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九章 斗將魯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除了渤海郡李藥師進攻的這支兵馬,另外一邊尉遲敬同樣率領了五萬兵馬從平原郡的鹿角關附近渡河進攻齊郡。

  兩只兵馬共十萬大軍,分東、西兩個方向南下夾攻齊郡,目的地只有一個,歷城!

  這次姜承梟也不玩花里胡哨的,直奔魯軍大本營而去。誰讓青州一路平坦,無險關可守,不打你都城是傻子。

  面對來勢洶洶的北晉軍,李法主深知自己只有打贏一條路,輸了就等著自盡吧,于是他幾乎以‘強征’的方式整編了二十萬士卒奔赴戰場,分別迎擊兩支入侵的北晉軍。

  一支由自己親自統帥,前往齊郡臨濟迎戰。另一只由心腹大將胡蛸統帥,前往祝阿迎戰尉遲敬。

  在北晉軍強行渡河的三日之后,位于臨濟縣東北三十里的地方,雙方主力不出意外的撞在一起。

  雙方主帥都雞賊,誰也沒有貿然就全軍出擊,拼個你死我活,基本上算是你知道我,我知道你,互相對峙,有的時候也會出營斗將。

  斗將這種風氣在晉室還是挺流行的,雙方派出猛將死戰,打贏了能打擊對方士氣,打輸了......自然就輸了。

  戰鼓雷鳴,戰場之上以派肅殺之色。

  雙方大軍行陣儼然,行軍旗呼嘯縱橫,主將大纛矗立中軍。

  隨著雙方擂鼓作響,兩名將領分別自兩方陣營沖出,馬蹄踐踏,擂鼓之音越發急躁,仿佛暴風雨即將降臨的前一刻那般密集。

  在密集如暴雨的鼓聲中,兩名將領兵戈互擊。

  北晉軍派出的是虎賁郎將韓肅,一手大鐵槍耍的虎虎生風。韓肅的槍不是用來刺的,而是用來砸的,他更喜歡以力壓人,走的是大開大合的‘力道’。

  魯軍將領名為孫士倫,善使環首刀,乃是李法主麾下一名悍將,其武藝頗高,能一人扛起上百斤重的石磙。

  斗將這種行為還是姜承梟第一次做,他自身是沒有武藝的,因此對于戰場上互相攻擊的兩名將領并不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藥師覺得誰會贏?”

  一旁的李藥師微微欠身道:“三十招之內應該能分出勝負。”

  對于武功招式一說,姜承梟是知道的。

  其實并沒有什么招式!

  古武術的招式說白了就是逮著一招練個上萬次,練得多了,自然熟了,熟了就能生巧,巧了就能把握機會,而后一擊斃命!

  不論是長兵還是短兵,亦或赤手空拳,練習招式的時候只瞄準人體的要害,力求一擊斃命。

  軍中的搏殺術更是如此,沒人玩花里胡哨的招式,不動手就算了,一動手不是抹你脖子就是捅你胸腔。

  正經大將軍,誰跟你打得纏綿。

  當然,苦練招式只是殺敵的方法,打熬身體基礎,增長力氣和體力才是取勝的關鍵。

  而在戰場上,當這一切你都具備的時候,拼的就是抓機會的能力了。

  二十招的時候,韓肅躍馬揮槍,孫士倫橫刀防守。只聽得‘當’的一聲,孫士倫手掌連同手臂都在劇烈顫抖,他的體力支持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胯下戰馬行動也變得緩慢起來,青州的戰馬都是從遼東黑市交易過來的老馬或者是閹割的戰馬,論戰斗力豈能和北晉軍相提并論。

  類似韓肅這樣的將領,基本上好戰馬根本不缺。

  一擊得中,孫士倫露出破綻,韓肅槍尖輕輕一抖,槍頭靈巧的鉆了進去,輕而易舉的捅進了孫士倫胸腔。

  旋即槍頭拔出,帶出一串血珠子。這還沒完,抓住機會,韓肅連捅了孫士倫幾槍。

  不會兒,孫士倫尸體直僵僵的倒在地上。

  “勝!”

  北晉軍爆發沖天喝彩,擂鼓之聲大嘈。

  相比較而言,魯軍士氣低迷,李法主也無奈的嘆息一聲。

  “先撤吧。”

  魯軍吹響號角,兵馬緩緩后撤。

  北晉軍大營,中軍大帳。

  韓肅單膝下跪,奉上孫士倫頭顱。

  “末將幸未辱王上,斬敵首于陣前,特來復命。”

  孫士倫的頭顱被油布包裹,姜承梟懶得看一個無名之輩,讓人將頭顱拿下去掛在外面。

  “此戰韓將軍大振士氣,有功,待回太原之后,孤有重賞。”

  “謝王上。”

  眾將整理心情,圍攏在青州的沙盤四周。

  沙盤上有四支小旗幟,分別是代表了北晉的兩支黑旗,代表魯軍的兩支藍旗。

  “李法主集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阻我,另一路阻尉遲將軍,看來他的頑抗之心很足啊。”姜承梟拿著小木桿,在沙盤中點了點雙方的位置。

  李藥師分析道:“王上且不用擔心,魯軍的二十萬兵馬,其中一大半都是被李法主強征的百姓,他們未經訓練,軍令不通,戰爭不明,難以發揮自身的戰斗力。只要擊潰他們先鋒精銳,喪其戰心,魯軍必定會不戰自潰,到時候帶頭逃跑的肯定是這些百姓。”

  溫雁飛說:“李將軍分析的在理,李法主之所以不以兵力優勢攻打我們,應該也是基于這個考慮。”

  “可以騎兵為先,挫其心,步卒在后平緩退進,勞其力,如此步步為營,我軍可勝。”韓肅言道。

  魯軍騎兵沒有多少,他們只能結陣以待。

  姜承梟點頭道:“李法主因兵不勝而不攻,我因兵少而不攻,現在不過是看誰能打破僵局罷了。”

  “祝阿?”李藥師疑惑的猜測姜承梟說的僵局。

  姜承梟微微一笑,“不錯,李法主知道我在這邊,他必定率領精銳再此阻隔我們,況且此人奸詐,一定還有不為人知的打算。若是尉遲將軍能在西線打垮胡蛸的十萬大軍,那么李法主將會不戰自退。”

  祝阿西北十里位置,北晉軍行軍旗和魯軍旗幟沖擊在亂流之中,士卒互相揮刀互砍,雙方戰成一團。

  北晉軍殺入敵陣之后,三三結合在一起,互相背靠背,逐步推進進攻。

  胡蛸的兵力是要優于尉遲敬兵力一倍的,因此他采用了最基本的戰術,即人海戰術瘋狂圍剿北晉軍。

  尉遲敬也是身經百戰,熟讀兵書的將軍,一眼就看出來了胡蛸的意圖,嗤笑胡蛸異想天開的同時又為他感到可憐。

  胡蛸深知北晉軍戰斗力之強,因此想用人海戰術強行消耗北晉軍兵力。

  兵家云:以日月為天目,納山河為囚籠,翻手之間天地變色。

  這句話其實真正的用意是指在兩軍未碰面的時候,統帥以地形,戰術等打擊敵人。

  似胡蛸這般,正面拼殺,打的是士卒戰斗力,士氣,陣型等等。

  “王上言,狹路相逢勇者勝,操萬兵猶如指掌,殺機所至,天地翻覆!”

  面對胡蛸的人海戰術,尉遲敬顯得非常鎮定,他直立在高臺之上,這樣有助于他觀察敵軍陣型變化。

  四周斥候騎兵連續不斷的將戰場消息反饋給他,幫助他分析局勢。

  “將軍,魯軍右翼大軍殺入我陣!”

  聽到這個消息,尉遲敬瞇了瞇眼,看向戰場,果然看見一支行軍大旗匯入戰場。

  “傳令,命衛仲烮率領一萬騎兵襲擊敵軍右翼!”

  衛仲烮得到消息,一把拔起黑鷹旗負于身后,雙腿夾緊馬腹,一馬當先殺出,身后萬騎‘轟隆隆’的緊隨其后。

  一條騎兵長龍快速擦過主戰場中心,繞了半個圈,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插入敵軍右翼。

  此時,主戰場的北晉軍已經陷入魯軍的重重圍困,眼看就要被包圓,誰也沒想到,北晉的黑鷹騎兵會在這個時候不顧同袍死活,強行切中軍。

  胡蛸作為猛將,身在戰場殺敵,得知右翼出現大量黑鷹騎兵,頓時雙腿一軟,連忙下令左翼軍回援。

  可是時間不等人,黑鷹軍橫沖直撞,將魯軍整個大后方撕裂,等到左翼軍趕到的時候,正巧碰上殺出重圍的黑鷹軍,雙方又是一場大戰。

  面對轟隆隆的馬蹄,黑潮一般的黑鷹軍,左翼軍根本抵抗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黑鷹軍撕裂隊伍,其領軍大將更是被衛仲烮一招砍下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