉景升與我是同宗!

  自打我兵敗來投后,景升兄對我雖有防范,卻也始終以禮相待,不曾對我有絲毫怠慢之處。

  我若圖謀荊州,豈不忘恩負義,仁義為我立身之本,我如此行事,豈不失信于天下?”

  說白了,劉備現在的心思是又想當又想立,既想要荊州,又不想壞了自己樹立多年的好名聲。

  事實上,劉備的想法,諸葛亮何嘗不清楚?

  如果但凡還有得選擇,諸葛亮都不會以此去逼迫劉備答應。

  可這一年來,曹操的發展速度遠超過諸葛亮的想象。

  在諸葛亮詳細打聽過近年以來,中原地帶發生的戰事后,他就知道,曹操得了一位曠世奇才相助。

  諸葛亮沒有正面回答劉備的問題,而是話鋒一轉,問道:“不知皇叔可曾聽過楚云此人?”

  劉備聞言一愣,他沒想到諸葛亮怎么會突然問出這么奇怪的問題。

  不待劉備作答,一旁悶了許久的張飛就忍不住搶著回答道:“何止聽過,我和大哥,都親眼見過此人!”

  諸葛亮看向張飛,問道:“翼德將軍覺得此人如何?”

  一向眼高于頂的張飛不情愿地說道:“此人精通謀略,深諳兵法,若論行軍打仗,我自問不是其對手,若論單打獨斗,我讓他一條胳膊,他也休想贏我!”

  張飛雖然是個驕傲的人,但他絕不會刻意貶低別人。

  自從在楚云手上吃虧大虧后,他就花了不少心思專門打聽楚云的事跡。

  了解得越多,他就越是意識到楚云的厲害。

  諸葛亮難得地向張飛投出欣賞的眼神,點頭道:“將軍說得不假,曹操帳下人才濟濟,文臣武將數之不盡!

  荀彧、荀攸、郭嘉、劉曄、董昭等大才,統統為其效命。

  可這些人雖高明,在下卻并不畏懼,唯有楚云此人,在下非但看不透他,而且也沒有勝過他的把握!”

  要說自傲,諸葛亮比誰都要自傲。

  盡管他的驕傲很內斂,很含蓄,遠不似關羽那般飛揚跋扈,鋒芒畢露。

  但他內心深處的驕傲程度,遠比關羽更甚。

  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內心深處豈能沒有傲氣?

  所以每當諸葛亮收到有關楚云沙場建功的消息,他都不禁在心里默默問自己。

  如果這一仗換做是自己來指揮,能取勝么?

  若是能取勝,又是否能如楚云勝得一樣漂亮?

  久而久之,諸葛亮不僅對楚云愈發忌憚,還生出了欽佩之意。

  更重要的是,他愈發渴望投效一位明主,與這位素未謀面的少年奇才,一較高下!

  早在與楚云有過接觸之后,劉備就知道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劉備還是沒想到,即使是有臥龍之稱,自比管仲、樂毅的隱士高人諸葛亮,會對楚云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先生當真覺得那楚云有這么厲害?”

  劉備覺得難以置信地問道。

  “實不相瞞,只怕此人比在下所預想的還要厲害得多……”

  諸葛亮如實將內心想法表露道。

  這時,無需多言,劉備已經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了。

  在條件允許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贏得優雅,不失風度。

  然而,當真正面臨幾乎不可戰勝的大敵時,為了生存,為了贏得最終的勝利,通常只有不擇手段,全力以赴才有勝算。

  諸葛亮認為,面對楚云這樣的對手,唯有如此。

  這也是他堅持要劉備答應,必須想方設法自劉表手中奪取荊州的根本原因。

  因為沒有荊州作為立身之本,即使他出山相助,劉備像與有楚云輔佐的曹操相爭,是必敗無疑。

  房內突然變得一片寂靜,就連張飛也感受到氣氛的僵硬,不敢妄言。

  良久,劉備仿佛做了某種極其艱難的決定,他看似痛苦地閉上雙眼。

  “好吧,先生,我答應你就是了。”

  諸葛亮聞言,向劉備深行一禮,哽咽道:“亮,見過主公!”

  早在很久以前,他就聽聞過關于劉備的事跡。

  在天下諸多諸侯中,劉備的勢力從未真正強盛過。

  但要讓諸葛亮從中挑選愿意為之出山效命的目標,劉備無疑是最符合其標準的明主之一。

  正因為諸葛亮欣賞劉備的品行,他才知道,自己提出的條件對劉備而言,究竟有都為難。

  而求賢若渴的劉備,為了得到自己的輔佐,竟肯違背自己的原則,這讓諸葛亮屬實感動不已。

  “先生快快請起!”

  同樣倍感激動的劉備攙扶著諸葛亮起身,感慨道:“我得先生,如魚得水,自此后,備自當奉先生為軍師,對先生言聽計從!”

  且不說日后能否做到,至少劉備這番話,已是給足了諸葛亮面子。

  這時,始終沉默不語的司馬徽頭一回露出笑意,他舉起早已備好的美酒,向二人連連道賀。

  “恭喜二位,良臣事英主,二位今日的決定,他日必成千古佳話!老夫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這一幕,當浮一大白!”

  說完,司馬徽就率先將自己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諸葛亮與劉備自然也是客氣了幾句,張飛一看終于到了喝酒環節,樂呵呵的是一點兒也不知道客氣。

  要不是后來劉備出言提醒,他一個人就險些喝光了司馬徽的珍藏。

  事后,劉備連夜帶諸葛亮、張飛一起離開水鏡莊,返回新野。

  劉備親自為諸葛亮挑選了新野內最好的住宅,賞賜給諸葛亮,供其居住休息。

  翌日,劉備一大早就前去拜訪諸葛亮,奈何諸葛亮昨夜喝得酩酊大醉,直到日上三竿,方才醒來。

  一見劉備已等候多時,諸葛亮連連告罪,主臣二人又相互客氣了幾句,劉備才道明來意。

  坐在已經流傳到荊州的木椅上,劉備滿心歡喜地向已經穿好衣物的諸葛亮問道:“軍師,不知我們下一步具體該如何行事?”

  雖說定好了要先取荊州作為立身之本的打算,但劉備實際上還是一頭霧水。

  畢竟人家劉表穩坐荊州之主的位子,把荊州境內七郡各縣治理得好端端的,就算他劉備想奪荊州,總不可能只靠念想就讓荊州易主吧?

  至于動用武力就更不可能了。

  劉備屯軍新野,而新野不過是一座小城,說得難聽點兒,現在的劉備就像當初的張繡一樣,不過是給劉表看門的家仆而已。

  以劉備手里微薄的兵力、軍械、錢糧等物資,像從劉表手里強行奪取荊州,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諸葛亮笑了笑,仿佛料到劉備會如此發問,淡然道:“主公,時機未到!眼下尚需靜待時機!”

  這個答案自然不能讓劉備滿意,他不依不饒地繼續追問道:“軍師,不知時機大致何時會到?”

  “主公,請坐。”

  見劉備似乎迫切地希望得到一個具體的答案,諸葛亮不打算賣關子,而是請劉備坐下,給他好生解釋一番。

  等劉備好生坐下,諸葛亮才慢悠悠地說道:“主公,三個月內,曹孟德必然興兵討伐荊州,到那時,局勢有變,便是主公‘魚入大海,鳥上青霄’的時候!”

  “三個月……?!”

  劉備驚呼一聲,又問道:“軍師此話當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