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五章 宏業二年七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東郡,漢王臨時大營。

  漢王涼臉色極度陰沉,在他的面前,姜義成跪坐在軟墊上,他的左手,中指和食指被人斬斷,空蕩蕩的。

  這是一巴掌,狠狠的一巴掌,他一開始聽了姜義成關于姜承梟的稟告,認為這個姜承梟不足為慮,但是就因為自己的不小心,不僅人逃走了,還斬斷了姜義成的兩根手指。

  若不是齊郡來消息,家眷沒出什么事情,他怕是要發瘋。現在大軍被楊太素堵在東郡動彈不得,后院反而起火。

  真讓人惱火。

  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害怕代王率軍南下。

  “父王,兒請命,出戰!”姜義成面色極度難看,他恨毒了姜承梟,不是因為自己看走了眼,而是被這個混賬劫持,還斬了自己兩根手指,這是恥辱。

  從此以后,他就是個半殘廢,只剩下八根手指。

  “胡鬧!”

  漢王沒好氣斥責,“你現在如何上戰場,莫要被一時仇恨蒙蔽了雙眼。斷指之仇,待他日為父攻入長安,定會給你報仇。”

  姜義成牙齒死死咬合,一臉怒氣。他的這副樣子,漢王自然看在眼中,又氣又無奈,“你身為吾繼承人,怎能如此沉不住氣,昔日勾踐臥薪嘗膽之事你不知道么。”

  姜義成點點頭,起身拱手,“父王,兒這就回去監察糧草運行,祝父王早日旗開得勝,攻入長安。”

  “好,你去吧。”

  漢王看著姜義成離開,對著一名偏將,不放心道:“你盯住了世子,切莫讓他私自行動。”

  “是。”偏將領命而去。

  漢王轉身走到堪輿圖前,蹙眉看著地圖,目光不由得放在北邊,那里是五原郡。不知道突厥人能不能牽制代王,這始終是一個隱患。

  崔琦看出了漢王所思所慮,說道:“王爺,此時不應該猶豫了,當立即對楊太素動手。不管突厥能不能牽制代王,我們必須要拿下洛陽,與長安對峙,分割關內與中原聯系,將長安軍堵在潼關,讓其不得而出。”

  王希反駁道:“不妥吧,崔先生此前還讓王爺等待蕭將軍的消息,現在大軍貿然出擊,若是不配合蕭將軍,若有萬一,該當如何?”

  崔琦頓時怒火上頭,“王希,你到底什么意思,處處反駁我,不思為王爺分憂只知道鉗制我,你到底是何居心!”

  崔琦很清楚,代王世子逃出齊郡,他們手中失去了讓代王投鼠忌器的把柄,代王一旦解決突厥之患必然南下,屆時他們根本抵擋不住。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搶占洛陽,到時候重筑北方防線,聯合突厥牽制代王。

  王希冷哼道:“崔大人可別忘了,讓蕭將軍牽制長安軍的策略,是你提出來的,我只是在遵守而已。”

  “現在正是大舉西進最好的時機!”崔琦聲色俱厲。

  “夠了!”

  漢王一聲怒喝打斷他們,“軍中大營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崔琦憂心,言辭懇切的勸道:“王爺,若是再不動手,我軍必然疲軟,豈能坐視戰機消失啊。”

  王希正準備開口駁斥,卻見漢王面色不快,他便沒有觸霉頭。

  漢王顯然也知道現在的情況,因此擂鼓聚將,準備正面戰場與楊太素一較高下。

  王希離了大營,來到自己大帳,召來親隨,讓他帶著自己一封信離開了大營。

  滎陽郡,泉城,楊太素大營。

  當得知漢王大軍終于準備正面硬剛的時候,楊太素并沒有立即出兵與他們決戰,而是讓房子蓋固守八里坡,另一邊則讓一名大將率軍十萬北上。

  他的目的很簡單,打敗蕭道衍,從北而下,夾擊漢王!

  三日后,長平郡,宇文述十三萬大軍吃下蕭道衍五萬騎兵,隨后率軍南下,與楊太素一同聯手夾擊東郡漢王。

  五日后,漢王兵敗,楊太素進駐東郡,而漢王則敗守魏郡。

  宏業二年七月十四,距離楊太素兵出關內過了一個多月,他不負皇命,奪回東郡,保全了洛陽。皇帝大悅,諭旨嘉獎,鼓勵楊太素盡快結束此次漢王叛亂。

  皇宮,皇帝因為楊太素擊潰漢王的緣故,今日心情十分喜悅,罕見的沒有繼續處理政務,而是用了些茶點,在御書房看書。

  這時候,賈內侍走進御書房,“陛下,代王世子回來了,現在外面候著。”

  聞言,皇帝頓時一愣,隨后放下書本,又問了一遍,“代王世子?”

  賈內侍點點頭,“是的陛下,代王世子在外面候著。”

  皇帝有些不可思議,他是怎么逃回來的,說實話,他已經做好了姜承梟被漢王殺死的準備。

  他也考慮過代王會因此而心生不滿,不過他沒放在心上,因為他完全可以裝糊涂。

  當時他派遣姜承梟去的時候,他可不知道漢王會“謀反”,所以自然談不上故意讓姜承梟去送死。

  代王是沒有借口怪不到他頭上的,更何況,他是皇帝。當然,他也會給代王補償。

  不過姜承梟能活著逃回來讓他很不可思議。

  “速傳。”

  皇帝正了正衣冠,端坐榻上。

  “是”

  不多時,姜承梟蓬頭垢面進入御書房,一見皇帝,立即行禮,“參加陛下,陛下萬年。”

  皇帝下榻,走到他身前,將他扶起來,仔細打量了一番姜承梟。見他面色黑了幾分,顯瘦一些,其他的倒是正常。

  “此番漢王謀反,朕始料未及,讓你深陷囹圄,乃朕之過。”

  姜承梟搖搖頭,“陛下切莫自責,漢王是亂臣賊子,臣去齊郡宣旨,他避而不見反而將我軟禁,這怎么能怨陛下呢。”

  皇帝怎么能錯了,皇帝不可能錯,錯的是臣子。

  “你是如何逃出來的?”皇帝攜著姜承梟坐在榻上。

  當下,姜承梟并未有任何隱瞞的將逃出來的事情告訴皇帝。

  “臣本想挾持姜義成,讓漢王投鼠忌器,但奈何追兵甚多,只能將其釋放。還望陛下治罪。”

  皇帝擺擺手,和聲寬慰道:“你能逃出來,朕心甚微,區區一個姜義成還左右不了反王心智,朕哪里會怪罪你。”

  “唉。”

  皇帝忽然嘆了口氣,哀傷道:“你深陷齊郡之時,朕痛心不已,若是你有所閃失,朕如何對得起代王叔啊。”

  姜承梟心中冷笑,臉上卻是一副大義凜然模樣,“陛下此言差矣,承梟雖然體弱,但也是宗室子弟,父王更是為了大晉江山盡心盡力,承梟豈能給父王丟臉,豈能不為國盡忠。”

  “只怪我無能,不能完成陛下所托,否則也不至于導致如今局面,使得山東百姓流離失所,慘遭戰亂流失之苦。”

  皇帝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之色,沒想到他竟是如此心性,這讓皇帝頓時心下有些慚愧,同時又十分滿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