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39、回家的感覺真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當然是找吃的啊。對易海舟來說,無論世界如何讓人失望,有些東西是必須堅守的。

  他做人的原則和底線用四個字就能概括:

  不能餓著。

  還在巖石灘上就開始收集那臟兮兮的紫菜藻了,感覺在侖敦高級米其林餐廳要花多少英鎊才能買到的海味菜肴。

  他邊走邊收集了一大包,嗯,當然是拆個安全套出來充當購物袋了。

  還抱了一堆的巖石上的泥塊,多年沖刷沉積的泥塊很多是附著在巖石下方,沒有被打濕。

  易海舟用獵刀切割下來,方塊狀的疊著很讓人好奇拿來做什么。

  順著巖石灘海邊到了不大的稀疏樹林邊,又在海水沖刷物的枯枝水瓶中間找到好幾樣可以用的東西。

  這種被海水浸泡了很久的枯枝,韌性跟強度已經接近金屬了。

  隨便找個Y字形的,又拆開兩只安全套,就做了個功能強大的彈弓。

  割開塑料水瓶做個傘形漏斗接雨做飲水。

  等波娃輕輕松松的跟著抵達,易海舟的求生基礎都完成了。

  用獵刀削出幾根帶倒勾的木刺,系在魚線上,到海邊輕而易舉的拿彈弓射殺幾條尺多長的海魚,丟給波娃欣喜不已的破殺清理。

  自己則在樹下苔蘚草叢里面找到些絨類,混雜在細小樹枝里。

  拿獵刀刮打火石,引燃絨類和小樹枝,然后就把那些泥塊用來當成燃料燒火!

  就像有些游牧民族用牛羊糞曬干了做燃料一樣。

  易海舟知道巖石下的沖刷沉積物也有類似的用途。

  最特別的就是他一路走來,駕輕就熟的信手拈來。

  就搞好了火堆取暖。

  頓時有了生機。

  其實波娃也不差,在海邊洗刷破魚的時候,歡天喜地的撿了個銹得不成樣的破鐵桶。

  裝著魚回來時候,儼然有種窈窕海女的味道,更得意要給易海舟展露一把她的烹飪手藝。

  當好些位參與者在凄冷的捧著干糧賣慘,或者茫然不知所措,又或者努力想展開荒島求生的時候。

  易海舟那邊已經跟回到家似的快活!

  波娃做飯,他當然是搭建庇護所了。

  野外求生的最重要兩個環節,火光溫暖跟庇護所,甚至要排到吃喝之前。

  因為只有給予了身體足夠庇護休息,才有力氣去解決吃喝問題。

  不然任何行動都是對熱量的耗費。

  在易海舟這里就太簡單了。

  無數個棉北戰地的夜晚,他和他的小伙伴們不都是這樣度過的嗎。

  雨水下的陰冷都不算什么。

  這里有英倫島嶼的綿綿陰雨,那邊不也同樣有熱帶能嘩啦啦下一兩個月的雨季么。

  利用幾棵樹之間的距離,拉下樹枝用樹皮捆綁,再用樹葉拼接成瓦面。

  等波娃做好魚肉餐,一座純天然的樹屋也基本上完成。

  波娃也是絕了,她不是揀到個破鐵皮桶嘛,就在火堆邊拿樹枝把魚肉穿起來插在地面,再用這鐵皮桶扣住。

  然后逐漸把火堆轉移到鐵皮桶上。

  覆蓋在鐵皮桶上的火堆就成了隔空加熱的蒸籠。

  既保證了魚肉不會被烤糊,還保留了新鮮魚肉的清香。

  因為就在火堆旁邊忙碌。

  兩人還一邊做事一邊嘮嗑。

  當然不會說那些敏感的話題,波娃提到小時候都是伊萬帶著她到野外這樣玩,那時還有她母親,多么幸福快樂的一家子。

  可是等到戰亂來了,國家陷入癱瘓,母親生病沒法醫治,眼睜睜的在醫院去世,她就不顧一切的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不想再待在那個反復卷入沖突跟國家博弈的苦難地方。

  抱著膝蓋坐在火堆邊的波娃,有些出神的看著跳躍火眼:“真希望伊萬也能看見我們的節目,我想說我永遠都愛你,爸爸,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給予,嗯,未來我的給予,阿海已經幫你接過來了,嘻嘻!”

  沒有攝像師,但樹林里的監控探頭,還是記錄著這充滿溫情的一幕。

  再說波娃的廣角攝像頭也能采集聲音啊,導播在后臺合成畫面。

  偶爾還有易海舟轉頭看向那邊的角度。

  確實是觀眾們一開始就大量選擇的好畫面。

  等到每人一條尺來長的海魚被剖開,蒸好的魚肉雪白噴香熱氣騰騰。

  易海舟從他那一袋子蘸水辣椒面里面捻了一點,學著網紅主廚的做作動作灑在魚肉上。

  波娃再拿碧綠的樹葉裝盛,煮熟的一點紫菜藻點綴佐餐,甚至還搞了兩朵野花擺盤。

  兩人裝模作樣的開始共進大餐。

  居然把觀眾們看餓了!

  還特別浪費,波娃嬌滴滴的只吃了半條魚就放下說飽了,又去給男人張羅海藻茶!

  這是什么神仙伴侶啊。

  觀眾們紛紛在推特或者留言板上發表感嘆。

  特別是之前環保女神的擁躉們,有點猶豫,本來覺得阿海跟自家女神是多么的般配。

  熱血公主和冷面騎士的組合多么完美啊。

  現在看起來好像和這位東歐女孩兒又特別合契。

  那番火堆旁的溫情低語,給很多對真人秀不太以為然的觀眾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紛紛羨慕東歐女孩的美麗跟能干。

  太能干了,上得廚房更滾得大床那種能干。

  其實歐美觀眾里面也有大量宅男,對波娃這個近乎完美的伴侶形象,各種表示口水。

  這就是波娃參加真人秀的目的。

  切實的讓人全面知曉自己的名字,并且完全了解自己。

  從此走上成名的道路。

  然后跟這倆比起來,其他人都太苦了。

  特別是到了第一天的夜幕快要降臨前,五架無人機從附近的工作母船上起飛,帶著食物飲水過來空投的時候。

  攝像頭里面的其他參與者,都快哭了。

  女性還好點,估計沒那么餓。

  男性早已經躍躍欲試的擺出搶奪食物的架勢來。

  特別是有伴侶的那些位,負擔著要養家糊口的責任。

  然后易海舟跟波娃已經收集夠了新鮮雨水,在鐵桶皮反過來形成的小鍋底里煮開以后,泡了點海藻茶,悠哉游哉的坐在樹屋上看那邊追著無人機爭搶補給。

  易海舟喜歡海邊小鎮,就是因為那種閑云野鶴的舒坦自在,現在荒島求生的兩個月對他來說,也不過如此。

  反正他也不靠真人秀出名牟利。

  但波娃就不同了,她可是把所有寶都押在了這檔節目上。

  所以她要做的就是不停作妖。

  這種情況下,她居然都能炫“富”!

  當然這個富,肯定就是富有的吃食。

  易海舟還坐在那看人瘋狂拼搶飲水食物,不惜大打出手的撕逼呢,波娃已經下去找到兩條吃剩的肥魚,用樹葉裝著過去引誘那沒有食物的參賽者!

  這種近似于原始時代的局面下,最沒有競爭力的當然就是那對兒蕾絲邊了。

  倆姑娘無論怎么都拼搶不過別人,又不像那位南麗的女明星那么漂亮。

  就算是放單參加節目,也有男性搶奪到了食物去找高美雅獻媚!

  甚至還不止一位男性去討好她。

  希望能展現自己的雄性戰斗力,結成同伴,甚至還能有機會一親芳澤吧。

  這讓攝像頭前面的觀眾,又有另一種感嘆。

  歸根結底這還是弱肉強食的社會啊。

  有點意思,感覺這檔真人秀,居然展現出來一點人類社會的雛形。

  帶點哲學的意義在里面了。

  普遍文化層次比較高的歐洲觀眾,看這種小白的腦殘真人秀節目,居然都能咂摸出深層次的含義來。

  于是等到天色黑下來之后,波娃居然帶著倆姑娘回來了,其實長得都還不錯,拉美和北歐姑娘的組合,一個黑發古典風,一個金發少女風,般配得簡直完美。

  對于這邊的生存之王收留她們感激不盡。

  但……晚上住進樹屋的時候,就發現是不是太擠了點。

  易海舟開始的時候,可是按照兩人愛巢的規模來搭建的。

  這就讓觀眾們太激動了。

  難道這里會上演多人運動的橋段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