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章 昭皇紀元(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昭皇七年。

  距離皇帝姜承梟統一天下已過七年,這七年時間皇帝姜承梟勵精圖治,輕徭役,除苛政,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們逐漸從亂世的泥潭之中恢復,家家戶戶年有盈余,生活越來越好。

  在昭皇二年,為了縮減宮中開支,皇帝姜承梟采納御史上官狄建議。下令,皇宮中有意愿回家鄉的女子一律允以遣散放行,每人都給予了一筆不菲的錢財,時年宮中女子離者三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千女子可不是姜承梟為了一己私欲納入后宮的,其中大部分都是過往反賊強搶入宮,后來晉室剿滅反賊,這些女子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晉宮。

  史官記載;《晉書·太宗本紀》曰:‘御史狄建宮女歸鄉,帝納之,時年離者三千,時人群贊’。

  亂世以來,晉室人口急劇下滑,其中山東和中原兩地更是十室九空,為了盡快恢復人口,帝令:“凡百姓所誕子嗣,無論男女,皆有田地。”

  時年,帝推行‘攤丁入畝’制度,廢除‘人頭稅’,按照田地多寡納稅,加之天下初統,帝廢除全國三年賦稅,緩解百姓壓力,全力恢復生產。

  攤丁入畝這一招屬于掐中攻擊。

  首先,亂世以來世家田地大都送給了朝廷,他們人口雖多,但是大部分的收入都變成了商業盈利,田地并沒有多少,朝廷推行攤丁入畝,他們大大松了口氣,不必想盡辦法侵占田地,收攏佃戶。

  其次,百姓們因為‘生孩子就能獲取田地’而瘋狂的生孩子,又因為‘朝廷按照田地多寡收稅,而有所克制,不至于為了生孩子而孩子’,世家和百姓處在一個較為‘平等’的起跑線。

  雙方都能夠接受。

  盡管如此,百姓們還是因為‘生孩子分田地’這條法令瘋狂的生孩子,田地對他們的誘惑實在太大。

  初年,新生兒劇增。帝再次下令,清查全國田畝,對民間‘惡意’生孩子騙取田地的行為加以遏制,兩條新法經過多番修改完善,最終達到一個較為完善的地步。

  至昭皇七年,人口迅速增長,天下各郡縣百姓踴躍開發新田。

  時年三月,吐蕃王塔贊干布,領兵十萬,西扣河源郡。吐谷渾王領兵五萬,攻打西平郡。

  一時間,隴西諸郡告急。

  至四月,吐谷渾攻入西平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吐蕃王塔贊干布打下河源郡,遣使中都,使者面見皇帝,言吐蕃王意欲求娶洛陽長公主為王后,吐蕃與晉可為姻親翁婿,和同為一家。

  洛陽在昭皇三年的時候改名中都,與北都太原、西都長安、東都江都、南都江陵,同為晉朝五都。

  中都洛陽居天下之中,是為都城,其余四都是為陪都。

  時年,吐蕃求親退兵之論,在朝廷喧囂塵上,以御史大夫盧懷慎、戶部尚書鄭善愿二人為首者‘求和派’對此要求甚為贊同。他們認為,用一個女人換取邊境安寧,非常值得。

  與他們相反,武淵殿將領們嚴詞拒絕,多番要求率兵出征,平叛吐蕃。

  皇帝于昭皇二年,分置文武,紫微殿議政,武淵殿論兵,各不干涉。

  吐蕃和吐谷渾的入侵,讓武淵殿和紫微殿的矛盾第一次爆發。

  中都百姓議論紛紛,有人支持出兵,有人支持和親。

  支持和親的人認為吐蕃山高地遠,不易討伐,且天下大定沒多久,百姓生活好不容易重歸正軌,如果這個時候打一場國戰,無論勝負,百姓的壓力都將劇增。

  支持出兵的人大都以軍戶為主,其中,中都軍校的學生們像是嗷嗷叫的狼崽子一樣,恨不得前往承天門請愿出征。

  是以,秦家大郎口出狂言曰:“國之安寧與否,豈看女子胸脯乎?”

  然后,在昭陵給自己規劃墓園的蜀國公秦玉京聽說自己兒子在中都軍校搞事情,大半夜趕回家逮住秦懷晟摁在祠堂里面就是一頓暴打。

  打得秦懷晟嚎了大半夜。

  嚇得兩個弟弟和一個幺妹躲在房間里面瑟瑟發抖。

  “你個毛都沒長齊的小混蛋,在軍校長本事了是吧,膽敢妄議朝政,你還要去承天門請愿,你想翻天吶!老子打死你!”

  說著,秦玉京又是一馬鞭抽在秦懷晟屁股上,打得他皮開肉綻。

  本來,秦玉京得到皇帝允許,喜滋滋的前往昭陵給自己規劃墓園地址,準備將來百年之后呆在里面陪著皇帝。

  結果墓園里的一頭石獅子還沒欣賞完,就聽見程知節說他們幾家的小兔崽子在中都軍校搞事情。

  甚至,還要去承天門請愿,頓時給秦玉京嚇得一聲冷汗。石獅子不看了,墓園地址也不選了,連夜扛著戰馬就跑了回來。

  他原本還想著選個好地方,靠近皇帝的地方,可是被家里面的小兔崽子搞了一通事,頓時一點心情沒有了。

  秦懷晟也是個十七八歲的英氣勃發少年郎,面相酷似其父,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家傳長短锏、馬槊等長短兵。后十二歲入讀中都軍校,師從校長皇帝姜承梟,戰略學院院長李藥師,至今日,臨近畢業,一腔熱血無處發泄。

  聽聞吐蕃和吐谷渾膽敢冒犯天朝,頓時怒從心來,在軍校糾集一批小伙伴搞事情。

  沒想到,當晚回家就被父親給揍了。

  “爹爹,孩兒沒錯,國家安寧,豈能用女子胸脯置換,這將吾等軍校子弟置于何處,將吾等武門勛貴臉面置于何處!”小家伙咬著牙反駁。

  秦玉京蹙了蹙眉,沒有打斷他。

  “你不該妄議朝政,是戰是和,唯陛下圣裁。陛下若要戰,秦家一門可盡沒沙場。”

  在蜀國公府門前,矗立著十八根長戟,那代表著他的榮耀,他秦玉京豈是懼戰之人!

  “爹爹,那校長......陛下會出兵嗎?”

  “不知道。”

  話音剛落,一名管家來報:“公爺,左衛大將軍來了。”

  “南將軍來了?”秦玉京想到什么,渾身一震,“快快隨我去接見。”

  他連忙起步離開,走至門口時又停下,轉身對著秦懷晟道:“滾回自己房里去,沒有我的允許,不準出府門半步!”

  “哦......”秦懷晟應了一聲。

  “軍校的規矩都忘了嗎,你沒吃飯啊!”秦玉京頓時一吼。

  “是,長官!”秦懷晟扯著嗓子嗷嗚嚎了一聲。

  秦玉京‘哼’了一聲,快速離去。

  秦玉京走后,在祠堂門口守了大半夜的秦寧氏走進來,看著兒子屁股被打的血肉模糊,責備道:“你這孩子,還是個學生懂什么。打仗有你父親,李世叔、裴世叔他們,輪得到你多嘴么。”

  秦懷晟撅了撅嘴,“母親,吐蕃狗好大的膽子,先出兵后求親,他們這是威脅!”

  “說的什么東西,快回房去,為娘給你用些藥膏,不然你得三五天不能下床。”

  “哦。”

  皇宮,垂拱殿門口。

  洛陽長公主無難,皇帝最疼愛的嫡長女,中都女子大學的校花,此刻一身戎裝,手撫劍柄,目光堅定的看著大殿,她的一雙妙目似乎能夠看見垂拱殿中的帝尊。

  “長公主殿下,陛下讓您先回去。”內侍麥從德低聲勸道。

  “不去,吾要見父皇!”無難拔出橫刀,駐刀而立。

  想讓她嫁去吐蕃?

  她寧愿一死!

  煌煌天朝上邦,豈能向西南蠻夷和親!

  麥從德抿了抿嘴唇,他可沒膽子反駁這位長公主。

  “您等著,奴婢這就進去回稟陛下。”

  言罷,他匆忙走了進去。

  此刻,二十七歲登基,已經三十四歲,御極天下七載的皇帝姜承梟,正駐刀立在大殿中央。

  在他的腳底下,一副巨大的西南、隴西輿圖平鋪在地。

  素白的棉襪踩在吐蕃之地,他的橫刀劃過隴西,折回北地畫了一個圈。

  已至中年的皇帝精神異常飽滿,面容依舊堅毅青蔥,仿佛從未老過一般。

  殿中四角,巨大的燭架上散發著橘紅色的燭光,內侍們躬身侍候在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