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07章 論道路對領地的重要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斯文手舞足蹈著在石頭堆與模擬大壩上來回亂竄著,目光發散,口中念念有詞,狀若癲狂,但實際上他的腦袋比以往任何一刻都要清亮。

  “還是不能丟了堆壘石墻得到的成熟經驗,也即分散緩沖結構陣列,這不能算是我的原創,但我絕對是將其在一定程度上悟透了,鉆研得相當完美,正是這一組組的緩沖結構陣列,才構成了石墻的統一性,所以我得把它用在防洪堤上。”

  “但是呢,防洪堤最大的要求之一就是防水,所以我就不能照搬石墻中的緩沖結構陣列,我得將其修改一下,這里就需要刻石,以最小的代價,最小的工程量,拿到最大的效果,讓這個分散緩沖結構陣列做到既能防水,又能抵擋鐵頭魚的沖撞,這可行嗎?”

  “當然可行!在我記憶中老家的防洪堤護坡所需要的石頭,要么直接用水泥砂漿混凝土固定,要么就必須是平平整整,利于鋪墊,但是那種方法在這里是不行的,一條鐵頭魚重達五千斤,在河水里以接近30節的速度撞擊上來的力道有多強,根本不用計算,不采用緩沖結構陣列,沒有什么能扛得住!”

  “所以——干!”

  李斯文不再亂跑,先是把幾十塊的石頭堆放在模擬的大壩一側,目光一掃,多達幾十種不同的結構陣列組合就在心中浮現,選定其中一種,先堆壘出來,再拆卸,再用錘子鑿子在特定位置進行開鑿。

  但這種開鑿并不追求橫平豎直,也不追求整體協調,他只是利用這石頭的外形,在某一位置通過不同的鑿石手法開鑿出點,線,面,體不同的組合。

  這其中要么是圓形的坑,要么是凸起的半球,要么是一個曲線角,要么是一個大直角,有些地方則直接鑿平,有些地方則會擺上小石塊加塞。

  忙忙碌碌,轉眼一下午過去,到天色徹底昏暗下來,他才長出一口氣,仰天大笑,笑畢,就見大家伙在遠處圍成個半圈,像在看什么稀奇。

  “看什么看?沒見過帥哥加天才啊?”

  “哦,原諒你們了,你們可能這輩子加上輩子真沒見過。”

  李斯文的心情好極了,因為就在剛才,當他完成了一共七十八塊石頭的局部刻石后,屬性欄之中,那塊石頭圖案再次亮起,這是他積攢的第三點特殊生機值了。

  只需要再有兩點,瞎爺,啐,是鳥爺就可以橫空出世!

  有這么一個詛咒護盾在,安全感至少100.

  得意了三秒鐘,李斯文迅速恢復狀態,開始以極快的速度拼接堆壘這七十八塊大小形狀完全不同的石頭。

  若是在普通人看來,不不不,隨便誰來看,他也只能看到這是一堆奇形怪狀的大石頭,完全摸不上頭緒,但是李斯文閉著眼睛都能將這七十八塊大石頭組合堆壘成三個緩沖結構陣列。

  而且外形要更好看的,既能防止撞擊,又能防止水流沖擊的石墻2.0!

  十分鐘之后,這一堵石墻完美呈現出來,它是整體呈四十五度角傾斜向上,厚度兩米至兩米五十,這方面李斯文沒有強求,畢竟這石墻的另外一面就是泥土堆壘的大壩,本身就能夠承擔巨大的力量沖擊的。

  現在,他做的不過是給這泥土大壩穿上一層盔甲。

  這石墻2.0的外觀很平整,比曾經的石墻要更美觀,但這根本不是最核心的,真正核心的地方在于,水流無法順著縫隙沖進大壩。

  是的,明明看著有縫隙,但實際上在這緩沖結構陣列內層,石頭和石頭相接觸的地方,卻是有一層彎彎曲曲,以石頭邊緣為曲線的密封點,這些密封點構成了對水流的阻擋。

  當然,滲透是不可避免的,但滲透進去的水流并不會對大壩主體造成太大的沖刷。

  泥土大壩怕的不是水的滲透,而是沖刷,哪怕一丁點,螞蟻洞那么小的孔徑沖刷,都會造成整個大壩的崩潰。

  “從明天開始,所有石頭都搬運到攔河大壩附近,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一條雪原高速公路,利用巨大的雪橇來運輸石頭。”

  李斯文重新修正了一下冬季攻略里的一些計劃,這是之前并沒有的。

  雪橇,甚至是冰橇,這要比陸地運輸的效率大得多得多。

  至于為什么他之前沒想到,好吧,問就是——他承認他沒有想到,他之前的大部分注意力還是放在防洪堤這個最大的難題上。

  在吃過晚飯之后,李斯文帶著所有人真的是連夜趕制出了一條雪原高速通道,就從領地中央通過。

  其實很簡單,挑來足夠的積雪,均勻的將其鋪在地面上,形成大約五米寬,30厘米厚的雪層,在將其夯實拉平之后,就開始潑水,將其冰凍住,如此,一條可以快速運輸石頭的高速通道就形成了。

  李斯文帶著大家伙一口氣忙碌到后半夜,順利的把這一條高速通道從漫水山谷一直修到濕地木妖所在的位置,未來還會繼續往南修,直到覆蓋整條攔水大壩為止。

  有了這條高速通道,搬運石頭的速度會更快,嗯,是至少得提升七八倍,甚至十幾倍的運輸規模。

  一切都在變好,困難被一個個的克服,李斯文是帶著相當舒暢的心情入睡的。

  第二天上午九點,領地全體成員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當四架巨大的冰橇制作好并擺放在冰道上之后,李斯文親自搬了第一塊千余斤的石頭上去。

  而每架冰橇都可以運輸至少五塊石頭,石柱,候大,候二,候老三,是這四架冰橇的主人,他們甚至都不需要使用多大的力量,當冰橇被推起來,形成慣性后,他們要做的就是保持穩定,然后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沿著冰道向前移動即可。

  當然,李斯文,宋虎會跟隨在后面,確保冰橇不會翻車。

  一趟下來,冰橇的優勢不出所料的完美,來回一趟用時不過半小時左右,20塊千余斤的巨石就被順利運輸到目的地。

  這如果單純用力氣來搬運的話,李斯文都得為這巨大的工程量而絕望的。

  現在,他則意識到,這樣一個冰雪覆蓋的季節,對于領地的發展來說簡直就是天賜的。

  “那么,我有沒有必要在防洪堤之外,再建造一條五米高的城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